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改制后,湛江糖业蓬勃兴旺,让百万农民直接受益。本榨季湛江蔗农增收超过8亿元,农民积极性高涨,今年甘蔗种植将超过185万亩。
李 忠摄
刚刚结束的榨季,尽管遭遇严重旱灾导致甘蔗减产,但广东湛江制糖业依然出现农民增收、企业增利、政府增财的“三赢”局面。据预测,这个榨季,湛江全市产糖量将在85万吨左右,甘蔗平均价格为330元/吨,初步测算全市蔗农增收超过8亿元;白糖平均每吨价格超过4000元,全市糖厂可实现利润总额2.7亿元,创税收2.5亿元。加上下游产业,这个榨季制糖业创产值超过了40亿元。一位资深行内人士慨叹:湛江糖业改制之路风风雨雨,“三赢”局面来之不易。
警察管甘蔗,“白条”麻袋背
湛江是重要的产糖基地,全市甘蔗面积曾达到230万亩,占耕地的近2/3。1996年底,全市共有33家糖厂,清一色国有企业,靠国家贷款建设。当时,湛江600多万人口一半与糖有关,糖业关系300万蔗农和3万多产业工人的生计,更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几大甘蔗主产区财税收入的60%以上来自于糖业。
由于严重的重复建设、生产力过剩使大多数糖厂“吃不饱”,于是就有了每个榨季各糖厂之间的“蔗源之争”。也正因为糖业是“经济命脉”,政府每年都要使出浑身解数,帮助糖厂争取到最多的甘蔗。一方面每个糖厂划分蔗区,一方面各地政府采取严格措施甚至不惜动用公安力量严禁甘蔗外流,虽有形形色色的“执法队”、“护蔗队”,榨季期间依然纠纷不断。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湛江糖业开始衰落,旧债务新亏损,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到1999年底全行业负债63亿元,累计亏损30亿元。尤为严重的是,糖厂长期无法兑现农民的甘蔗款,拖欠农民甘蔗款达16亿元,农民卖甘蔗拿到的不是现金,而是一把把的“白条”。
改革关键在产权,破局关键在市场
改革,迫在眉睫。
湛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与悲壮,从最根本的症结入手,砍掉了近一半糖厂,之后,又做出关停13家糖厂的重大决策。1998年,关停工作全面铺开。
在关停糖厂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湛江市对保留糖厂进行经营机制转换和产权改革工作,先采用短期租赁的形式过渡,之后,分阶段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以民间资本为重要推动力,把糖业彻底推向了市场。到2004年末,最后一家地方糖厂完成了转制。
同时,湛江积极按照市场运作思路,开始对糖业实行“蔗区、蔗价、经营方式”三放开政策——蔗区放开,允许甘蔗在全市范围内自由流动,农民可自由选择销售对象;蔗价放开,蔗价与糖价联动,政府不再制定指令性甘蔗收购价格,糖厂收购甘蔗明码标价;经营方式放开,政府不再干预糖厂日常经营活动。糖厂之间还采取了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使行业的竞争更有优势。
就在政策实行的1999—2000年榨季,各糖厂一律采用现金收蔗,没有再发生新的蔗款拖欠,“白条”被有效控制,各级政府最担心的“流血”止住了,糖业也没有出现新的亏损。
“我们的镇村干部现在是服务员,不像原来堵蔗、劝解上访简直是救火员,市场化改制让我们工作压力大大缓解。”北坡镇镇长赵杰森不无感触地说,村委会、自然村组织生产的职能也被调动起来了,在“公司+基地+农户”的链条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订单如何签到千家万户,种子、肥料如何分下去,分散经营的土地如何集中规划、规模生产,靠村委会、自然村的干部来协调、指挥。“生产队长”又回来了,但不是派工,而完完全全是服务。
2001年,湛江糖业开始全面扭亏为盈,并从后续榨季开始连续赢利。
强壮产业链,再造新辉煌
比当初的预想更让人欣慰的是,市场主体地位被确立后,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一方面“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被大范围推广,目前,“订单种蔗”已经占全市总面积的90%,合同甘蔗保底收购,按市场糖价作一定比例的浮动,上不封顶;另一方面,综合开发、循环经济在这一行业蓬勃发展,各企业大量投入工艺、设备改造、上综合利用新项目,行业的发展后劲在不断增强。
“没有蔗农增收致富,企业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第一车间稳定,工农关系理顺了,我们投资者才有真正的长久利益。”金岭糖业集团董事长林水栖说,打井、种子肥料赊销、免机耕费、成立农资配送中心,减少蔗农农资成本等等,一方面体现了工业“反哺”农业,另一方面,单产高了,糖分高了,最终得利的还是企业。
广东大华糖业有限公司也是如此,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北坡蔗区内的两万多户蔗农和大华签订了种植合同(占农户数的94%)。公司投入570多万元改善甘蔗生产条件,并为合同蔗农提供种苗、肥料、农药和运输4项费用预支,种苗按原料蔗价供应,肥料、农药按成本价供应,合同户优惠机耕,连片50亩以上免费机耕,培训蔗农2000多人次。一个榨季,整个北坡蔗区农民因此增产增收2300多万元。
瓦窑村的吴朝说,今年北坡糖厂开榨早,我们砍蔗也砍得早,一吨250元,后期涨到300多元,但二次结算时,糖厂认为我们作了贡献,每吨补给我们30元,真是想不到。
一根小小的甘蔗不仅浑身是宝,还造就了湛江一系列以制糖业为核心的糖业产业链的纵横发展和延伸。
如今,企业强烈地意识到自身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上下游供应链的支撑和协作。蔗农种蔗、糖厂榨糖、废糖蜜制酒精、甘蔗渣燃烧发电。金岭糖业投资亿元发展废糖蜜制活性酵母项目、广东中能酒精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10万吨酒精项目以及广东五洲药业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生产药用和食用酵母项目,都与制糖业唇齿相依。据遂溪县县长黄光介绍,到2010年,单遂溪综合利用产值就将提高到17.5亿元,糖业产值与综合利用产值比可达到1:1.17。可见,糖业产业链的“链群效应”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