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5月31日报道,美军今年3月一份调查中记载的证据显示,美国海军陆战队去年11月在伊拉克哈迪塞村枪杀24名村民的真相与军方事后的说法相悖。同一天,驻伊美军在巴格达以北的一处观察哨附近枪杀了两名伊拉克妇女,其中一名为即将临盆的孕妇。 这起事件再次凸现美军在伊随意杀害平民的为害之烈。哈迪塞血案有铁证去年11月的枪杀事件发生后,美军称那些受害者死于路边炸弹,但美国《时代》周刊今年1月在采访哈迪塞村村民及现场目击者后披露,这是一起无缘无故的血腥杀戮。美国军方于是从2月份至3月份间,展开为期三周的调查,果然发现事件真相与军方此前说法大有出入。调查由驻伊美军格雷戈里·瓦特上校负责,但这份报告从未公开过,《纽约时报》从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高级军官处获知了部分内容。据这名军官说,调查发现不少指向“滥杀”结论的证据。其中之一就是死亡证明。尸检结果显示,所有24名遇害村民都有被枪杀痕迹,绝大多数在头部和胸部。这显然难以用死于路边炸弹来解释。另一处间接证据是,事情发生几个星期内,美军向遇害村民家属支付了3.8万美元赔偿金。执行赔偿任务的达纳·海厄特少校5月30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奉上司命令,给其中15名受害者的家属做出赔偿。标准是每名受害者2500美元,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条例中规定的最高赔偿额度。事件中受伤的2名儿童得到250美元赔偿。美军称其他受害者有“敌意行为”,因此不予赔偿。伊拉克孕妇遭毒手哈迪塞村血案正沸沸扬扬,类似的悲剧5月31日在伊拉克再次重演。两名伊拉克妇女在巴格达以北被美军无辜射杀,其中一人是即将临盆的孕妇。伊拉克警方和一些目击者说,现年35岁的娜比哈·贾西姆当天坐弟弟的车前往萨马拉一家医院待产,同车的还有两名堂姐。当他们来到一处美军观察哨前,美军突然开火,贾西姆和57岁的堂姐萨利哈·穆罕默德·哈桑当场遇害。美军说,当时一辆车驶入了观察哨前的一块禁入区域。在手势警告和声音警告均无效后,美军才开了火。在通过电子邮件传给美联社的一份声明中,美军称开枪是为了阻止车辆前行。但贾西姆的弟弟哈利德表示,他没有看到或听到任何警告,他当时正快速开车送姐姐去医院,她的丈夫正在医院等待。“我正全速前进,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禁行)标志或美国人的警告。直到他们发射的两颗子弹打死了我的姐姐和堂姐,我才停车,”哈利德说,他本人也被打碎的车玻璃划伤,“他们根本无视我们的生命”。小布什承认有麻烦美联社说,遇害孕妇的尸体被裹上床单,躺在萨马拉中央医院前的担架上,后来被送往太平间。那辆汽车停在一旁,当地居民对前挡风玻璃上的弹孔指指点点,车座上有一摊血。弟弟哈利德说,他姐姐被送到医院后,医生想挽救婴儿的生命,但未能成功。哈利德愤怒地表示,如同哈迪塞血案所揭示的,这起枪杀事件正是伊拉克人每天都被随意杀戮的一个缩影。无独有偶,伊拉克新任驻美大使萨米尔·苏迈达耶5月31日早些时候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哈迪塞此前还发生过其他几起美军滥杀平民事件,他的一个表弟去年6月就在美军一次挨家挨户的搜索行为中遭到“故意杀害”。美国总统布什同一天就哈迪塞事件首次作出回应。布什说,如果确实有人违法,那将得到惩处。他承认当听说此事后,感觉“有麻烦”。遇害孕妇的弟弟哈利德的话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伊拉克人对此事的看法:“萨马拉的居民对美国人特别愤怒,不仅因为哈迪塞事件,更是因为近来美国人频频随意杀人。”
犯错与犯罪
去年10月19日,伊拉克特别法庭开庭,前总统萨达姆被控1982年在杜贾尔村遇袭后杀害148名村民。美国或许认为,这是塑造萨达姆嗜杀成性“暴君”形象的最佳案例之一。一个月后,也是19日,一群美国海军陆战队军人在伊拉克小镇哈迪塞见门就闯,逢人就杀,24名无辜村民倒在血泊中,包括一对夫妇和他们的5个女儿,时年14岁、10岁、5岁、3岁和1岁。148名杜贾尔村民由法庭审理,被处死刑。24名哈迪塞村民家中被杀,血溅五步。如果萨达姆是“暴君”,那么,血洗哈迪塞的那些美国军人或许可算作“暴军”。美国总统布什5月31日说,这件事让他觉得“烫手”。美国民众的反应是,对1岁婴儿扣动自动步枪扳机骇人听闻。无论在阿富汗,抑或伊拉克,美军“误杀”、“误炸”几乎不是新闻。子弹、炮弹不长眼睛,人总会犯错误,即使牵强,这些“理由”也让当地民众无可奈何。但是,中文表述中,“误杀”与“滥杀”和“屠杀”虽一字之差,性质却从“犯错”成为“犯罪”。“像那样故意攻击平民,等同于触犯战争法,”是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国际法专家弗朗索瓦·布尼翁5月30日对美军1950年朝鲜战争中制造“老根里事件”的评论。这一说法同样适用于1968年越南战争中的“美莱大屠杀”以及2005年11月19日伊拉克发生的“哈迪塞事件”。如果没有根本改变,“错误”会一犯再犯。布什觉得“烫手”的同一天,一名即将分娩的伊拉克妇女遭美军“误杀”,那名原本几个小时后能见到第一缕阳光的婴儿,刷新了哈迪塞村1岁女婴被杀的最小年龄纪录。这类纪录,留下惊骇,无以名状。(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