|
|
5月上旬的一天,记者在空军某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看到:参加演练的广空航空兵某师数十架装载实弹的战机,趁夜色突破“敌”防空火力网飞向目标,随即,一枚枚炸弹倾泻而下,“敌”指挥中心等要地陷入瘫痪。该师师长余继军告诉记者,部队夜间打击能力成建制快速提升,得益于实现了可视化导航的电子航空图。
空军信息化建设呼唤电子航图
记者走进某部机库,打开飞机座舱盖,由空军装备研究院某所研制的电子显示器展现在记者面前。“这就是利用先进计算机、彩色液晶显示等技术开发出来的电子航图导航系统”。特级飞行员崔锡铭手指一个方方正正的显示器告诉记者。
城市交通需要公路交通图,驾驶舰船需要航海图,同样,驾驭战鹰翱翔蓝天需要航空地图来准确判断方位、校正航迹。具有20多年丰富领航经验的崔锡铭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空军航空兵一直采用传统的目视导航与携带的纸张航图对照的推测导航方式,来校正飞机飞行航迹。每次飞行前,空中领航员必须提前记地标点、进行飞行前准备。飞行中,每到一个地标点,领航员就利用机载设备显示的数据推测风向偏流,检查飞机所在位置,求出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速度,修正到下一个地标点的预定时间。
说到被电子地图所取代的传统“膝上作业”导航,崔锡铭如数家珍。
虽然领航员都有较强的计算能力,但由于飞机运动速度很快,单靠领航员人工计算推测,在陌生地区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仍然难以及时、准确地判断飞机位置。
崔锡铭讲述了所经历的一次空中遇险:机组在华北某地执行任务时突遇恶劣天气,整个航线笼罩在雷雨云中,无线电罗盘受到雷雨影响难以正常工作。虽然最后凭借丰富的经验引导机组安全落地,但崔锡铭深刻地体会到,采用传统的推测导航,在领航员陌生的地域、复杂气象条件下容易迷航。
“天气差的时候,难以‘上路’;天气好了,又要在‘找路’上花费大量时间,空中领航员用于攻击敌人目标的精力也就减少了,对世界各国航空兵来说,航图成了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问题。”因此,在实现空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研制直接与提升“攻击”能力相关的电子航图迫在眉睫。
把浩瀚天地汇入方寸之间
20世纪90年代,空军装备研究院某所开始了我军航空图数字化的研究。科研人员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机载电子航空图”的科研攻关。通过几年努力,这项具有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电子航图开始装备航空兵有关部队。
我军的“电子航图”系统,应用先进计算机、彩色液晶显示技术和航空资料数据库,将把我国领空的各种航空信息汇入方寸之间。
某部领航主任赵景学上校介绍说,应用这种“电子航图”,能用文字、图形和声音等表现航图的各种参数,领航人员不用看地标、地图,便对航线上的地形、地貌以及与地标的相对位置一目了然。赵景学向记者介绍,电子航图的使用,对部队战备训练产生了深远影响:
训练效益高了。以往战机升空后,不能长时间在云上飞行,复杂气象难以起飞;现在使用“电子航图”,可以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长时间飞行。
导航精度高了。现在使用“电子航图”后,对部队空中机动准点到达的时间误差要求提高了10余倍。
安全隐患少了。以往遇到复杂气象,领航员难以辨清地标,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现在一旦出现危及飞行安全的地形、地貌,“电子航图”会用语音提示告警,提醒飞行员控制飞机安全飞行。
反应速度快了。以往执行任务中,领航员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地面准备,现在有了“电子航图”,执行任务前只需装入一些相关数据,部队可以随时遂行战斗任务。
空中领航领域的又一技术革命
“电子航图的使用,是我军空中领航领域期盼已久的一次技术革命。”已有30年领航经验的徐昌敏上校这样对记者说。
徐昌敏对记者阐释:能被一位老领航专家称之“技术革命”的项目,不仅仅是减轻了领航难度,解决训练难题的技术创新,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有了“电子航图”,空中领航员终于可以把主要精力腾出来用于武器系统的操作和控制,较好地实现了从发现、跟踪、锁定目标的全过程操控。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膝上”导航的空中领航员正在逐步消失,新兴的“航空武器控制军官”迅速成型。
“如果我们看不到‘电子航图’带来的这一深刻变化,继续沿用传统职业定位,继续沿用传统的训练方法,就不能正确认识空中领航员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能将建立攻防兼备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徐昌敏说。
近年来,正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该师拉开了夜间轰炸普训、复杂气象条件下大强度训练、远程奔袭训练、远海作战训练等高难度训练,并在空军率先摸索出真弹实投的科学组训方法,使部队整建制具备了全天候轰炸能力。(据解放军报;柴英赵凌宇谭洁)
转自中新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