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经误解申遗
“申遗的口号,我们在1999年就喊出去了。那时,很多同志不懂得申遗的具体条件和程序,还以为只要我们把这个想法说出去,马上就会有人过来把我们领入世遗组织的大门。还有人认为,以我们五台山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进入世界遗产序列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还有人认为,所谓对文物的保护,那是文物保护区内的事。
乱象愈演愈烈
在这些思想作用下,景区内的乱象未引起相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反而愈演愈烈:酒店越建越多、越建越大,目前仅星级以上酒店就有14家,对名山古刹渐成喧宾夺主之势;马路越修越宽,只考虑了游客来此出行时的方便舒适,忽视了它所造成的大量尾气、噪音污染;虽然尚没有严重破坏文物古迹的事件发生,但村民为建房屋而逐步蚕食文物保护用地的事件时有发生;个体摊点经营混乱、噪声喧嚣,与佛门圣地清净氛围格格不入;固定及临时性建筑物、电杆电线、广告招牌严重遮挡了寺庙景观;听任游人上台参拜,造成大量草皮植被被严重毁损……
默认违章建设
“当时,主要是出于繁荣旅游经济的考虑,对其中甚至包括一些违章建设行为都采取了默认的方式”,五台山风景区城建局一名负责人说,“现在,我们得为历史的欠账埋单。”
前进脚步
备战申遗各个部门都在忙
从去年开始,五台山风景区开始对5个台顶实行轮流封闭,每年封闭一两个,以免山顶植被遭到破坏。
在新合并组建的五台山宗教文物局里,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正在着手调查管辖范围内的文物种类和数量,将其逐一登记,申报文物保护规格———原先,“文物局管不了寺庙的事,宗教局又不管文物的事”,现在合并了,功能将大大加强。
同样忙碌的,还有环保局、城建局、园林局等单位。
环保局要在景区强制推广清洁燃料、无尘灶具,原煤等不洁燃料已被禁止入山;为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他们正在山脚筹建一个大型停车场,以后,游客都必须在那里下车,换乘环保型游览车辆,整个投资预计在1000万元以上,年内就可完成。
城建局已全部冻结了景区内的宾馆、招待所以及办公、商业服务设施的建设审批,准备统一监制景区内的广告牌匾、游览服务导引等设施;从2003年开始,他们对中心区的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进行了拆除,现已拆除总面积达15300平方米。近些年,国土局和他们没有批准发放过一块宅基地或其他建设用地。
园林局的工作人员正忙着给区域内的荒山秃岭穿“衣裳”,数年内已完成主景区绿化、美化15平方公里,退耕还林11400亩,荒山造林10000亩。
“几十年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我们现在忙得连节假日都取消了。”工作人员纷纷“叫苦”不迭。
改造所需折抵历年收益
更为繁重的工作还在后头,今年3月,景区政府出台新一轮拆迁整治实施方案,要将中心保护区内所有服务设施、企事业单位、村庄全部拆除,迁入拟在石咀、金岗库一带建设的生活区内,届时将涉及大量征地及安置工作。
“这个方案规模非常庞大,需要几十个亿的资金投入,相当于这些年来风景区从整个旅游经济中得到的全部收益,甚至更多。但只有这样,才能让景区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闫玉章介绍说,这个方案目前正在组织专家论证。
保护文物,就得注重保护文物周边环境,这个道理,五台山当地政府用了将近20年才明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五台山还算“幸运”。对于一些地方在发展旅游经济中的短视行为,专家学者们一直忧心忡忡。
“在发展经济的口号下,人为的东西太多了,自然的东西太少了;矫揉造作的成分太多了,原生态的东西太少了;看热闹的人太多了,真正理解古迹内涵的人太少了。”文物专家们坐在一起时,频频慨叹,以至于开始怀疑地方官员热衷加入世界遗产组织的动机。
对此,五台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罗荣华明确表示,五台山加入世界遗产组织的动机非常简单,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遗产保护,“五台山的旅游经济已经非常火爆了,不需要往脸上贴金。面对遗产,保护才是第一重要的,这是我们的共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