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深圳建成购物天堂
市领导就深圳商业网点规划相关问题答记者问《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06~2010)》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已印发。为更好地宣传商业网点规划成果,使广大企业、市民了解我市商业网点未来5年的规划安排,促进我市商业网点系统、科学、合理布局,近日,副市长陈应春就商业网点规划相关问题接受了我市主要媒体的专题采访。
为深圳商业“开个小灶”
问:深圳市为什么要出台商业网点规划,政府是如何看待这个规划的?
陈应春:《深圳市商业网点规划(2006~2010年)》是依照国家商务部的统一部署而组织编制的,商务部的目的是为了在开放环境下搞好行业管理、促进商业的有序竞争和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深圳市从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到出台,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这一点从市里在规划编制的组织架构、调动的力量和花费的时间,以及全市六个区的大力配合和投入上就可以看得出。
商贸业是城市辐射力、影响力的体现,是反映城市人气和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商业与每一个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又是城市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中心和商业街是城市中最为活跃、最富活力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发展亮点所在。商业既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行业,同时又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圳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要发展为能级更高的经济中心城市,就一定要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有国际级水平的商业中心相匹配。发展商业要遵循市场规律,但仅仅靠市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必须牵头,编制一个好的规划来指导深圳商业网点的多点式、均衡化、高水平建设和发展。
2005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年来首次追平GDP的增长,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力很强的企业。从产业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和我市面临的资源约束看,在“十一五”期间,商业作为支撑深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深圳商业“开个小灶”,单独编制一个规划,出台一系列政策,加速商业的发展,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精神的举措之一。
通过规划实现科学布局
问:既然深圳20多年没有“规划”,深圳商业照样发展,而且发展得不错,为什么还要编制“规划”?
陈应春:发展商业最重要的是遵循市场规律,深圳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程度在国内最高,经济外向型程度高,形成了适宜商业成长的土壤。政府对于商业基本上采取了相对放任的政策,将主要力量放在保障基本生活和生产基本需要的菜篮子工程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从而使深圳商业成为中外企业公平竞争的竞技场。政府没有对市场的准入设置任何障碍,也没有设置条例对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进行干预,民营、个体经营成为发展商业的主要力量;同时,积极引进外资商业企业进入深圳市场,引入了真正的竞争机制。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深圳商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网点密布、业态多样、创新能力很强、市场规模可观、向异地扩张速度很快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我市人均商业面积1.28平方米,其中人均零售面积0.96平方米,人均零售面积已接近香港人均的1.1平方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商业网点在分布上呈现多中心商业格局,大型商业网点的覆盖率较高,连锁经营发展很快,居于全国领先行列;零售业整体呈多样化和规模化趋势,零售网点尤其是连锁零售网点经营效率高;批发业与本地产业和市场紧密结合,销地型大型批发市场发育充分;商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较高,服务网络较完善。
但是,我市的商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类似于北京西单、上海淮海路等全国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商业旺区;重要商业设施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特区内,而且重要商业设施缺乏土地资源配置,导致符合现代商业发展需要的商业设施不足;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存在过度竞争之忧,便利性网点发展水平较低,社区商业网点缺乏;批发市场规划滞后等。在深圳商业发展新阶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完全有必要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下,通过规划对全市商业发展进行整合、规范、提高,实现科学布局、健康发展。这是市民的要求、市场的需要,是深圳商业实现现代化的保障条件。我们在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0~2600亿元,人均零售面积约1.23平方米,零售地效由目前的1.1万元提高到1.3万元,连锁商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60%,连锁商业网点占商业网点总数的比例达到15%。
深圳商业网点本身具鲜明特点
问:一般人对深圳商业的历史和现状不是很了解,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深圳商业的历史和现状?
陈应春: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深圳是一个特例,人们常用“一夜之间崛起的新城”来形容深圳的发展速度之快,深圳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深圳商业肇始于东门老街,而老街的历史则可追溯至明朝中叶。当时,罗湖一带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几个村的族人在村落之间建起了集市,名为“深圳墟”,此即为东门老街的前身。
1911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罗湖车站的启用大大加强了东门老街的区位优势,使该地成为内地与香港交通的门户,卖农产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商业街相继兴起,形成了罗湖旧城;1953年,由于该地交通便利、人口聚集、商业兴旺,原设于南头的宝安县城遂迁至这里;深圳特区成立后,东门老街成为最早的商业中心,现在深圳市已形成了人民南、东门、宝安南金三角商业区和华强北商业区两个市级商业区和若干次中心,以及一大批特色商业街区和专业批发市场,在商业布局上呈现出“两轴、两带、十四个特色街区”的新格局。“两轴”即以地铁一号线和四号线为商业主轴。“两带”即沿东部205国道、西部107国道重点发展依托本地制造业并为其服务的零部件及制成品批发的东部商贸带和西部商贸带。“十四个特色商业街区”即在特区内外呈网状分布的、具备跨区域辐射能力的八个特色商业区和六条特色商业街。
本次规划具四大特点
问:本次规划有什么特点?
