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张家口的堡子里,你能时时感到惊奇。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城堡”里,密密匝匝地汇集了各式各样风格的建筑。有一眼就能看出的山西风格的单檐屋舍,象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也有一些异域风格的“洋”式建筑。 而随意进入一个院落,你都可能会听到关于院落主人过去的辉煌,因为,在张库大道、在当年张家口最繁盛的时期,堡子里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只有经商发了财的人才有能力在这里购置房产,其中不乏河北商人的身影。
勤劳经商
已经52岁的刘全忠,祖上是在张家口做生意的,是与晋商们同时代奋斗的地道的河北商人,现在还住在堡子里。刘全忠说,他的老家是河间张兴屯,过去家境比较贫困。于是他的爷爷刘质甫在14岁时就只身来到张家口,做煤炭和粮食生意,由于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买卖越做越大,开了四五个分号,“还将生意做到了天津。
刘全忠说,在张家口做生意的河北各地的人也不少,虽说没有晋商资本雄厚,名声也不如“老西”响亮,但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要不然,进不来堡子里”。他现在住的老房子,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他父亲结婚时买的,花了2000多大洋,有两进17间房屋,“现在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房子已不再属于我们,但从中还是可以看出祖上经商的辉煌”。
“我们家是衡水冀县人,从老爷爷那辈就开始到张家口经商了”,在堡子里,记者无意中遇到的朱振京,说起祖上经商的成就,更是滔滔不绝。“我老爷爷(曾祖父)朱熙印在清同治或光绪年间就到了张家口,开了间布铺,叫益盛宏,专卖从北京、天津等地进的绸缎,不卖粗布。”已经54岁朱振京说,自已虽然没有亲眼见证过当时的情况,但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起生意上的事情,“那时候,卖布的全是衡水人。”而据朱振京78岁的母亲刘春菊老人回忆,老爷爷那辈,做的还是小买卖,买布的人都是“坝上”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家里的人也都走上了买卖道路。朱振京的爷爷朱黎阁,十三岁时就在张家口当学徒,二十五岁就顶生意,在一家规模非常大的布铺“裕升泰”里当掌柜的。后来自己家也有自己的生意,叫做“泰康”,和益泰、宏泰、裕升泰等并称为“五大泰”。而货物,一般也都是销往口外。
生意越做越大,除了诚信与勤劳以外,还要练本事,刘春菊老人说,朱黎阁有一个绝活,叫“掌中金”,店铺盘点也好,给顾客算账也好,根本不用算盘,用大拇指在掌中各个关节“点来点去”,就能马上算出。朱振京不无骄傲地说。“我们家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从来没有因为钱的事,让顾客找回来过。”据他说,这种绝活也是在打算盘的基础上才能练就的,而当年朱黎阁练打算盘,练得手臂都肿了,汗珠顺着手指尖往下滴。除了这个绝活,朱振京说,爷爷朱黎阁卖布卖成了“专业”,“布到了他手上,不用看,只用手一摸,就知道是多少支纱的,平纹还是斜纹。黑着灯,用鼻子一闻,就能分出是黑的白的,还是蓝的。”
义利相通
在张家口经商的河北商人,虽然也是为着一个财富梦想,但一直贯穿着“义利相通”的经营理念。刘全忠说,家乡河间曾经遭过灾,爷爷还把自家粮站中的粮食拿出来赈灾,村里的人都念他的好,“我(上世纪)七十年代回过一次老家,老人们还喊,‘瞧,这就是英哥儿(爷爷的小名)的孙子,人家给家乡帮过大忙”。而且,刘全忠说,张家口第一次解放时,解放军曾把军粮交给爷爷保管,等后来回来时,爷爷一斤不差的将军粮交回部队。
据史料显示,在张库大道上经营的以张家口为基地的商户,清初有80家,道光年间是260家,同治年间多达1027家。到了民国初年,仅大境门外的店铺就达1500多家,上下两堡专做旅蒙业买卖的多达700余家。如今,虽然已很难算得清楚,这些做旅蒙生意的商户中有多少是山西帮,多少是京帮,又有多少是直隶帮,但可以想见的是,各地云集于此的商人,为着一个共同的财富梦想,在这块地方辛勤而诚恳地忙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