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岁是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关键期
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零花钱,鼓励他去购物付款,尝试理财
家长可教孩子把省下来的零花钱、压岁钱存入银行,培养孩子理财兴趣和能力
“假如有一天你被一块石头砸了脚,你认为自己是幸运还是倒霉?”
昨天下午四点,本报策划的教“小鬼”当家理财活动正式启动。 40多名孩子及孩子家长成为首批接受幼儿理财教育的第一批学员。两位心理专家首先为小朋友出道心理题,一下子就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智商、情商,这些家长似乎并不陌生,可现在国外正在流行关于财商的教育。在我国发达地区例如深圳,很早就对孩子进行关于财商方面的教育,所以一项调查显示,深圳儿童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理财欲望和智慧。
在孩子进入社会前,就应该培养他的理财意识。理财教育不仅是一种财产管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格、品德和诚信的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和理财习惯,将影响和改变孩子的一生。为此,本报策划了教“小鬼”当家理财活动,将银行直接“开”进了幼儿园。
昨日本报邀请到了中信银行鞍山支行营业部的孙鹏经理,他从认识钱、钱从那里来以及与人分享三个方面为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财商课。而对于许多家长反映的渴望专家在心理教育方面给予的专业性的指导,本报也邀请到了鞍山市东安心理咨询师学校的李振波校长、以及同是鞍山市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立山区教育局申建军、太阳雨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关微,他们也为40多名现场家长解答了一些关于家庭尤其是理财方面教育的相关问题。
·心理教育·
孩子遇事要有幸运心
“假如有一天你在路上走,被一块石头砸了脚,你会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还是倒霉的?”问题一出,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争抢着用老师规定好的手势作答。从孩子们的手势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孩子们还是认为自己是倒霉的。
心理专家:应该这样去想,这块石头是砸在了自己脚上,不是比砸在头上幸运的多吗?孩子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要用幸运的心态去面对。
让孩子学会孝敬老人
“假如你买了一根冰棍,你是给自己的奶奶(姥姥)吃呢,还是给你的妈妈吃?”
题目一出,孩子们的回答各异。有给妈妈的,有给奶奶的,还有既给奶奶又给妈妈的。但是在众多孩子当中,给奶奶的还是占了多数。
心理专家:通过这个故事要让孩子学会孝敬老人,这对幼儿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要,这个故事就是让他们知道,要先给奶奶,因为奶奶是长者。
·理财教育·
教孩子认识钱
昨日,孙鹏经理现场拿出面值不等的钱币,让小朋友辨认,很少有小朋友能够全部认对。
为此,孙鹏介绍了美国关于财商教育的情况。他说,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是: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作出选择;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7岁能看价格标签;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13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银行专家: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并让孩子进行适当尝试。带孩子去商店时,可以给孩子一些零花钱,鼓励他去购物付款,这样既能帮助孩子了解金钱的实际价值,又能锻炼孩子的胆识。
告诉孩子钱从哪儿来
问题:“小朋友,谁能告诉我钱是从那里来的?”
回答一:“银行”。
回答二:“爸爸口袋里掏出来的。”
回答三:“工作赚来的。”
回答四:“售货员给的。”
以上是理财教育现场银行专家和小朋友的对话。从小朋友的回答中,可见孩子们中间有很多都不知道金钱的来处,因为每当孩子们要求父母买东西,通常都是见到父母通过刷卡及自动提款机提款,也难怪他们不懂得钱是父母辛苦工作赚来的。
银行专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怎样用钱,把省下来的零花钱、压岁钱等存入专门的账户,将银行储蓄的方法、种类、利率、计算利息等知识逐渐地教授给孩子,培养孩子对理财的兴趣和能力。希望大家记住日本人教育孩子的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教孩子钱要与人分享
问题:“小朋友,长大后挣了钱给谁用?”
回答一:“爷爷奶奶。”
回答二:“爸爸妈妈。”
儿童接受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关键期之说。比如说语言训练,2-4岁是关键期;数学呢,4-6岁是关键期。
对理财能力而言,其培养的关键期是5-14岁。如果你提前了,比如从3岁开始,孩子的认知能力没有达到,你的教育是双方失败的教育:孩子不懂,家长灰心。如果超过14岁,在这几年内,他已经有意无意地通过电视、报纸或购买经历建立起自己的理财习惯,再来改变,就需十倍的努力。
银行专家:家长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以下方面的理财教育:
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钱习惯,成长为有经济责任心的人;比如,对5岁以上的儿童,就要通过零用钱来培养他花钱的基本知识。
二、让孩子明白生活中有更重要的目标,避免将自我价值和家庭富裕、名牌衣服等同;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爱心捐赠来培养。
三、帮助孩子学会建立收支计划、建立储蓄意识,避免陷入债务危机;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收支记录,对购买的物品进行比较、衡量,做到有选择地花钱。
四、让孩子适当控制购买欲,区分想要的和必要的,自信地作出选择。
五、避免把金钱当作奖励手段,让金钱和成功紧密联系。
六、从小培养孩子的投资意识,为将来家庭经济良性循环提供持续的保障。
·课堂反响·
孩子:听讲钱的课,真好玩儿
在昨天的活动中,孩子一直唱着主角。不论专家提出问题还是讲课,他们都耐心去听,并不时地用掌声配合着。
当专家提问:小朋友有一个冰棍,给奶奶就伸出手掌,给妈妈就伸出拳头时,孩子们都举手争抢着去回答,表达着自己的意思或想法。
银行专家为了迎合小朋友,也改变了声调,声情并茂地运用起了幼儿语言。看得出,小朋友很买账,许多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告诉记者:“我们从来没有听过叔叔给我们讲课,也没有听过讲钱的课,真好玩儿。”
家长:孩子对理财还是不大懂
昨天,专家走进鞍钢一幼讲理财,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这从他们脸上不时闪现出的微笑足以得到证明。
在现场,一个五岁半男孩的奶奶告诉记者,现在孩子平时对理财没有什么观念,他只知道把不用的钱存在自己的储钱罐里,钱罐里都是一些一角、五角的硬币,一元的硬币屈指可数。在他的脑海里清楚地知道一百元是很多的钱,但不知道买一台电视机需要多少张一百元钱。
幼儿园:要开一系列关于理财的课
鞍钢第一幼儿园的李小红副园长也向记者表示,他们将以这次银行“开”进幼儿园为契机,开一系列的幼儿理财方面的课。
李园长向记者透露了下一堂的内容和地点,他们将把下一堂课开在超市,让家长告诉孩子最近家里都需要一些什么东西,然后给他们5元钱,让他们在超市中独立购物,既要买到东西,又让他们学会精打细算。记者李春红李勇/ 文 李书扬/摄
·特别提示·
百名贫困儿童明日将获资助
本报讯 首席记者杨勇报道 明日,本报“六一”寻福娃活动继续进行,100名贫困儿童将得到特别的节日礼物。
由北方晨报、鞍山团市委、鞍广交通台、鞍山市兴盛汽配城共同推出的“资助百名贫困优秀小学生爱心活动”明日在兴盛汽配城举行。
这次活动推出后,受到了广大司机朋友的关注,他们纷纷以各种方式参与贫困学生的推选。截至昨日,100名贫困学生的名单已经敲定。
明日下午,这100名学生将齐聚兴盛汽配城,他们每个人将得到一份节日大礼。
推荐贫困学生的司机只要到活动现场,可凭驾驶证从兴盛汽配城领取50元代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