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儿童剧:极度饥渴与极度陌生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5-31 9:35:20 ·来源:新京报
全国儿童剧高峰论坛探讨儿童剧现状与儿童的代沟和教育观念成为焦点
剧作家是否已跟不上时代?儿童戏剧观是否正确?怎么样进行思想教育?
6月1日,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立50周年,为此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家儿童剧团前来道贺,并于5月29日至31日举行了儿童剧高峰论坛,此次论坛针对儿童剧的艺术启蒙,以及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分别就儿童戏剧的问题与现状、观念及反思各抒己见,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多种建议。 最近排演的中国儿艺经典剧目《马兰花》。这部剧从1956年至今已上演了多个版本。现在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外观。
《报童》反映上世纪70年代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
《月光摇篮曲》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儿童剧创作从题材到角度具有突破性的代表性作品。
沙龙人物
周予援(中国儿艺院长)
孙云晓(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
程式如(儿童戏剧理论家)
温大勇(《剧本》杂志主编)
黎继德(《中国戏剧》杂志副主编)
钟浩(中国儿艺新一代导演)
现状与问题 儿童戏剧的状况很不好
形式上的张扬掩盖不了内容的贫乏。
我们有没有专心诚恳地去听少年儿童的需求?
温大勇:谈一点很肤浅的看法,我们的整个戏剧状况说实话不是很好,儿童戏剧的状况说实话也不好。我们的院团在做很多的演出,很难说这是一种好现象还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每年我们能看到二三十部儿童剧的演出,我现在感觉到有些院团一年演出几千场,很难想象演出质量如何,肯定有一些是粗制滥造,好一些只能说是经典作品的简装版,但这种简装版和经典正版差距太大。我们有一些大包装的儿童戏剧演出,宣传很到位,轰轰烈烈,但是形式上的张扬掩盖不了内容的贫乏。
程式如:去年我看了二十台演出,两年读了五十多个剧本,有一点感受,我自己落伍了,不光是我自己,我们的创作队伍目前也没有跟上现在少年儿童人格成长和思想的同步发展。我们的剧作要听戏剧界专家的意见,也要听听我们最忠实的观众的意见。我们有没有专心诚恳地去听少年儿童的需求?有没有真心问过自己,我们现在的儿童戏剧最主要的问题在哪里?问题是现在我们跟不上时代了。我们生存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奖,不是给评委服务,而是给少年儿童服务的,好的儿童剧应该是让少年儿童喜欢,在剧里得到益处。当然得奖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几年不得奖日子不好过,可是我们现在为什么和广大少年儿童有距离呢?
钟浩:以前我们所有的演出都是在包场下完成的,这几年随着市场的打开,演出的形式也变化了,请观众到剧场看戏,我发现,买票的权利不掌握在孩子手里,而掌握在大人手里,大人喜欢孩子才能来看。去年,我们做小剧场的尝试,大家创作之初考虑到观众会怎么想。在选题上,我们的形式是给孩子的,内容是给大人的。安徒生曾说我写童话的时候永远不会忘记孩子是由妈妈陪着他阅读的,是妈妈读给他听的。
黎继德:有几个题材的戏剧在我国是缺少关注的,第一是关于妇女的戏剧,第二是关于农民的戏剧,第三个就是儿童的戏剧。
周予援: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中国儿童戏剧市场是一个成长而非成熟的市场,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儿童戏剧在这个时代理论上无限广阔的市场与儿童戏剧工作者举步维艰、现代儿童观众对戏剧的极度饥渴与极度陌生之间的矛盾。
观念与反思 我们现在缺乏的是儿童戏剧观
难在对今天儿童的把握。
我们的儿童剧在表演上接近现代孩子会更好一些。
孙云晓:一部好的儿童剧能够影响儿童的一生,今天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孩子都更需要看儿童剧。儿童剧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是任何事物不能代替的,但是这个时代要写好儿童剧是非常困难的。难在什么地方?
