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新洲区李集街张店,一辆豪华本田轿车停在路边,一个头发蓬乱、皮鞋和裤腿上污泥斑斑的男子下了车。
旁人介绍,这就是武汉精明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省劳动模范彭金明。记者颇感惊讶,一时难以将他与资产过千万的老板“对接”起来。
站在一排漂亮红瓦鸡舍前,彭金明打开了话匣子,“蛋鸡25万只,我这里是全省最大绿色食品示范基地”。
彭金明的口头禅是“少想困难多做事,没有越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朋友们这样评价他:困难是鼠他是猫,只要他出面,困难就迎刃而解。
一辆“中巴”换2000只鸡娃
彭金明当过兵,复员后在新洲至汉口间跑了10年的汽车客运。
1996年底的一天上午,彭金明和妻子到汉口看望一位战友。两人在口一集贸市场转悠了好半天,看到活鸡和鸡蛋都卖得火热,价钱也比新洲那边贵一些:“要是大规模养鸡卖蛋,肯定能赚大钱!”
这个想法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妻子对现状蛮满足,“跑客运,一年下来有万余元积蓄。没听说养鸡发了财的!”父亲的意见则很直观:鸡的味道重,一辈子闻够了,再也不要闻了。
彭金明有自己的小算盘,农村养鸡卖蛋不赚钱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把它当产业做,鸡和蛋都被用来换了油盐,价格低。他还有另一个想法,农业产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即使亏了,也不会亏得很大。
1997年初,彭金明顶着压力卖掉中巴车,将家里简单改造后,买了2000只小鸡。
初干这一行,困难一个接一个。那段时间,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都呆在鸡舍,像照料初生婴儿一样。如果看见哪只鸡有异样,他会给予特殊关照,并将特征记录下来,打电话向人请教。
他还买回了家禽养殖报刊自学,向畜牧局专家请教,走访养鸡能手,参加各种蛋鸡养殖培训,多方学习养殖技术。
彭金明的妻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冬天的上午,彭的一位朋友上门叙旧,可彭让朋友闲坐了好半天,他都没有出鸡舍。午饭时,彭洗好了手脸陪着喝酒,喝第三杯时,粘在头发上的一团鸡粪掉入了酒杯中,吓得客人不敢再喝了。
彭金明凭着自己特有的干劲、闯劲,一路走了过来。那一年,2000只蛋鸡给他带来3万元收入。
上万只死鸡“逼”上科技路
初获成功坚定了彭金明靠养鸡致富的信心。
1998年,彭金明投资10万元,在村子里兴建鸡场。蛋鸡数量当年达到8000只,1999年上半年更达到2万只。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创业是一个不断摔打的过程,缺少科技含量,养鸡也会赔。
那年8月天气特别热,彭金明为给鸡降温,和妻子背着喷雾器,不停喷水降温,十几个鸡舍一个接一个的来回赶,人累得腰都伸不直。可结果事与愿违,高温加高湿,蛋鸡受不了。一个月内,上万只鸡死亡,损失10多万元。
灰心失望涌上家人心头,各种风凉话不期而至。彭金明没有被吓倒,反而琢磨出一个理儿:创业无捷径,科学养殖才是降低风险的惟一途径。
两个月后,他远赴河南、河北等地高校,聘请了3名专家住场管理,定期培训员工,消毒、给水、给料、喂药全部实现自动化,攻克了蛋鸡养殖的引种关、温控关、饲料关、管理关、防病关、消毒关。
经过长期学习和实践摸索,他积累总结了一套成熟的养鸡技术,即把好引种关、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消毒净化等关口。他还创造出“二次消毒程序”,即在蛋鸡淘汰后,直接对鸡舍进行一次消毒,然后冲洗,再进行一次消毒,此“二次消毒程序”较常规消毒程序提高消毒率4.52%,既减少了病源的传播,又大大减少了蛋鸡的发病及死亡。
同时,彭金明聘请华农教授为公司技术顾问,定期进鸡场检查,指导技术员开展技术攻坚。
一系列技术措施实施后,他的蛋鸡死亡率大幅降低,并成功防控了禽流感。去年,他的鸡场获得了国务院禽流感防控指挥部检查组的好评。
一年卖了8000万枚鸡蛋
有了技术作后盾,彭金明的胆子更大了。
2002年初,香港一家食品公司希望他能提供60吨质量优良的鸡蛋,并当场下了订单。
