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5月31日讯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今天从济南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今年市消协收到涉及儿童用品的投诉比去年同期上升6.8%。由于个别商家采取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手段来促销商品,使得家长和儿童的权益受到损害。 为此,济南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高捷主任指出三大侵害儿童的消费行为。
首先,虚假宣传直接伤及儿童。据介绍,日常消费中,家长对儿童用品和食品的各种宣传格外重视,然而,个别经营商家利用家长对孩子关爱的心理,在商品宣传上,故弄玄虚,不时地与孩子的身体健康、升学相结合,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家住天桥区的张女士在一份宣传某品牌饮料的广告中看到该饮料“促进体能循环,帮助儿童发育”的宣传用语后,就给孩子买了10瓶。结果孩子喝了不仅未能促进循环,反而出现腹泻症状,再细看饮料瓶上的文字标注,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特殊功能,只是商家在销售中故意作出的误导宣传而已。
其次是三无食品游荡于学校周边。在一些学校尤其是小学的门前,上学和放学的前后,都会冒出许多流动摊点,在销售日常学习用品的同时也销售食品。但是,从消协部门接到的投诉看,多数小食品存在问题。这些小食品多是没有任何标注的三无产品,有商标的也多是假冒产品,最可怕的是过期变质食品混入其中。在纬一路一家小学上学的郭建(化名)放学途中在学校旁的摊点上买了一包膨化食品,打开后有一股怪味,随手拿出几片,里面竟还有小虫子,把小郭建吓了一跳。
此外,“污染”童装不可忽视。据济南市消协的同志介绍,今年以来,涉及儿童衣服“污染”的投诉明显增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用品,直接隐藏在原材料当中;另一方面商家在储存时管理不当,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