程式如:反思一下,我们如今的儿童戏剧观是否正确?我们对儿童的教育观念有把握吗?所谓儿童戏剧观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们对儿童的认识和我们对儿童教育的认识。这是一个根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儿童剧,一类是为保护儿童和儿童的生存状态呼吁,甚至有些戏还是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不断的延续;还有一类是为儿童的境遇呼吁。而我们现在缺乏的是儿童戏剧观,我们对儿童的认识明确吗?中国儿童戏剧和中国儿童文学几乎是同时起步的。第一部戏《麻雀与小孩》,1919年初稿,1920年上演。80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去认识儿童?这是值得我们艺术工作者反思的问题。
是不是在台上做怪样,就叫儿童情趣?是不是让孩子从头乐到尾就是儿童戏剧?儿童戏剧是一个很神圣的事业,容不得开玩笑。那么我们拿什么东西来影响现在的孩子呢?我认为,目前我们要大大拓展儿童剧的题材,不再是上课下课,学校回家一个简单的三角地带。我们的儿童题材难道只能在校园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模式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老师,几个好孩子,几个后进生。现在的戏剧有些主角已经不是那几个简单的好孩子了。
温大勇:我想造成这样一个问题,恐怕有以下几个原因。我想我们今天儿童剧的作家,会以什么样的位置来对待我们的观众,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是以居高临下的位置去对待儿童,还是我们要以新的心态新的位置去认识现在的儿童。我们今天的儿童,是更有知识,视野更开阔,更有思想,反叛性,独立性的一代,比前一代更有自信,更有想像力和创造力,情感也更丰富,整体的水平在进步在发展。如果我们的剧作家站的位置有问题,会影响他写出好的作品。
钟浩:我们的儿童剧在表演上接近现代孩子会更好一些,过去我们看到的很多儿童剧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一种套路,我们有对这种套路的崇敬,但现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不仅仅是剧场,视角非常宽。
这是我在排练演出中经常思考的问题。
关于儿童教育 发现儿童解放儿童
还要看到一些新的素质在孩子身上的增长。
极度幸福却又极度缺乏幸福感。
孙云晓:全部儿童教育的使命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儿童剧也应该是这样一个宗旨,发现儿童就是发现儿童成长的规律,解放儿童是打破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如果一部作品能写出当今时代的变化来,让孩子一看,这个剧可以走到他心里去,走到他的生活中,从语言到动作,从故事到人物,才是成功的作品。
要特别提醒各位,不要只看到今天孩子身上消极沉重的一面,还要看到一些新的素质在孩子身上的增长,出现了很多新的人物新的特点。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被安排的一代,需要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而现在孩子是在选择多元文化中长大的一代,差别很大。我们现在的儿童文学艺术特别容易进入的误区就是用过去的思维模式来诠释我们的人物,设计我们的语言,使得孩子一听就很遥远很陌生,戏剧也是一样。
但是我想儿童剧无论怎么追求艺术性,都不能不考虑教育性,考虑孩子成长的特点,如果能灌输一点这样的东西在这里,或许价值会更高,我希望儿童戏剧能和当代儿童一起成长。
周予援:我要定义现代儿童观众的一个特性,极度幸福却又极度缺乏幸福感。而什么能带给这些儿童幸福感,什么能满足他们精神世界的饥渴,靠五彩缤纷的影视媒体和电脑网络吗?最有效的还是戏剧和书籍,并且对儿童的特殊性来说,戏剧比书籍要容易接受得多,所以儿童戏剧才是满足儿童缺乏幸福感和饥渴的最佳良药。而我们做儿童剧创作,也要从这方面出发,给儿童观众以精神的感染和陶冶,发挥出戏剧不可替代的作用。
突破与发展 广阔市场在于儿童的精神世界
战后新兴的童话关注得太不够了。
内容上没有的话就是一派假繁荣。
