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钟 图摄
李文宝摄
史训锋摄
激情北大,最恋“未名文化”
校训: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1917年)
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学生社团
最有“民间”影响的“大选”:“十佳教师”、“十佳歌手”
最平常的轰动新闻:政坛领袖又到北大演讲了
最惬意的学生生活:泡馆(图书馆)
北大新闻系本科生 李 响
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很“杂”,无论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在这里都能找到一席之地;北大的校园文化很“新”,总是站在时代前沿,开创文化新风气;北大的校园文化很“特”,处处体现着北大人个性鲜明、思想独立的特征。因为杂、新、特,实在很难一言以蔽之,北大人便只好像“未名湖”一样称其“未名文化”。
3月底,在北大召开的世界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吸引了37个国家和地区、160余所著名高校的近1500名大学生。想不到的是,主办方竟是北大一个学生社团——模拟联合国协会。
北大学生社团数量之多、种类之繁、覆盖面之广位居全国高校之首,注册社团已达130多个,素有“百团大战,百花齐放”的美誉,“社员”2.4万人次。一批“品牌社团”在校内外享有盛名,如为老区学子送去文化甘泉的爱心社;用青春热血沸腾了卓奥友峰雪线、印证了“智力的强者不是体魄的弱者”的山鹰社……
在北大校园中,“十佳”是个特殊的关键词。“十佳”的评选颇具“民间”色彩,通常由学生会和团委发起,全校同学参与评选。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十佳教师”和“十佳歌手”。“十佳教师”评选是北大学生的传统大型活动之一,5月刚落下了第11届的评选帷幕。评选最重要的标准,是受学生爱戴。所以,对于北大老师,这是一种特殊荣誉。“大选”之际,各院系的学生推选出一位本院系最受爱戴的老师,学生专门成立评选小组,为心爱的老师做海报、展板,在三角地推出“尊师墙”,展现老师的风采,最后的获奖者由学生代表投票产生,许多北大著名教授,如陈平原、孙东东等都曾当选。
“十佳歌手”也是北大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活动之一,每年都有五六百名同学报名,加上庞大的“亲友团”,为“十佳”疯狂的学生不计其数。
5月23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来到北大演讲。这对外界是条大新闻,不过对北大而言,政坛领袖来校演讲早不是新闻了。几乎每年都会有国家元首或政党首脑来到北大,如克林顿、普京等。很多北大学生为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甚至可以不吃饭去占座。听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演讲,感受到一个睿智老人思想的深邃、意境的高远;听杨振宁、李政道的演讲,能增添对科学和科学精神的崇尚和敬仰;听王启民、李国安等著名劳模的演讲,使人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价值和奉献者的高尚情怀。可以说,北大讲座是中国学术探索、思想创新的试验场和思想文化产品的集散地。
北大的校园文化中,还有著名的“三角地”。“三角地”曾是闻名遐迩的信息广场、民主之地。不过,进入了网络时代,6年前创办的“未名BBS”(北大网络论坛),成为更为著名、更受欢迎的言论、信息集散地。上至世界风云、国家大事,下至学习工作、生活爱情,都可以在“未名”上找到探讨空间。“上未名”是北大学生课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北大学子称其为“精神家园”,许多校外学生和社会人士也慕名而来。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每个北大人的骄傲。这座“亚洲高校第一图书馆”无疑极大地满足了学子们的精神需求。馆藏图书已达530余万册,“泡馆”也成了北大人公认的最惬意的生活,如能“泡”上一整天,便几乎达到了“人生最高境界”。
说到燕园的读书文化,不得不提起“周末文化市场”,近年来,这个二手书市场的风头几乎盖过了图书馆,闻名京城各高校。每到周末,北大48楼下的一条街道上摆满了旧书摊,价格便宜,又常有些稀有的老书,到跳蚤书市淘宝是很多北大学生每周必做的功课。
北大中文系谢冕教授曾写到:“未名湖秀丽的湖光与长鸣的钟声、民主广场上悲壮的呐喊,混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校园记忆。一种眼前的柔美与历史的雄健的合成;一种朝朝夕夕的弦诵之声与岁岁年年的奋斗呐喊的合成;一种勤奋的充实自身与热情的参与意识的合成;这校园的魅力多半产生于上述那些复合丰富的精神气质的合成。”这也许就是对北大校园文化的最好诠释吧。
“一塔湖图”的精神特质
李 彤(北大84级校友)
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特质。对于北大来说,这魅力来自于100多年数代人的求索和积淀。
北大的蔡元培校长曾说过:“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有了这种能包容一切的大气度和大胸襟,才有北大校园文化的“兼容并包”和“常为新”,才有北大精神的独树一帜。