陈应春: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分类研究、深入剖析;全景描述、长远规划;直面问题,确定对策,是这次规划最大的特点。
深圳建市26年来,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商业网点规划。本次商业网点规划是在全市进行详细的商业网点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我市建市以来第一次对商业网点的发展进行的专项规划。
本次规划按照着力提高深圳商业服务水平,扩大深圳商业集聚辐射效应,完善商业网点发展的市场调节机制,适当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和管理,全面提升网点素质,促进网点资源不断优化,加强商业网点分布与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的联动性与协调性的思路进行。
本次规划有如下特点:1.以全面翔实的数据和大量的基础研究为支撑。课题组历时8个月对全市六个区商业网点进行了建市以来首次普查,开发了国内首例可供自由检索和更新的全市商业网点数据库。此外,还开展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和理论研究工作。2.基于不同消费需求类型划分商业等级。根据消费者一站式消费、选择性消费、一站式购物和日常购物四种消费模式,将深圳商业划分为市级商业、特色商业、区级商业和社区商业四个商业等级,各商业等级的功能定位与四种消费模式一一对应。在每一个商业等级内,根据规模和形态上的不同,分别设置两种类型的商业(街)区。3.围绕商业区的功能定位引导商业网点的布局。鼓励在商业区内发展与其功能定位相适应或能突出商业区功能定位的业种业态,限制与商业区功能有明显冲突的商业网点入驻该商业区。4.重点突出。本规划的重点在于通过对主要商业区和重大商业设施的规划,引导相关业种业态的入驻,体现商业区的功能,促进商业区特色的形成;同时,对购物中心等影响深圳未来商业发展的重大商业项目的布局和功能进行了规划。
有利促进城市总体规划实现
问:商业网点规划是商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商业网点规划对我市商业及整个城市的发展将起到什么作用?
陈应春:商业网点规划的宗旨和各项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城市总体规划的实现。商业网点规划从我市网状组团式结构这一城市基本特征出发,以城市经济生活中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为主要依据,以《深圳市组团分区规划(2005~2010)》为基础,充分考虑组团功能和居民消费需求,结合不同组团、组团之间的商业发展需要,对未来商业网点的布局进行统筹设计,合理安排不同规模、不同业态业种的商业网点,以发挥商业网点设施在保障城市生活功能、促进城市建设发展方面的基础作用,在促进我市商业网点全面、均衡发展,满足居民不同类型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促进商业网点建设与整个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我市整体功能定位。商业网点规划中大量使用了城市规划中的规范性术语,特别是对主要商业功能区的定义,保证了商业网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联动性及协调性,实现了商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有利于促进城市总体规划的实现。
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商业规划的组成部分,从我市商业发展目标和整体定位出发,以商业发展规划为指导,引导大型商业街区、大型商业网点的建设,突出我市营造著名商业旺区,培育大市场的商业发展策略;根据不同类型商业街区的功能定位和规模,引导不同业态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避免商业网点的重复建设,促进网点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同时,通过在不同类型商业街区内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商业网点的连锁化经营,提高商业网点的现代化水平,体现我市发展现代流通业的要求。最终形成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业态先进,具有与深圳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商业网点体系,将我市提高商业服务水平和扩大商业集聚与辐射效应这一发展战略具体化。
八大措施确保规划落实
问:规划已经出台,政府如何将美好的规划蓝图变成现实?
陈应春:在商业网点规划中,市政府出台了八条政策措施来保证规划的落实,也就是“规划落地”问题。这八条政策措施是:
1.将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成果在近期建设规划中予以体现,使商业网点规划能够真正发挥指导作用。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形成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体系。
3.加强对大型商业设施建设的管理,对重大商业项目要预留用地。对于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设施要进行充分论证,征求各方意见;对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设施,尤其是购物中心的分割销售要做出限制性的规定。加强对重大商业项目发展的研究、规划,对重大商业项目的用地给予预留,并对预留用地的项目实行方案招标。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使连锁商业企业总部扎根深圳。对将总部设在深圳的连锁商业企业,政府将在用地、人才引进、融资、技术改造、用电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5.制定社区商业配置标准,促进社区商业健康有序发展。
6.将商业网点普查信息的更新、分析和披露工作制度化,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定期向社会发布深圳商业网点发展概况,定期编制发布商业景气分析报告,供政府和投资者决策参考;建立公益性的商业网点信息查询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南。
7.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适时建立大型商业网点设置听证制度,对营业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的设置实行听证。
8.鼓励发展各类专业性和街区性的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增强行业自律、扩大行业内外的沟通、提高行业的组织化水平。
毗邻香港是深圳商业独特优势
问:深圳毗邻香港这一“购物天堂”,您对深圳商业有何评价?在未来的发展中,深圳商业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
陈应春:深圳商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成长为对国民经济贡献重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2005年,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400亿,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位次由“十五”初期的第八位上升到第四位;商业创造的增加值为587.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11.9%,是全市第三产业中比例最高的行业。从零售看,深圳几乎拥有发达国家的所有零售业态,在今天的深圳,你可以享受和其他老牌商业城市同样的购物便利。华强北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成为国内销售额最大的商街。从批发看,由于我市优越的区位和基础设施,国内外主要的分销商已云集深圳。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市公司、华强北云集的电子产品批发商都已成为深圳的一道风景线。
毗邻香港是深圳商业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利于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的商业发展业态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加强与香港的商业合作和整合,共同拓展市场。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把深圳建成国内有鲜明特色、辐射力强的“购物天堂”。特别是通过加快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和规模、业态的结构调整,积极创建商业区域品牌,在最新数字化消费产品、黄金珠宝饰品、新潮服饰方面等经营方面,形成深圳的特色。同时大力拓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领域,引导和发展多样化的消费,进一步完善商业经营服务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