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以来,因持续的强降雨天气,泰国南部主产区的割胶恢复进程不断被推迟,供应无法满足大量待期欲购的需求,天胶市场脆弱的供需平衡随即被打破,从而引发胶价的一轮飙升,沪胶在不到20个交易日的时间内涨幅高达38%。
可惜好景不长。5月30日,沪胶8月合约在创下高点29980元/吨后大幅回落,5月31日高位震荡收于28480,6月1日再度跌停收于27400。
供应方面:长期供应不足始终存在,但近期激化的供需矛盾开始缓解,不过局部地区轻量利多题材涌现。
根据国际橡胶组织(ISRG)的预测,今年全球天胶的供需缺口将从去年的6万吨扩大到26万吨,这奠定了全年供应偏紧的基调,此前大涨便是在此基础上的激化表现。
但5月31日,泰国三大中央市场的橡胶原料价格自5月10日以来的只涨不跌的局面首度被打破,同时供应量也在逐步恢复当中,从原来的几十吨增加到百余吨。不过由于船期的时滞,新增供应传递到销区还需要一定时间。
从绝对数来看,供应依旧不足,何况降雨天气仍在继续。在天气没有明显好转前,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橡胶产量大幅增加相对困难。另外印度产区雨季提前到来,使得缩产提前出现,喀拉拉邦约15000公顷胶林中的割胶工人5月25日开始的罢工如果持续也将有碍天胶的供应。因此,产区供应的紧张虽然有所调整,但一段时间内还难以完全缓解。
需求方面:中国需求仍保持旺盛,但高企的胶价开始抑制部分需求。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销量达173万辆,同比增长37%。据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介绍,到2010年我国还将新增产能800万辆。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和配套产能毫无疑问将带动对天然橡胶持续旺盛的需求。
但近期来看,国内需求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飙升的胶价似乎已经损害到正常的消费需求。据橡胶工业协会官员透露,由于天胶价格飞涨,将近30%的轮胎企业已经无生产利润可言,部分企业只能选择停产。高企的胶价也抑制了消费企业签订远期合同的热情。
卖方无量、买方谨慎的局面将导致天胶在高位呈现僵持震荡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胶价将随着供求双方的动态变化而相应波动,目前供应恢复的压力逐步显现。
价格方面:天胶打开上行空间,但巨大的获利盘使胶价承压。
上周五泰国3号烟片胶突破100泰铢,东京胶突破300日元整数关口,提高了市场的心理接受底线,并拓宽了天胶后市继续上行的空间。但沪胶高达38%、东京胶高达27%的涨幅无时不承受着巨大的获利回吐压力,胶价技术上需要一定的调整来释放获利盘压力。投资者可关注前期整理区间24600-26300对沪胶的支撑情况,并可结合主要黄金回撤位的支撑力度来判断后市的强弱。
总体来说,天胶仍处于较为矛盾的偏紧状况中。在供需矛盾出现缓解和期胶巨大获利盘出清的压力下,胶价出现回落符合基本面和技术面的要求。但矛盾缓解并不意味着极大利空的出现,胶市的基本面应该会始终支撑胶价处于较高的水平,胶价回调至前期25500左右的整理区间比较符合当前基本面的情况。
从中长期来看,胶价依然存在继续创新高的可能。据气象组织预测,今年全球将出现高强度的“拉尼娜”现象,导致全球气候继续失常,我国台风的数量也可能多于去年。这使得天胶供应受损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很可能成为未来触发胶价再度猛涨的主要题材。
(作者为南都期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