60吨不是个大数目,但毕竟是彭金明的“第一单”。而在那时,他的生产还是“毛坯型”的,没有成立自己的公司,更没有出口资格。
很快,他注册成立武汉精明禽业有限公司,并在邻近的张师村征地50亩,建成了新型现代化养鸡场。当年,增养良种优产海兰褐蛋鸡8.3万只,年获利80多万元。
年底,他注册的精明牌绿色鸡蛋成功打入香港市场。
销路打开了,规模化生产急需配套。2003年底,在当地有关部门支持下,他在李集街吴太村拿到80亩地,投资500多万元,兴建我市第一个10万只良种蛋鸡养殖示范园区??精明园区。
园区采用无公害禽产品生产模式,提高了鸡蛋的质量卫生。不久,该园区通过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鸡多了,每天的粪便堆成了山。如果能让粪便变成肥料出售,不仅可改善环境,还可增加经济效益。彭金明带着问题向专家请教,反复考虑。2004年,投资60多万元占地15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鸡粪处理厂建成。该厂利用生物技术集中将鸡粪进行无害化除臭处理后制成颗粒饲料出售。“科学利用了现有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这称得上生态安全高效农业发展理念。”彭金明一脸的笑意。
去年7月21日投产至今,该厂已生产半成品饲料原料1500多吨,每吨1000元,产值150多万元,纯利润达40多万元。
去年上半年,他将积蓄全部投入到生产中,再次扩大生产规模,使得蛋鸡养殖数量达到25万只,位居全省第一。
目前,精明禽业公司已拥有各类资产1250万元,员工128人,年产值达1500多万元,一跃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去年5月至今的一年时间内,该公司销售鸡蛋2000吨,约8000万枚。
“精明”营养蛋7毛钱一个
为了卖鸡蛋,彭金明经常奔波在全国各地。其间,品牌的力量让他印象深刻,“有牌子才能卖出好价钱。现在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不发展就意味着要落后挨打。我也要靠品牌打市场。”
武汉市相关领导肯定了他的决心,鼓励他发挥龙头优势,靠品牌取胜,做大做强。他又到河北、江苏等地深入市场考察,请教农业专家,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不久,他在精明蛋鸡养殖区旁兴建精明蛋鸡养殖二小区,选择10万只蛋鸡推广无公害蛋鸡生产技术,组织人员展开科技攻关,推出高铁、高钙、高锌等营养蛋。
去年底,这些蛋鸡与产出的鸡蛋已经获得“精明”商标和国家绿色产品认证,“零门槛”进入市内武商量贩店等超市销售,价格为0.7元/枚。记者了解到,普通鸡蛋的超市售价仅为0.3元/枚。
带动乡邻共同发展要将“精明”禽蛋卖到国外
靠养鸡卖蛋,彭金明富起来了。但他没有忘记乡邻,对上门取经的乡邻,他总是耐心辅导。
9年来,他通过供雏鸡、供饲料、供技术、帮助销售禽蛋产品等帮扶措施,先后带动周边张师村、李中村、吴太村农户方义清、罗红生、罗咏松等56户养鸡,帮扶户共养鸡21万多只。在“精明”公司周围,还扎堆着5个10万只蛋鸡养殖小区和350家养殖大户,养鸡总量达400万只。
为了帮助乡邻,去年2月,彭金明投资近100万元,购买了办公大楼,办起了专家大院及培训实习基地,专供华中农业大学及省市畜牧兽医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和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学院等学生及周边养鸡户实习培训。
他说,专家大院给专家教授提供了传授知识的场所,也能让乡邻学习到科技知识。
去年该处已接收实习大学生73人,举办各类蛋鸡养殖、疫病防治短训班10次,受训人员375人。
目前,彭金明正在筹建一座禽蛋加工厂,准备联合周边业主,统一生产标准和工艺流程,将其生产的禽蛋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加工、统一包装,将“精明”禽蛋推向国内外市场。
[他评彭金明]
新洲区动物检疫站站长申济丰
把养鸡当事业做,请专家教授当技术顾问,这是一个农民难以做到的。彭金明大胆地做到了,他的成功靠的也是科技。
彭金明很精明,他扎根农村,着眼城市,在建设农村与城市发展之间找准了结合点,寻到了商机。他的经验值得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