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部向社会公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名单中,青阳县“青阳腔”榜上有名。
青阳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形成于青阳县。宋初,全国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传入青阳,吸收其精髓,并与当地九华山锣鼓佛俗说唱、民歌小曲等民间艺术相融合,“错用乡语,融合土调”,冶炼而成富有民间地方特色的青阳腔。 因为青阳古属池州府,故称为“池州调。”青阳腔拙扑、高昂、刚健、原始,它不用管弦伴奏,一般是用锣鼓伴唱,一唱众和,杂白混唱,腔滚结合(滚调),唱腔灵活多样,曲调清秀婉转,戏曲语言、唱词通俗易懂,尤为平民百姓所喜爱。元末明初,青阳腔由皖南发展到省城安庆,赣、鄂、川、湘等地。明代万历年间,青阳腔红遍全国,影响了目连戏、徽剧、黄梅戏、川剧、赣剧、京剧等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并与全国几十个地方戏曲剧种产生和发展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明末清初,青阳腔影响了全国各地许多高腔的唱法。岳西高腔、江西湖口高腔,均为青阳腔的遗脉和遗响。目连戏的唱腔,即是古老的青阳腔,同时,目连戏的上演也助兴了青阳腔的发展和传播。青阳腔滋养了黄梅戏,又哺育了徽剧。黄梅戏是青阳腔融合湖北黄梅采茶调、徽调发展而形成的戏曲艺术。明代嘉靖年间,池州、徽州青阳腔兴起,它吸收了徽调、目连戏、昆山腔等曲调的精华,便形成徽剧。又因青阳腔曲调清秀高雅,池州、徽州盛兴,故又有“徽池雅调”之称,从而青阳腔“为天下时尚”的新调。明末清初,青阳腔随徽剧涌入省城安庆,以及怀宁、枞阳、桐城等地,其后徽剧走向省内外各地。乾隆年间,安庆四大徽班进京献艺,享誉京师舞台半个多世纪,在京城吸收了秦、晋、梆等北方剧种的精华,于是孕育产生了京剧。青阳腔是徽剧的前身,徽剧又是京剧的前身,故青阳腔被誉称京剧“鼻祖”。青阳腔又被誉称戏曲的活化石,它对我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青阳腔在青阳销声匿迹了吗?不!在青阳县并未“绝响”,民间仍有多处遗响。近几年,青阳县努力抢救逐渐式微的青阳腔,多次派员前往湖口考察,先后上演《送饭·斩娥》、《百花赠剑》等十几部青阳腔折子戏,召开“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出版《古腔新论》论文集和《青阳腔剧目汇编》,初步建立“青阳腔”艺术陈列室。青阳县杜村乡长垅村青阳腔业余剧团成立并演出。扬田、城东、陵阳等地也有青阳腔古韵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