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一日电(钟啸灵)五月的北京热闹纷呈:地铁站内不断更迭化妆品、饮料甚至方便面广告,公交车掠过“中搜”最新推出的搜索引擎IG广告;街头报摊叫卖着两份都市报合卖五毛钱;这些微小的变化在北京的公共场所快速进行中,使人们隐约感觉到:北京已经进入“浅阅读”时代。
都市的“浅阅读”时代首先意味着一个都市居民将更快速更直接的接收各类信息,无论出行还是在办公室内打开电脑,冲击人们眼球的就是各类海量信息,对于北京的多数上班族来说,无疑已经亲密接触到了“浅阅读”。
“浅阅读”时代的到来是都市人对都市快节奏生活的回应。如今,人们很少再花上一周去阅读一本厚书,也很少人能拿起的一份厚报,从头版看到最后一版。在多数书店,看书的人不少,但是买书的人不多,人们更乐意借书看,或者从网上下载。
“浅阅读”带来信息肤浅化,一直也是人们争论的问题,有的人更怀念读世界名著和中国古典小说的日子。而反对者认为,过去人们面对的生活无疑较为简单的,各类信息的产出技术和资金与如今也无法相比,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度也较低。故此,阅读的纵深度为人们所提倡。如今,信息海量的冲击不得不让多数人选择信息的广度。
但是,如果人们单纯的接受“浅阅读”,那么“浅阅读”的传播话语只是传播者的声音,处于喇叭下的社会大多数永远只能作“沉默的螺旋”,“浅阅读”时代也无非是一个社会掌握话语资源的少数人在话语传播的旷野上吵吵嚷嚷。
幸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和都市生活的便捷使得“浅阅读”时代的阅读者参与到整个信息生产过程中来,阅读者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获取外界信息,同时也提供并发布信息,这个过程在网络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如在BBS上发帖子、在网络媒体上对某条新闻作评论等。
由此,强势的话语权不再一味集中在强势群体的手中,处于社会中层的大多数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浅阅读”时代真正来临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多数民众都能够“阅读”得起,即消费得起,否则童话故事里赞成和反对请吹金喇叭的永远只能是富人。
而在阅读之后,阅读者还会作出更实质的消费行为来影响“浅阅读”内容的提供者,由此进一步影响“浅阅读”的制作内容。
看看现在,一毛钱一条的手机短信、五毛一元的报纸、换季打折的品牌衣服,这些被“浅阅读”的消费品不断出新,倍受人们的青睐,由此激励我们这个社会的精英们在制作“浅阅读”内容时更多的顾及这个社会的多数人的感受和内容效应。
当一种商品被“浅阅读”化了,无疑也代表了社会的多数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欢迎“浅阅读”时代的到来,它预示了一个社会的平等话语权的扩大化,也显示了一个成熟都市的开始萌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