程式如:其实童话的题材很多,但我们基本都停留在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比如对近一百年尤其是近五十年的欧洲美洲日本,战后新兴的童话关注得太不够了。其实二战后童话有很大的发展,童话的假定性、童话的幻想性都有非常大的改变。我这么说并非否定安徒生这些经典童话,但是还有很多好的童话、好的外国小说我们关注得不够。比如林格伦的作品,《屋顶上的小飞人》,《长袜子皮皮》,她的幻想就不是那种古典童话的幻想。而我们现在很多幻想还是局限于古典题材,这是我们对人的能力幻想的局限。我们现在最缺的是对儿童的了解、对儿童的认识、对正确教育思想的认识,而我们的儿童戏剧最缺的是戏剧性和文学性,这是我的建议,至于解决方法,需要大家的群策群力,希望中国儿童剧能有更好的未来。
黎继德:就儿童戏剧创作而言,我认为要进行三方面的研究,第一是服务对象的研究。第二是儿童戏剧形式的研究。没有坏的儿童,只有坏的教育,没有坏的儿童观众,只有坏的儿童戏剧,教育儿童首先有一个先教育我们自己的问题。第三是儿童和儿童剧的关系研究。儿童和戏剧的关系有它的独特性。
在信息时代戏剧的独特性和优势在哪儿?比如说戏剧的剧场性,强调互动却不是只有互动。我认为儿童剧的主题要更加单纯,而戏剧娱乐性要极大丰富。现在儿童剧有些主题显得复杂,因此我建议:第一,儿童戏剧应该通过立法提案进入我们的学校、进入我们的课堂。不爱儿童的人不是善良的人,不爱儿童戏剧的人不是热爱戏剧的人。这应该作为每一个领导最关心的问题,因为这是我们的未来;第二,在日本,就我所知,中学有两千多个戏剧团体,我们的中学又有多少?要在我们的中学和小学展开戏剧活动;第三,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开展对外国儿童戏剧的研究,不能闭门造车。希望能够有人牵头搞国际儿童戏剧节,扩大我们儿童戏剧的交流;第四,高度重视儿童戏剧人才的培养。
钟浩:我觉得要处理好一个关系,现在舞台形式很发达,这种形式是好的,但是内容上没有的话就是一派假繁荣,就显得很假。不管有多么丰富的手段和先进的技术,剧场艺术就是剧场艺术,就只有两个根本,演员和观众。拿我去年做的三个戏来说,我自己思路都有变化,《安徒生之旅》从创作来说做得太满了,到《小蝌蚪找妈妈》,想来想去,后来感觉是简单更好,而简单不是简陋,这个戏的成功在于有一个很好的情感点,有共鸣的地方。我们把它演绎成一个认识生命、认识自我、认识母爱的过程,强调的是情感的冲动和感染力。
周予援:我们现在的很多儿童戏剧却只追求带给孩子幸福,声光特效做得无比绚烂,舞美制作大量投资不惜血本,在剧场里看上去是挺幸福、挺热闹,但孩子一回家就把戏给忘了。这种幸福感还不如几十年前看完儿童剧的那些观众,回家的路上会讨论:那个小兔子后来有没有被老爷爷救走啊?甚至晚上睡觉小脑袋里还在琢磨……所以,儿童戏剧的广阔市场,在于儿童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与其他媒体比拼特效、比拼形式。
资料
儿童剧50年回眸
1956年6月1日,中国第一个国营儿童剧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立,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导了建院大戏《马兰花》。上世纪60年代,全国提倡“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儿艺于1960年联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了儿童剧《以革命的名义》,以此来纪念列宁诞辰九十周年。上世纪70年代,儿童剧中最有名的作品是《报童》。
上世纪70年代末,全社会开始提倡“向科学进军”,于是中国儿艺也与时俱进创作了《航模》、《奇怪的101》等鼓励孩子关心科学。到了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创作反映学生生活和反映青少年人格品质的戏剧,同时,中国儿艺也开始引进一些欧洲经典童话和世界名著。进入上世纪90年代,儿童剧开始突破校园题材,并从多视角、多种艺术手段进行艺术尝试,如反映母爱题材的《月光摇篮曲》等。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儿童剧院团也开始走入市场,2004年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先后制作了《迷宫》、《魔山》等剧,创作了儿童剧百万票房的神话。
本报记者天蓝 实习生金煜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