岁月如歌,岁月有痕。100多年来爱国图强、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就了北大校园文化中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和耿直不阿的学术操守,因此,北大学子能高呼“振兴中华”,也能淡泊名利、甘坐学术冷板凳;也才有了为国家的命运振臂高呼的激情,以及图书馆、自习室中伏案苦读的汗水;有容乃大,众采博收的大气潜滋了北大校园文化的深广博厚,也才有了汇聚名师大儒、各界精英的精彩讲座和“百团大战”的争奇斗艳。鲁迅先生在北大校庆27周年时曾论述道:“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以精英使命自勖的先锋精神,筑就了北大校园文化中为科学理想不断创新的执著,北大人的灵魂深处涌动着不甘平庸、永远求真的追求,也才会有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和征服雪山的英雄壮举。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塔(博雅塔)湖(未名湖)图(图书馆)已成为北大的象征。北大有首校园歌曲,称未名湖是个海洋,幽深的湖水有如北大精神的博大,沉静的湖面有如学者的渊默。未名湖和博雅塔一个柔一个坚,一个变幻一个守恒,奏出了北大隽永的精神旋律:博大和精深;濡染了北大人固守的精神品格:独立和创新;滋养了北大独特的校园文化:多彩和品味。
明澈的未名湖、挺秀的博雅塔、浩瀚的图书馆藏书、三尺讲台前的白发教授、校园小路上匆匆往来的黑发学子、学术刊物上睿智的思想火花,这些都是北大的气息、北大的韵味、北大的财富。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体现,因此,北大校园中融汇、撞击着的民族的传统、国家的精魂、大师的风采、时代的风云、跃动的青春,构成了北大校园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
自由复旦,让灵魂自由
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最火爆的场面:3108教室,那是大师的舞台
最吸引新生的活动:学生社团招新,排球场上“百团大战”
最激烈的“战斗”:图书馆、教室争抢座位
最像家的感觉:复旦食堂的滋味
最热恋的地方:“日月光华BBS”
复旦新闻系本科生 赵 龙
复旦是一本具有百年历史的厚重的大书。许多人走进复旦园,便开始在这本大书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空白一页。
印象最深的,是3108教室——那是大师的讲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复旦校训,厚重的人文气息和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复旦标志。在复旦,有儒雅型、渊博型、艺术型和幽默型等各类教授,而当他们交错站在同一个讲台上,就成了不容错过的好戏,3108就是这样的舞台。
一次,是沈丁立教授关于国际关系的讲座吧,3108大教室塞满了,窗户旁边都站满学生。这时候通常不能去厕所,一则水泄不通很难动弹,二则错过精彩不可弥补。后来,学校特设网络“3108直播室”,足不出“寝”也可听了,还可以查找以往的讲座录像。不过,3108仍然是火爆的现场中心。
入学第一学期,当然是属于社团的。十月中旬,几百号人挤在本部排球场,像菜市场一样热闹,却像会场一样有序,这是社团“招新”季节,号称“百团大战”:古色古香的复旦诗社、群情激昂的演讲协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足球协会、吉他协会……老前辈们反复强调:“社团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
“战斗场面”还存在于复旦的各个角落——要想找到图书馆一个位子,刚开门时就得到;想近距离目睹老师芳容,也许得提前一晚占位。
相对于这些激烈的场面,有些该算是“杀人”于无形了——节假日仍在教室埋头的同学,清晨燕园、曦园传来的琅琅书声,教室之间匆匆的脚步,总给人一种紧迫感。有人为此闷闷不乐,有人却觉得这是复旦特有的风景。
放下复杂的学习,简单的是生活。
四个人的寝室是我们的天堂。来自东北的兄弟,每次打完电话都要抱怨自己没有隐私;珠海小子竟然冒出一句“阿拉母鸡啊”(合并沪语与粤语:我们不知道啊!),笑翻了所有人。
有人说现在的复旦人很懒,没错,常常起床时太阳已经晒到了屁股。可是这些人喜欢用朝阳去换月光,因为复旦的夜很静,可以“静思”。
对于食堂,感情复杂。曾经,南区的番茄炒蛋、北区的鸡腿、本部的盖浇饭,在许多学生心里三足鼎立,堪称经典。不过,当经典变成典故,一成不变的滋味,让我产生了猎奇的想法。而当周边的小店都吃了个遍,才发现,“食堂才是最美的”。每和朋友在食堂里饱餐之后,倒有种家的感觉。
某一天,我和“日月光华BBS”一见钟情。“她”是那样的美,我被迷住了!在它那里,我可以挥斥方遒、分享心情、大胆想象。“如果我不在BBS可以去食堂找我,如果我不在食堂可以去BBS找我,而如果我既不在食堂也不在BBS,说明我在宿舍和食堂的路上。”这是复旦学生们经常爱说的一句话。
现实的复旦园,有很多情侣,燕园、曦园、路灯下、小路上留下了他们的倩影。某天,一个大男生捧了一大束鲜花站到心仪女孩的宿舍楼下,他用蜡烛摆成心形,高喊女生的名字,她被感动了,他成功了。后来园区里常有两种声音,一种是送外卖的人喊门牌号,另一种就是情侣间深情的呼喊。很多人说复旦小资,有人却说那是浪漫。但更多人承认,复旦是柔美而细腻的。
复旦人喜欢用“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形容自己。自由,毋庸赘言是复旦人的个性;无用,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没有用处,而是指没有很强的功利心,不陷于世俗的精神。做一颗复旦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是每个复旦人在书写的同一个主题……
追求“无用”
李泓冰(复旦81级校友)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气质,大学用了四年光阴,在给每一个学生塑造着合并同类项的精神气质。几乎所有的复旦人,都喜欢对复旦学生的这句评价:“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更直白一点,还有一种说法,复旦人不在乎别人的认同,而在乎对自己的认同。
认真咀嚼,所谓“自由”,是思想与学术、甚至生活观念,能在无边的时空中恣意游走;“无用”,则是对身边现实功利的有意疏离。
这样的一种气质,确实像是一种另类“海派”,让复旦人在任何地方,一开口就能彼此相认。
复旦是怎样在打造这样的灵魂呢?
