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2日,这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这天,华联无线电厂千余名干部职工和家属们围坐在电视机前,当看到“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时,不少人眼睛湿润了,他们欢呼雀跃:“成功了!成功了!”
这令人激动的场面,是因为“神舟六号”发射升空系统有华联人生产的产品。 多不容易啊,其中的付出和甘苦只有华联人自己最清楚。
从1966年建厂,华联人生产的军用、民用产品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这些产品都以上乘的质量蜚声国内,许多高科技尖端产品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们曾为华联人扬过名、争过光。
但作为一个国家大型军工电子企业,华联人曾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阵痛,遭遇过濒临破产和生存发展极度困难的局面。
1998年,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华联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工厂效益下滑,企业亏损严重,已到破产倒闭的边缘。相当多的职工每月仅能领200元工资,一些技术人员开始另谋出路。
企业快撑不下去时,工厂可以选择破产。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厂领导班子面对企业的生死抉择反复掂量。党委书记、厂长黄光进等厂领导班子最后痛下决心:“企业不能破产,职工不能失业,华联人要与命运抗争,要向市场经济发起挑战!”
厂里作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决策是:千方百计稳住技术骨干队伍。厂领导毅然作出决定,给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发放岗位津贴,从生活上给予多方关照。
而当年,厂里有7个月未能正常发工资,机关处室的大部分职工每月只能领到200元的工资,就是厂长黄光进7个月中只领了1050元的工资,但就是在这种极为困难的局面下,他们仍保证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按时发放。
这些举措确保了大部分的科技人员不外流,为今后厂里的技术开发打下了人才基础,提供了技术保障。然而在科技人员和职工队伍基本稳定后,路在何方?
“发展才是硬道理”。可凭什么发展?面对电子企业强手如林的局面,厂领导班子认为,必须要以科技立厂,树立“科技为先,科技创新”的意识,打好科技牌,才能占有市场。
确立了企业的发展之路后,全场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开始为振兴自己的企业而奋斗,他们跑市场、争项目、引技术,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
副总工程师刘华荣告诉记者:“提起往事我现在都还会掉眼泪。到北京跑项目、引技术,大城市的费用高,为节约开支,我们大都住小旅社,常常是3个人开两个床铺,挤在一个房间里,大家争抢着打地铺睡,有时就干脆住老百姓的民房。”
担任新品开发处处长的省劳模王顺林告诉记者:“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厂领导与职工一起共渡难关,大家都以主人翁的精神来对待工作,我们处的10余名技术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地干,已不分什么双休日和节假日了。”
陆根发工程师已是59岁的人了,1968年从学校毕业时,放弃留在家乡南京的优越工作,毅然来到了苗岭大山中,一干就是38年,在企业重新创业的艰难日子里,他一直与一线工人一起摸爬滚打。
经过努力,几年间华联人承接了55项新品科研项目和12项军标项目的任务。在2001年至2004年已设计定型的30多项产品中,80%属国内领先,20%属国内先进,全部可以替代进口。
“十五”期间生产的八大系列产品近2000种规格,经千余家用户使用后,从未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国内权威专家曾评价:“目前华联厂生产的钮子开关和按钮开关产品在国内不可替代。”
当时国外对我国实行军品禁运,但军品生产技术方面该厂研制生产的12项产品,有很多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华联厂还为“神舟一号”和“神舟六号”工程,精心生产了9个规格17种型号的配套产品,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5年间,该厂多次获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的嘉奖表彰。
更让华联人骄傲的是,2003年11月7日和2005年11月26日,厂长、党委书记黄光进两次应邀参加了信息产业部为庆祝“神六”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举行的答谢酒会。
高科技、高质量的产品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和发展生机。
2004年工厂实现扭亏为盈。“十五”期间,全厂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6%,销售收入平均每年递增20%,职工的年均收入实现4年翻一番,从1998年时的3000余元上升到2005年的14000多元。
华联厂,这个地处苗岭深处的大型企业,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只要心齐,路对,劲足,贫瘠的土地也照样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作者:杨卓光 杨志刚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