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合理地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是推进党的组织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遵义市紧紧围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从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迫切问题入手,在村级组织的设置上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探索。
动 因
“乡镇+管理区(办事处、片区)+行政村”,是遵义市自1992年“撤并建”以来形成的农村基层党政管理基本格局。当时,全市228个乡镇设立了584个管理区、4987个行政村和379个居委会。同时,在每个管理区和行政村,相应设置了党的组织。但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这种便于当时农村以种植业为主、党员群众相对固定的党组织设置方式逐渐显露出弊端。
一方面,传统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自身建设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一是治理结构层次多,管理工作难加强。一方面,乡镇下设管理区、管理区下设村的治理结构,增加了管理层次,乡镇党委对村级党组织难以直接有效的管理和指导,管理效率低。另一方面,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和思路需要通过管理区才能贯彻到村,影响了政策在农民群众中的落实。同时,管理区的行政管理权限弱小,无法为农民解决诸如小额贷款、办理结婚证等现实问题,难以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
二是班子配备不强,村级工作难推动。全市原来的4987个村平均每村1202人,少的不足300人。由于村级规模过小,选人识人渠道较窄,难以保证村干部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以致部分村组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素质不高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许多村支部工作被动应付,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弱、威望不高,少数村支部工作近于瘫痪。
三是村干部待遇低,工作积极性难调动。全市原来的4987个村不论规模大小,均有5名左右的村干部。由于村级设置分散,资源难以有效整合,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村干部的工资主要靠农民群众上缴的各种税费解决。这不仅加重了群众负担,而且村干部报酬较低,难以有效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供养干部多,财政不堪重负。原来的管理模式,干部多,仅管理区一级就有国家干部5600多人,大量的财政资金花在人头费上。这使财力比较薄弱的县不堪重负,很难用更多的钱服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传统的农村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结构的多元化、组织的多样化,对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基地、大户、联合体和个体私营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实体,传统的村级党组织设置无法覆盖这些新经济组织。同时,新经济组织的出现客观上要求各种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导向在更广阔的空间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但以村、组分块设置村党组织的传统模式,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造成诸如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自我封闭和人为分割状态,难以跨村、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优化配置。这就要求村级党组织设置要自觉适应经济关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进行调整。
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对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新要求。由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差异等诸多因素的交织作用,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的特点。强村富村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拓展发展空间,解决用地紧张、劳动力不足等问题,而经济薄弱村则在具有相对富余的土地、劳动力等优势的同时,面临着党员及大量人才外流,村干部难选,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因此,迫切要求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就要求突破按行政体制设置党组织的模式,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
三是党员流动性大对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许多农村党员外出打工经商,有的党支部流动党员占到70%-80%,不少农村党员每年外出时间超过3个月。新形势下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必须对村级党组织设置进行调整。
实 践
2000年3月,遵义县乌江镇率先进行了调整村级组织设置的试点,将原有的两个办事处、1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共15个村级党组织,撤并为4村1居共5个村级党组织。随后,凤冈、湄潭等县的部分乡镇也进行了试点。2002年,遵义市全面开展了村级党组织设置的改革调整工作。到2004年底,全市将原来的4987个村级党组织合并为1743个,比原来减少3244个,村级人口规模从原来平均每村1202人扩大到3596人,党员从原来平均每村22名增加到85名。概括起来,遵义市改革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强强联合,推进“排头村”更强。对一些基础条件较好、发展较快的示范村与集体实力相对较强的村级党组织进行合并,在人力、财力、技术、土地等方面形成叠加效应,组建村级“小巨人”。实行强强聚合的村大约占2.7%。
二是强弱结合,带动“后进村”转强。采取大村带小村、富村带穷村、强村带弱村等多种形式合并建立党组织,达到取长补短、结对拉动、共同发展的目的。实行强弱结合的村大约占48%。
三是优势整合,促进“中间村”争强。根据“中间村”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产业、资源优势。实行优势整合的村大约占49.3%。
四是打破地域限制,把支部建设在产业链上。如余庆县大乌江镇升格村党支部为党总支,下设种植业、养殖业、农民经纪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示范带创建、老年协会等党支部,并有针对性地设置移民党小组、养殖协会党小组、泡辣椒产业党小组等,把组织建在重点工程和产业链条上。
五是建立“支部+协会”模式。以党员干部和农村能人为主体,积极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全市共建立涉及养殖、种植、中介服务、旅游、加工等方面的协会1579个,吸纳会员15万余人,其中党员3万余人,带动农户33万余人。引导支部与协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全市有569名党支部书记以及1585名支部成员在协会中任职。目前,全市建立“支部+协会”的行政村有1010个,占村总数的58%;各种专业特色村363个,占21%;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84个。
六是有效整合资源,探索“村社共建”方式。采取引导农民自办、村级党组织与基层供销社联办或农民联办等“村社共建”方式,把支部建设与供销社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站发展。2003年以来,全市发展专业合作社19个、生产示范基地20个、兴办村级综合服务站716个。
七是扩大覆盖面,把支部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模、行业特点、党员人数等情况,采取独立式、联合式、挂靠式、派驻式等多种形式,在非公企业组建党的基层组织。
成 效
遵义市对村级党组织设置的适时调整取得了良好效果,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明显增强。
