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一些中学教师兼职办班补课,赚取第二收入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记者日前从税务部门获悉,目前,哈尔滨市还未出现主动为自己的第二收入缴纳个税的教师。
呼兰区一所中学初四学生孙雪告诉记者,她所在的班级,五门主科老师联合给大家办了周末补习班,虽说是“自愿”报名,但班里70多名学生,90%都报了名,且多数都是补全科。 说到老师们的补课收入,孙雪给记者算了笔账:按60名学生参加补课的保守数字算,补一科每名学生每月收费50元,每名老师的月补课收入就有3000元。而事实上,一些老师同时教几个班的课,补课收入还要翻番甚至更多。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中学教师课外办班补课并非个别现象。日益沉重的升学和就业压力,使课外补习市场热度不减。而一些重点初、高中的教师更是各类补习班的热门老师,家长和学生们趋之若骛,教师们的月补课收入少则数千、多达上万元。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只有两种补课班是合法的,一种是毕业学年的校内收费补课,另一种是获办学和收费双重许可的社会办学补习班。有关调查显示,哈尔滨市经过审批的正规文化补习学校仅200余家,而假期和平日里存在的各种没有办学许可、高收费的“地下”补习班多达上千家。这些“地下”补习教师的高额补课费成了“灰色收入”。
据市地税局个税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个税法规定,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即除工资外有第二职业或兼职的其他收入,应自行申报纳税。但目前除一些参加正规社会补习班的教师,通过有关单位代缴个税外,他们还没有接待过个人主动申报补课收入纳税的教师。
对此,南岗地税局计征科的陈科长表示,由于多数补习班处在地下或半地下状态,学校和税务部门都很难掌握,要靠教师为“灰色收入”自觉纳税,显然难以实现。为堵住税收漏洞,在寒、暑假等补课高峰期间,税务部门都会开展专门的执法检查。另外,对于居民楼内的补习班社区居民是税收的重要监督者。她表示,对于“地下”补课班,税务部门只能采取补收税款和处以罚款的处理方式,但补税决不等于认同其“合法”。
有关社科专家认为,要真正堵住教师补课的税收漏洞,除了不断强化征管手段,还取决于庞大的补课市场由暗到明,由乱到治的转变,以及全社会纳税意识的提高等诸多因素,这中间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东北网-新晚报)[编辑: 龙秋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