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北京奥运特刊》从本期起推出全新栏目——《萍踪侠影》,专门报道历届奥运会中为中国队获得过奖牌的运动员在辉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初见李宁,完全没有见一个奥运冠军的感觉。笔挺的西装、庄重的仪表,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不凡的气度——典型的成功男人。只是在握手时,他手上厚厚的茧子还能让人想起那双手曾经在单杠、双杠、鞍马和吊环上留下过许多不可磨灭的痕迹。
汉城是人生的转折点
1988年汉城奥运会,李宁意外失手,从吊环上摔落下来。当时他还对自己的失误遗憾地笑了笑,但是之后观众的冷落、媒体的抨击、领导的批评让他笑不出来了,在巨大的压力下,26岁的他选择了退役。“体操王子”就此从神坛跌落人间,成了一个普通人。
退役之后,李宁面临很多选择:广西体委邀请他担任体委副主任,国外聘请他出任教练,甚至演艺界也邀请李宁加盟,但是最终,在当时健力宝集团创始人李经纬的邀请下,李宁转投商海,并很快成立了李宁运动服装公司。用李宁自己的话说,当时真的是“盛情难却”,而且自己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中国的奥运冠军能穿着本国的服装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
“人生的选择就好像小孩子挑水果。苹果、梨、香蕉……水果有很多,但你只有一双手,拿了这个就不能拿那个。即使你拿起来的是最没有价值的,只要你爱它,就值得用一生去努力追求。”李宁如是说。
李宁的“李宁”公司
“为什么用你的名字命名公司?”
“是李经纬的建议,其实我很反对用自己的名字,怕有自我宣传之嫌。不过后来发生的一件事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1989年8月,李宁在三家报纸上同时登出征集商标设计方案的广告,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先后收到了1万多封设计稿图。这些方案大部分来自工人、农民、军人等非专业人士,其中甚至包括类似红绿灯的简单图样,但是每个方案都配有非常详细的说明,都表达了对李宁的支持。正是这些支持给了李宁做出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体育品牌的信心,让他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了下去。
一切皆有可能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当李宁看到中国运动员穿着自己公司的服装站在领奖台上时,心中的激动和自豪就像自己夺得奥运会冠军时一样。在之后的三届奥运会中,李宁公司始终为中国代表团提供领奖装备,但是这一辉煌却没能在2008年延续下来。
“我觉得在自己家里举办的奥运会上输给竞争对手是件很可悲的事。赞助的门槛高到本国的企业根本无法涉足,历史上从没有过这种事。”谈到与阿迪达斯竞争的失利,李宁满脸的遗憾。
虽然失去了直接参与奥运会的机会,但是李宁公司并没有停止对体育、对奥运的执著追求。他们赞助了体操、跳水、射击和乒乓球四个项目,而这些项目能拿到的金牌数将占到中国金牌总数的50%,2008年,李宁的品牌依然是奥运会的主角。
在经历了巨大挫折后依然可以鼓足勇气从头做起,与奥运赞助商擦肩而过后依然可以另辟蹊径参与其中,李宁用行动证明了那句经典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