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各位读者,还记得小时侯我们在“六一”儿童节时许下的心愿么?一套小人书、一件缀花裙子、一个新书包、一次游园划船、一顿美味的晚餐……这样“没有创意”的愿望,在今天可能会遭到嘲笑。对于当代城市大多数孩子来说,吃的是香甜酥软,用的是各种品牌,得到的礼物更是年年花样翻新、价格看涨!可是,就在同一个城市里,同一片蓝天下,为城市付出辛劳和血汗的农民工的孩子,仍在做着二十年前贫瘠的梦……
在“六一”到来之际,《沈阳日报》希望和社会上的爱心力量携手,共同寻找出那些埋藏在幼小心灵深处的微小梦想,用一点点钱、一点点物、一点点心意,换孩子们无尽的欢笑,就当是圆我们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梦想!
记者热线 81602711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们走进了一群农民工子女当中。和所有孩子一样,他们对漂亮衣服、高档玩具、可口的食物有着太多的幻想,但是他们从不曾和父母提起过。现实的生活让他们心知肚明,不应给父母增加负担。但是每到儿童节,他们心中的愿望还是像雨后春笋般冒出了怯怯的小尖儿:这个儿童节会不会有愿望实现,或者愿望又要落空?最贫困的愿望:十几个作业本
“我想要大演算本、笔记本……”张可心的大眼睛直视着记者,眼神中是一种和她年纪不相称的坚强。她11岁了,还有2个多月小学毕业,可念书的过程中她没有一次能痛快地在本子上完成作业。父母离异了,带她一起生活的母亲做着有一天没一天的零工,老师介绍她时说:“特困学生!”她家的“特困”,是那种连作业本都买不起的贫穷。
“一个本先写正面,正面用完再写背面。”小可心说,这几年她只能这样完成她的作业。
“背面也用完了呢?”
“还有皮儿和底儿呀!”
“皮儿和底儿也用完了呢?”
“课本上有缝儿,我就在书上写。”别的孩子能交作业本,可心的作业只能拿给老师检查。“老师也知道我家的情况,从不说我。”孩子微笑,笑容里闪着感恩。
“那同学们说你么?”
“嗯!他们说我家穷得连本儿都买不起。”可心眼中一下汪满泪水。她使劲地睁着眼睛,收紧下颚,还微微扬起了头,泪水终于没有掉下来。她还说,一次妈妈怎么借都筹不到学费,她差点辍学了。贫困的家境甚至让她不敢去想两个月后小学毕业,自己还能不能念初中。“我还有两个月就毕业了,儿童节也不想要别的,就想要很多本子,能把这两个月念完就行。”
“很多是多少呢?”
“十几个吧!”最深情的愿望:“想听妈妈的声音”
黄淑辰一开始就在抹眼泪:“我啥也不想要,我只希望妈妈能来看看我!”这个小男子汉为了“有出息”,被妈妈送到沈阳的姐姐家读书。
“妈妈想在这打工,可找不到工作,没多久就回乡了。”黄淑辰眼泪“啪嗒”“啪嗒”地落着,“姐姐家也不富裕,只有到了星期六我才能和妈妈通一会儿电话,因为那个时候长途电话费是半价的。”现实的生活让这娘俩只能在梦里相见。
“记者阿姨,我能不能在报纸上对妈妈说句话?”
“想说什么?”
“妈妈,我爱你!”黄淑辰喊得很大声,可话未了泪水又流了下来。黄淑辰也知道,儿童节见母亲的愿望是必定要落空的,因为连听听母亲的声音都是那么奢侈,“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这里,我们替这个想念母亲却又不知如何是好的小男孩要一张电话卡做礼物,让他们母子能多听听彼此的声音。最好吃的愿望:“肯德基是什么味儿?”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只想要吃一回肯德基或者麦当劳,这是我惟一的一个愿望,希望它能实现。”刘静在纸上虔诚地写着。“我只吃过一回肯德基。那回我得脑炎住医院,妈妈给我买的。真的还想再吃一次。”
郭浩也想吃肯德基。他14岁了,却一直都不知道肯德基是什么味道。“在电视上看到过广告,有一个桶装的。”郭浩想了想,“里面是鸡腿吧!”这是他最后一个儿童节,以后他就不算“儿童”了。记者让他设想一下这“最后一个节”想怎么度过。郭浩绞尽脑汁。因为这么多年来的“六一”,他只收到过一支学校发的圆珠笔做礼物。“饱饱地吃顿肯德基,有件新衣服,最好爸爸能带我出去玩一次。”
“想去哪里玩?”
“嗯……南湖公园吧!”
饱餐、新衣、游玩,素日里只能徘徊在温饱线上的孩子们,在节日前夕怯怯地提出了“过高要求”。贪婪?不!一个叫王广旭的孩子写道:“我的‘六一’儿童节,最想得到一服(套)好球衣,还要吃肯德基,因为我从小就没穿过一服(套)好球衣,也没吃过肯德基。大家都以为我很贪,其实我一点都不贪,在家里我妈做什么饭,我都能吃进去,从来不挑食。”最柔情的愿望:“给弟弟要个新书包!”
