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乡村家庭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盘稻草。全家人都很奇怪,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母亲说:“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你们从来没说过饭菜好吃,从来没说过一句感谢的话,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连世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一点感谢的回声,那么对待别人给予的帮助,就更需要心存感激地说声———谢谢。 广州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感动”感恩缺失是教育偏颇是父母过失感恩教育仅仅是孝顺?错!六一儿童节来了!“六一”对孩子而言,意味着庆祝活动和家人的礼物,父母们都会在这一天悉心为孩子准备好一份礼物。可孩子们的妈妈中,有多少人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里收到了孩子送上的祝福呢?广州的几所小学联合进行了一个主题为“什么事使我最感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4%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容易被感动的人”或“不知道什么是感动”,在“你曾经做过哪件事令父母最感动”一题中,不少学生交了白卷。在天涯社区网站上,一个网名为“我爱宝宝”的母亲发了一个主题为“有必要在孩子中开展感恩教育吗?”的帖子里,有数百个跟帖,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对孩子开展感恩教育非常必要。
故事
感恩父母:日常生活制造惊喜感动
李语谦是海珠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在父母的眼里,她是一个乖巧孝顺的好女儿。爸爸加班回到家很累,她会给爸爸泡上茶,然后弹钢琴给爸爸听,爸爸感到心情变得很舒畅,非常欣慰自己的女儿这么懂事。语谦平时上学都是爸妈接送,但是一到节日,例如母亲节,父亲节,爸爸妈妈的生日,语谦总会想出办法不让爸爸妈妈来接她,她还悄悄买了小礼物送给爸爸妈妈。有几件事情让李语谦妈妈至今感动难忘。去年李语谦妈妈过生日,当时是在西安姥姥家,大家都在切蛋糕吃,李语谦悄悄跑到表姐房间,制作了一张贺卡送给妈妈,祝词是“祝我天使一样的妈妈生日快乐!”,还有一首小诗,让妈妈惊喜不已,在场的亲友也都被这一幕感动了。有一次,妈妈胳膊上出了疹子,爸爸出差不在家,语谦劝妈妈去看医生,拉妈妈上医院。听到医生诊断的病因,语谦责怪妈妈没听她的话。医生笑说:“你还管你妈妈啊?!”语谦扬起小脸认真说:“爸爸不在家,我就要照顾好妈妈。”妈妈每每说起此事,就会一脸的幸福。
感恩社会:报答给我第二次生命的好心人
12岁的张小玉是外来工子弟。2004年7月14日中午,才来广州三天的小玉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车祸:两辆车一左一右地把小玉的两条腿硬生生地撕开了!小玉当场休克。小玉住进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中心,由于伤势严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小玉奇迹般地活下来了。但是巨额的医疗费让小玉一家一筹莫展,治好小玉的病最少要二十多万元!小玉知道爸爸妈妈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筹到这笔钱的,她绝望了:“我还是死了算了。”小玉一家的不幸经媒体披露后,好心的市民纷纷解囊相助,先后为小玉捐款二十多万元。小玉终于摆脱了病魔。“羊城人民给了我、给了我们全家第二次生命。我想对关心过我们全家的好心人说声谢谢,我要报答羊城人民的恩情。”小玉动情地说。重返校园的小玉学习刻苦,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一方面身体还没有康复,小玉英语是从第二册开始学的,但是小玉坚持把英语给啃下来,有时背单词背着背着就睡着了,她的英语成绩已上升到九十多分。在学校里,小玉没有因为自己身体没复原而接受优惠的待遇。学校里扫地、搞卫生抢着干。到饭堂打饭,饭堂的阿姨说不用排队,她还是每次自觉地排队,她觉得自己不能搞特殊。小玉对记者说:“虽然我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走路还是一瘸一瘸的,但我相信,我会克服所有的困难,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来报答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访谈
感恩缺失谁之过?感恩教育需要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教授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你还能指望他(她)去爱谁?到了需要纠正的时候了!”袁教授说,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421”(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个孩子)家庭里成长,一个人得到六个人的关爱。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形成这样的观点:接受多少都是应该的。“这些孩子长大后,明显的表现为缺乏爱心,甚至可能成为可怕的人。很多高智商犯罪都有可能因此而产生。”袁爱玲教授认为,“感恩”缺失的责任是多方面的,有教育的偏颇,也有父母的责任。过去我们的应试教育,考试从来不会体现出孩子的爱心品质,这是教育的失落;而现在很多母亲对孩子就像“母鸡爱小鸡”一样,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严格要求。事实上会起到纵容孩子的作用,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父母在这方面有过失。
感恩不应局限于孝顺对社会也应有感恩之心
广州大学的刘树谦教授对于感恩教育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说,现在的感恩教育仅仅限制在“孝顺”的层面,把感恩教育局限在对父母、亲友、老师等个人的回报,这会容易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困惑:一、家长、老师对孩子做的事能不能算是一种恩情?如果是恩,他们应该做到一个什么程度?例如对孩子的溺爱不能算是恩,相反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二、父母要不要让孩子报恩?都说父母老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现在反过来又要求孩子报恩,这在逻辑上来说本身就是矛盾的。三、孩子应该怎么做才算是报恩?仅仅以“孩子很听话”、“给父母倒水”之类来评价孩子是很局限的,而这其实也不能说就是感恩。刘树谦说,从中西方对感恩的理解来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国,对于感恩常常界定在对个人的感恩层面,父母老师是恩人,工作上对自己提拔的是恩人,这种报恩具有狭隘性、局限性,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而在西方,多是向社会、自然的感恩。刘树谦认为,感恩是一种智慧,态度,格调,不应该仅仅局限在道德教育上。他建议,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做些回报社会、自然,回报他人的事情,让他们对社会充满感恩之心,那样他们的心胸才能更宽广,他们的回报对社会才会更有意义。
经验
感恩写入学生守则
4年前,上海市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发出了“新世纪我能行,养成道德好习惯”实践体验活动倡议,倡导他们“养成10个道德好习惯”。其中一个好习惯就是“每日为父母做件事”。另外,从去年秋季新学期开始,上海160万中小学生有了新的行为规范。其中,“学会感恩”这一条款首次出现在中小学生守则中,体现了时代要求。六一前夕,上海市少工委的一项调查显示:80.2%的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72.3%的孩子愿意帮助父母做事,74.9%的孩子会在家人生病时悉心照顾他们。从今年3月开始,广州市妇联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了“知荣耻献五心”演讲比赛,参与者达十几万学生。举办这一活动的初衷,就是要让孩子们感悟到忠心、爱心、孝心、信心的深刻内涵。广州市109中学在广州率先将“感动、感激、感恩”作为校园开学典礼上学生的必修课。109中学的校长张仲庆说:“现在多数孩子缺的不是课本知识,而是人性教育和人格教育。‘感恩教育’有助于学生明了父母对他们无私的关爱,懂得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眷顾,帮助他们走出迷失的怪圈。”(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