看到今天复旦学子对3108教室的叙述,有一种时空倒流的感觉。还是那间教室,还是那样激烈而包容的思想碰撞、观点交锋,还是那样的观者如堵……那一间空廊的3108,几十年如一日,细细雕塑着“自由而无用”。
复旦的孩子们,不知是否也一如当年,不单沉浸于“有用”的托福、雅思,而更在近乎恶狠狠地读书,读那些“自由而无用”的书籍,选那些“自由而无用”的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的课,从青年马克思到印度佛学,到中国老庄,从弗洛伊德到对弗洛伊德的颠覆……
当然,还是有变化的。
曾经在复旦百年校庆的时候,参加过复旦诗社组织的诗歌朗诵会。新老诗友,在浪漫的诗、画、乐氛围中,或激昂、或深沉、或细腻地朗诵诗歌,让人想起当年在相辉堂举行的“屈原奖”、“青春奖”赛诗会。但,毕竟换了人间,当年一票难求、水泄不通的激情场面,已被今日寥落、空旷的观众席所取代。当年的复旦诗友,曾郁闷地抱怨:“诗歌已死!”
诗歌之死,在现实的中国,已经不再令人惊奇。但是复旦,也到了为诗歌悼亡的地步吗?说到“自由而无用”,莫过于诗歌。诗歌在复旦的消沉,不知是否是一种征兆?
这样的细节,反衬了在现实生活中坚守“自由而无用”的可贵。相信中国也需要这样一种精神追求,需要复旦的灵魂融入中国的脊梁。这样的灵魂,并不仅仅如一些人所说,是源于西方知识分子精神的浸润,更是对中国传统士人风骨的执着秉持。
在“有用”、“有度”这一至高无上准则面前手足无措的时候,在月白风清、思绪飘飞的时候,常常会怀念复旦,感激复旦。感怀的,并非那些专业课,而是游走于复旦每一个建筑、每一堂课、每一个同学身上的,那种“自由而无用”……
温和南大,老实人做大事
校训: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最奇特的叙事模式:南大人总喜欢拿出很多精力去做别人认为不值也不屑的事
最特别之处:房子老了一点,树粗了一点
最赫赫有名的地方:八舍
毕业生最爱收藏的照片:校园四季风景
最喜欢议论的话题:“小百合BBS”上的“每日十大话题”
南大中文系研究生 周 丹
如果要在中国高校版图上评出“十大最昂贵的校园”南大肯定名列前茅。
南大的本部矗立在南京市中心的绝对繁华地带——鼓楼区。也是因为太寸土寸金了,南大本部校园不大,宿舍有些拥挤。大家自嘲:挤了点,毕竟是一两万元一平米的地段。每人两三平米的活动范围,就当是赚了三四万元钱啊!
