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未来的福州是啥样?昨日落下帷幕的福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评审会上,与会专家提出十条评审建议,勾勒福州未来。
此外,与会专家昨日还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规划院、深圳市规划院三家单位提交的方案分别进行评点。 以下是建议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 新一轮大发展
专家组认为,福州城市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机,福州市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港口、高速铁路、省会城市等优势资源,及时调整、制定规划和建设思路,为城市新一轮大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二 福州城市定位
专家组提出,福州市的中心和门户地位突出,福州可定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重要的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省会城市。应重点提升服务业,壮大制造业,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要重视培育支柱产业,为福州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三 福州新港建设
港口是福州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福州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专家组认为,“以港带工,以工兴市”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战略规划提出应把江阴港定位为福州新港,并依托新港建设工业区,比较符合福州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
关键词四 闽江口都市区
专家组强调,应合理统筹闽江口都市区发展,引导、培育形成城市带,并处理好与周边城市的关系,提升城市的竞争力。福州城市南翼地区宜作为都市区发展的重点地区,依托港口并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形成工业基地;北翼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可在现有基础上适度发展,同时应注意保护港口岸线及后方陆地,为未来发展储备资源。
关键词五 向东向海发展
专家组认为,福州中心城的发展,应摆脱固守鼓(鼓楼)台(台江)、单中心集聚和圈层发展的模式,推动城市向东向海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的轴向廊道式推进,模块发展的思路是可行的,可在此总体思路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产业和各项功能区的布局。
关键词六 近期建设重点
专家组指出,福州应科学制订城市发展时序,特别是近期建设重点。福州旧城区的发展应立足于优化功能、降低建筑和人口容量、保护历史名城特色。对南台岛的整治、开发、提升是近期建设重点,特别应结合城市东扩战略思路和行政中心迁移、铁路南站建设的契机,推动闽江东部两岸及南台岛东部地区的开发建设。
关键词七 重点、敏感地区
专家组认为,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和不可预见发展的需要,福州应加强对重点、敏感地区的保护。其中,琅岐岛近期宜作为生态岛加以保护;长乐滨海地区是福州未来新城发展重要区域,应给予保护、预留;南屿、南通地区应充分发挥临近大学新区和中心城区的优势,发展知识创新产业,严格控制进入项目门槛,加强对土地的控制和预留。
关键词八 城市交通格局
专家组指出,福州市城市交通大格局面临着巨大的变化,高速铁路向蒲铁路建设及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完善,为福州拓宽腹地、改变交通“尽端”状况提供了条件。应加强对大交通体系的研究,做好不同交通网络的衔接工作,并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相结合。
关键词九 塑造城市特色
专家组认为,福州应充分利用山、水、海、温泉、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塑造山水、文化、生态城市特色,重点控制好沿江、沿海及中轴线景观,做到“显山露水”,留出重要视线走廊。
关键词十 行政区划调整
专家组认为,福州应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步伐,以利于统筹安排,统一管理。在区划调整未实施前,应建立市县区规划协调机制,确保规划战略得到实施。福州市应在3个概念规划方案及专家评审意见、建议基础上,对福州未来发展重大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化研究、讨论,形成共识,并作为下一步编制总体规划的参考依据。全省不宜建三个中心城
评审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周一星教授
福建的发展格局到底是双中心(即福厦为中心),还是三中心(福厦泉为中心)?周一星教授认为双中心比较合适。
他分析说,福建就像一块蛋糕,中心多了,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就下降。福建的地形呈长方形,海岸线长,都有门户优势,但不可能都成为中心城市。
对于福建的长远发展,周一星指出,福建要想取得根本性发展,取决于两岸关系。由于两岸关系不确定,要用平常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福建的发展。但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现在的福建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但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来说,发展步伐可能慢了点。
可以这么说,福建现在还没有彻底走出海防前线的阴影,福建与台湾的关系与广东与香港不一样,但完全可以坚定信心,福建作为大陆对台的门户地位无可替代。
福州规划应遵循三原则
浙江省建设厅总规划师周日良
对于老城区的定位,周日良认为城市发展的六个中心(政治经济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贸易物流中心、交通枢纽中心、信息研发中心、教育文化中心),至少有五个中心在老城,而且一定要把福州老城的环境提升、基础功能的提升放在重要位置。
福州交通重心整个东移,是不是还放在鼓山?周日良提出疑问。他认为那样会隔断城市和鼓山间的联系,对鼓山周边的建设、环境以及整个基础设施投放都是不利的。因此,如果可能,编组站应该东迁。
周日良提醒说,福州市在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有几点要把握:1.向东向南要坚持不变;2.以港带动重工业,3.关于福州城规模的发展,一定要站在全省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另外,城市向东移动,一定要关注气候所带来的影响。
港口定位要多层次判断
厦门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马武定
港口定位成了福州城市发展战略的一大难题。我们对港口要搞清楚,到底定位是枢纽港、枢纽支线港,还是工业港。
港口定位要从国家战略、海西区的战略来判断。海西区需要对外、非常庞大的枢纽或中转港口。如果光从福州看,那定位为工业港口就可以了。如果要从更高层的定位,那么江阴港也可以说是福州的,也可以说是海西的,这个问题不大。
历史上,由于有了港口能够聚集人群,所以许多城市依托港口发展起来。后来,由于城市的需要,带动了港口的发展,到现在,大型港口涉及到某个城市的关系并不大,它不只供应某个城市,因此港口离福州的距离有多远,关系不大。因为它并不只为福州的工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