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股市,想永不犯错很难,除非你只干提示风险的事。
涨也好跌也罢,预测风险和控制风险是股市永恒的话题。这回,上证指数过关越隘直冲1700点后,自然的,提示风险的声音多起来了。因“千点论”得到印证而备受关注的许小年先生也在《财经》上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针对股市快速上涨,许先生提出的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到了一个重要的拐点,还是又一轮循环的起点?通观全文,所谓“循环”指的是“公司圈钱—官员寻租—中介炒作—股民投机—政府救市”的怪圈;而“拐点”比较虚,指“中国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之路”。直观地看,许先生担心的是股市会不会重蹈覆辙,具体说,就是2001年冲上历史高点之后持续四年多的熊市会不会在这一轮大涨后再次上演。
许先生认为此番上涨有违理性,在他看来,“上涨的惟一解释”,是“市场乐观气氛驱动下的资金流入”。许先生还对“市场乐观气氛”泼了几瓢冷水,他指出,目前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事实不支持股指上升;政策面紧缩的趋势也不支持上涨;股改成果能否转化为业绩增长有待观察。
确实,年报显示,以每股盈利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衡量的上市公司业绩在2005年没有改善。但整体业绩下滑是否就一定不支持股指上涨?
此轮行情领涨板块如资源类板块等,近年来盈利能力大幅度提升,业绩明显改观,而且这类公司普遍有市值大、对股指影响权重大的特点,因此,简单说此轮行情没有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支持并不客观。另外,从此轮行情的起点看,即便与海外市场比,A股的投资价值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大量资金在那样的背景下介入,很难用非理性加以定义。
至于政策面紧缩的问题,恐怕也需要细加分析。到目前为止,尽管过热的警示一直未曾中断,但从央行公布的数据以及有关官员的表态看,未来是否采取紧缩政策尚难下结论,而且,由流动性泛滥带来的资产泡沫化状况究竟应如何看待和化解,恐怕也不是一剂“紧缩”药能够奏效。
说到股改成果能否转化成业绩的话题,笔者同意许先生“尚待观察”的判断。市场上过高吹捧股改成效的声音确实需要警惕。但是,正如许先生在文章中强调的,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支持,按许先生的逻辑,股改进展顺利,怎么看都应该是一项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而且,从尊重股东价值的社会风气、司法和监管的进步,以及公司治理等层面看,中国证券市场近两年也有明显改善,这些改变也有理由转化为支撑股价的信心。
因为准确预测风险,许先生赢得了市场的尊重。但是,当投资机会来临时,市场更需要对机遇的洞察,作为指导投资的专家,许先生“重蹈覆辙”的发问可能让信其言者失去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