坐拥六朝古都的繁华,南大学生却显得有点“土”气。或许这跟南大校训“诚朴雄伟”有关,翻成大俗话,就是“老实人做大事”。迎面走来穿着一身皱巴巴西装的哲学系老师,你不会想到他是哈佛归来的教授;食堂里坐在你对面满脸青春痘的男生,也许刚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上发表了论文;至于那位骑着一辆破自行车经过北大楼的老者,与篮球场上的男生寒暄后,则慢慢踱进校长室,思考着南大的未来。
虎踞龙盘、紫气东来的南京,就孕育了这么座温和的大学。仿如汹涌奔腾的长江,到了石头城下,就四平八稳起来。
但你千万不要以为南大就是“温吞水”。南大学生不热衷谈论时政,也不会拼了命地出国,甚至对一切关乎现实的利益都有点“木讷”。但是一谈起母校,却又隐然有些傲气。中文系一位师兄说,他接待来自上海的同学,对方转了一圈,觉得南大并无特别之处,只是房子比他们的老一点,树比他们的粗一点。师兄只是淡淡地回应,南大的特别,就在于房子老了一点,树粗了一点。
如果说这股骄傲,源于钟山那依稀留存的王霸之气,源于前朝故都的金陵残梦,源于一方诸侯的学术自负,那么南大学生有些举动就有些匪夷所思。他们能为要不要饭后端还盘子之类的小事,跟学生干部旷日持久地论战,为多睡半小时而全体拒绝出席早锻炼,为多看点书而不依不饶地逼得宿舍管理员老大爷通宵供电。这种特立独行的态度,是南大学生的另一种叙事模式,他们总喜欢拿出很多精力,去做别人认为不值也不屑的事,所以才在这满眼势利的世界里显出几分单纯和可爱。
时光倒流60年。当年中央大学的学生就喜欢三三两两溜达到鸡鸣寺喝早茶,谈天说地。在以刻苦学习之貌示众的南大学子骨子里,也许早就留下了一丝桀骜不驯的隐性基因吧。
说到大学的薪火相承,南大的学生不必依靠书本和典故来学习传统,因为他们就住在这厚厚的历史中。比如赫赫有名的八舍,是宿舍区最庞大的一栋楼,并已服役了半个世纪。当然,这些都不是八舍出名的真正理由。八舍有名,最关键的是这里住着将近2000名女硕士和女博士。有人说八舍是公主楼,也有说是恐龙楼,还有人则隐晦地说,是航空母舰。
而在八舍附近,则是“生态系统”最为健全的十三舍。白发苍苍的教授来此探视,发现学生睡在自己几十年前的床铺上,不禁感叹秦时明月汉时关,笑问:床下硕鼠安在否?答曰:依然坚守岗位。
教学区曾经是教会学校金陵大学的校址,别有风味。春天的樱花和玉兰花怒放得让人欣喜,夏天葱葱郁郁的树荫平添了几许清凉,秋天银杏树落叶的时候路上铺满金黄,冬天下雪的几日是整个南京的摄影发烧友最激动的时刻,古老的檐角上挂的冰凌是最动人的片段——几乎每一个毕业生的个人博客里,都会收藏南大的四季照片。
南大小百合BBS也是每一个南大学生最值得珍藏的记忆。“百合”上的“每日十大”是学生们议论焦点。你搞不明白,为什么“GG(网络用语,意“哥哥”——编者注)不再喜欢我了怎么办”跟“中国文化该往何处去”这样截然不同的帖子会相得益彰,而同学们也能时而正襟危坐论道,时而风花雪月八卦。
又到了毕业季节。校园里到处都是穿着学位服留影的毕业生,也有人举着相机,认认真真记录每一个曾经属于自己的角落。每一个南大的学生,甚至在还没有踏出校门的日子里,就开始了撕心裂肺的怀念。
南大其实很南京
林 风(南大87级校友)
南京城的骄傲与无奈,都能在南大的校园里得到印证。不管你知不知道、愿不愿意,你每走一步路,都是踩在历史与人文上面。天天经过的小楼,曾在1936年的某一天影响过中国的命运;站在高大的雪松树下,你会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
但这些骄傲正在慢慢变少,变成无奈。北大楼的草地、天空曾是多么悠远,但现在拍照,你可能要尽量靠楼近一点,并需仰视。因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校园外的消防大厦突然印入了眼帘。越来越多的高楼将好像以“金边银角”的原则合围南大,扰了这所百年名校的幽远。
几年前,北园有几个角落还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坐在古藤老树底下,感觉很六朝。现在外面的马路拓宽了,汽车喇叭声很响亮地传了过来。只有坐在导师在北大楼的办公室里,听着他在木地板上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有时会想起熟悉的一句话:知识分子在1937。
第一眼看到南大的校门,惊讶它的简简单单。校名是毛主席的手迹,我就想,原来南大也很毛主席嘛。又过了几年,发现:南大其实就是南京,兼容并蓄、相安无事。在南园的小松林里可以彻夜高歌;可以在南芳园点几个小菜,端到小松林,吃完后,盘子带回宿舍用,也没什么人追究。
当年出现在招生海报上的那位名叫杜马兰的学生,现在已是南大教授了。前年,我请他喝了一次酒。他说,他像诸葛亮一样躬耕书房,若有像刘备一样的人向他问计,这个世界上的诸多问题:战争、饥荒、疾病等,可能都已解决了。
今天写这篇“南大印象”时,不免又想起了杜教授杜诗人的话。因为这句话很“南大”:我已准备好了,但我自己不说,除非你问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