第一,加强了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通过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实现了村级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有效整合,精简了基层干部,拓宽了选人范围,提高了村干部报酬,扩充了后备干部队伍。全市共精简村干部9771人,下派5376名国家干部到村任职,其中1038名任村党组织书记。采取以“海选”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班子活力。目前,全市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6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2%。精简村干部后,村干部报酬也大幅度提高,平均月工资达到300元以上,村党支部书记达到450元以上,整体提高水平超过30%,有效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全市投入财政资金2900多万元,新建村办公楼803栋,使全市91%以上的行政村有固定的办公活动阵地。普遍实行了村干部轮流值班等制度,服务农民群众和农村党组织活动进一步规范。
第二,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根据党员从业、兴趣、素质等情况,通过在行业协会、产业链条上建立党组织,有效解决了党员难集中、党员难管理、党员作用难发挥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建立“支部+协会”,为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新平台。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培训农村专业协会会员80余万人次,培养农村能人3万多名,为协会提供有价值信息1万多条,有效地推动了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同时,积极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区、党员监督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使党员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
第三,扩大了村级党组织的覆盖面。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多领域构建基层组织新体系,使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的各种专业部门、新的经济组织和经济实体中,得到有效跟进和配置优化,增强了影响力。如仁怀市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党支部34个、党小组134个。汇川区董公寺镇和平村党总支联系5个村属企业、13个驻村企业、4个种植基地、3个养殖基地的党员,成立了“企业党支部”。
第四,提高了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优化村级组织设置,有效整合了资源,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条件。如正安县市坪乡通过“村社共建”,4个站点在3个月内实现销售收入80.7万元,盈利4.58万元,其中提取20%用于解决村的办公经费补助,20%作为村级公益金,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增强了村级组织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同时,合并村级组织,精简干部,减少了村级财务支出总量,利于村级组织的消赤减债。如湄潭县减少村干部、脱产干部支出达82万元,余庆县减少支出91.9万元。
问 题
遵义市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现在的村干部由国家干部和民选干部两部分组成,群众俗称“两抱合一抱”,民选干部经验丰富,情况熟悉,是工作的主力军,但报酬较之国家干部差距较大,造成了同工不同酬的矛盾,对民选干部工作积极性有一定影响。同时,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驻村国家干部“走读”现象,群众不满意。
二是在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上,对行政村党组织的管理比较规范,各项工作也比较扎实。但对区域内的其他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办法不多,工作力度不大。有的私营企业中,还存在“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
三是乡镇党委难以整合涉农部门力量服务“三农”。目前,县(市、区)职能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有10多个,都以垂直管理为主,按属地管理原则设立的“七站八所”党组织,乡镇党委实际上难以调控。
建 议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必须立足实际,将思想认识、工作原则、目标要求、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提高对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组织设置,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组织旺盛生命力,保证组织体系的整体性,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必要举措。
第二,改革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必须坚持以下工作原则。一是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的调整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能搞行政命令和“一刀切”,不能搞形式主义。二是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要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建立一个能覆盖各个区域、每一个党员的较为完善的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体系。三是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寻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佳结合点。要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第三,按照三个“有利于”,明确调整和完善党组织设置的目标要求。一是有利于党组织活动的开展。调整党组织设置必须注意解决党员之间因居住分散、工闲差异大而给党组织活动安排带来的矛盾,将地域相近、志趣相投、行业相近、年龄相仿的党员有机组合起来开展活动。二是有利于党组织活动内容安排。调整党组织设置要能够根据党员的不同要求,因“行”制宜地安排党员学习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吸引力、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调整党组织设置要使党员的管理更趋具体化,便于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导作用。
第四,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新模式。可以打破分布、行政区划的界限,在相对集中的社会群体中设置党的组织,努力做到哪里有相对集中的社会人群,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需要引导示范,哪里就有党员活动。可以探索的农村党组织设置的新模式有:一是以行业或行业协会为单位的党组织设置。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把分散在广大农村和城镇从事种植、养殖、劳务、加工、运输、商贸等行业的党员和农民经纪人党员按从业结构组合起来,可以设工业、农业、综合(含商业、个体、三产)、老年等3-4个党支部,解决好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有效性、针对性的问题。二是将行政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党委)的组织设置。将党员人数在50名以上100名以下、党建基础好、经济发展快的行政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将党员人数在100名以上、条件比较成熟的行政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委,升格后的村党总支(党委)仍隶属镇党委领导。三是涉农部门与村联建党组织。将乡镇农技推广等涉农服务部门与行政村联合建立党总支,强化涉农部门的服务功能。
第五,探索村级党组织建设长效机制。一是村级组织建设经费投入机制。要加强村级办公阵地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切实解决下派国家干部“走读”的问题。要逐步解决村干部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二是党员教育管理机制。要围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创新,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全面覆盖机制。要结合产业化建设的推进,把支部建在产业链和经济链上,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和控制力。 作者:祖锋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