“我想有个新书包!”许多孩子用最简单的话告诉记者。新书包、新文具盒、新运动服、新运动鞋……他们要这些“太没创意”的礼物,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和接触的世界让他们不敢想象甚至想象不出“更有创意”的礼物。肩上断带的书包、脚下开胶的球鞋、生满铁锈的文具盒让他们更现实地面对这个“六一”。一个孩子曾偷偷告诉记者:“阿姨
,我的书包是妈妈爸爸在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刘雪想给自己上幼儿园的弟弟要一个小书包。“那天我刚回家,弟弟就和我哭。他说想要个书包上学!”说到这里,刘雪也“呜呜”哭。她也想要个新书包、想要件漂亮的花裙子或者洋娃娃。可如果这些愿望只能实现一个,她还是想得到一个新书包送给弟弟。“如果能有个大礼包,打开一看都是新文具该有多好。”在刘雪的概念里,这样可望而不可及的大礼包“肯定贵得超过十元钱”。
李玲说:“我热爱体育,可是没有运动服和运动鞋。我每次让妈妈给我买,她只是嘴上说‘好’,可就是不给我买。我知道不是妈妈不想给我买,而是她买不起。妈妈靠她很少的收入让我学习,哪来的钱买东西啊。再说我一买,我的弟弟妹妹也要妈妈买,妈妈该怎么办啊!所以,我想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得到这些礼物!”
孙家三姐弟也想得到新书包,可他们合计来合计去,最后还是希望二姐能得到一辆自行车。“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每天我骑自行车驮大姐上下学,二姐自己走着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与孙家姐弟一样,有好几个孩子希望在“六一”的时候会有一辆自行车———家和学校离得太远了,每天起得太早,回家太晚,走得太累……
最微小的愿望:一条小金鱼
“‘六一’儿童节,我最想得到一条小金鱼!”
“‘六一’儿 tóngjié(童节)我想得 dào(到)的里(礼) wù(物)是动员(动物园)里放风 zhēng(筝)。”
“我最想得到的 lǐwù(礼物)是生日 dàn(蛋)糕(圆形的)。”
“我最想得到20元钱的电动车。”
如果说之前的那些愿望很小,这些愿望就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但这些愿望的小主人却憧憬着它们带来的巨大满足。
“我在家就一个人,养条小金鱼让它陪我玩。”刘美晨奶声奶气地说,“它的眼睛是泡泡的,尾巴像小裙子,浑身是通红通红的。”刘美晨梦想有这样一条金鱼很久了,但她在沈打工的父亲为了把钱都用在维持生计上,总哄她说:“那是鲤鱼,不能养。”
想和爸爸放风筝的王宇平,看见别人的风筝在天上飞,便梦想着自己也能用双手放飞自己的快乐。可哪个父母在艰难维系生活的同时,还顾及孩子这些“多余”的快乐呢!如今节日临近,不知道谁愿意用举手之劳,换取他满钵的开心笑容?最懂事的愿望:心里想着别人
如果我们以为这些孩子贫穷,就只希望得到物质上的满足,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孩子们的一些愿望中,我们还看到了他们多于城市孩子的那种成熟、懂事和忍耐。
“我希望爸爸能少喝一点酒,因为爸爸一喝酒,他的老毛病就犯了,我希望爸爸不要再喝酒了。”“我想和爸爸妈妈有一张特别大的全家福,我们还没有一张在一起的照片。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就看看照片。”“妈妈有哮喘病,如果妈妈病好了,这就是我‘六一’儿童节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我最喜欢的奶奶今天早上又犯眩晕病了,我想送她一盒治眩晕的药。”“我希望世界上没有战争,人类可以和平相处,但愿有天我可以实现这个愿望。”……
许下这些愿望的孩子们有的正穿着破烂的布鞋,有的连一个像样的文具盒都没有。那个想给奶奶一盒眩晕药的是个小男孩,却穿着姐姐穿小了的花衬衫、花裤子。记者问:“穿女孩子的衣服不怕别人笑话你吗?为什么不想要一套新衣服当礼物呢?”小男孩低着头想了想,大声说:“我不怕同学笑话,只要这个愿望能实现!”
这些微小而美丽的愿望让人感慨万千!
曾经的每个“六一”儿童节,我们城市里的孩子吵闹着要各种各样的、花样翻新的、贵重的礼物的时候,当他们挑剔着父母精心为他准备的饭菜的时候,当他们认为父母做得还太少而闹别扭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其实应该说声“谢谢”?去吧,把这些农民工孩子的愿望和你的孩子分享。也许,这才是他们在“六一”中真正需要的珍贵礼物。本报记者王靖宣/文张哲/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