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廖文婷)昨日11时,东湖磨山楚城,随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铿锵有力的声音:“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赵宝江、副省长李春明,一齐为管委会的牌匾揭开了“红盖头”这件从去年7月开始酝酿、省市领导高度重视的大事,终于变为现实。
东湖这一汪每年迎客200万的湖水,一直有着外人难知的酸楚:有景区管理局、洪山区、青山区三个“婆婆”,而规划土地中有部分的管辖权又属园林局。条块分割的体制之痛,令这颗大武汉的明珠难以焕发它应有的光彩据统计,面积仅为东湖1/6的西湖,每年的游客量却是东湖的10倍。
新成立的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统一行使东湖风景区规划和管理职能。随着它的成立,不但这些隐痛将被“治愈”,东湖还将“收复失地”。
据悉,管委会将编制风景区整体规划,推进“大东湖”旅游圈建设,打造武汉旅游名片。
据介绍,原东湖风景区规划面积为73平方公里,但真正行政管辖面积仅34平方公里,其余近39平方公里基本为洪山区管理。管委会成立后,原规划面积和与之相连的部分面积将一次性划归管委会托管,其管辖面积将扩大到82平方公里。
据悉,现在东湖只有听涛、磨山、落雁3个景区,以后则会增加吹笛、白马景区,游客在5个景区玩上两三天都不会“审美疲劳”。
东湖改制牵动众人心。“我靠游船吃了13年的东湖饭,当然希望东湖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在湖边为自己的游船招揽生意的67岁湖光村村民张爹爹说。
“我希望东湖多些景点,越来越好玩。”一位市民说。
改制四大疑问
改制是为了“钱景”吗
新成立的管委会名称中,加了“生态旅游”的定语,有关负责人道出了良苦用心:“东湖成立管委会,不是以创造产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为了保护东湖的生态旅游资源,是为了提升城市功能,打造武汉的旅游品牌。”
那么,东湖的“钱景”在哪里?该负责人说:“有专家说,旅游行业就业1个人,要带动相关行业就业6~7人,旅游经济收入1元,要带动相关行业增长7~9元。东湖就是要打造武汉旅游品牌的龙头,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东湖门票会不会涨
东湖面积是西湖的6倍,但游客量只及其1/10,旅游收入只及其1/6,这个现实让许多武汉人如鲠在喉。近年来的“两会”上,多次有代表和委员提出东湖应该像西湖一样免门票,吸引客流,赚旅游相关产业的钱。
但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免票还不太可能,“东湖定位在生态风景区,里面的许多自然资源要保护,一旦免票,蜂拥而至的游客不利于环境保护”。
据了解,在全国170多个风景区中,东湖的门票价格(磨山40元,听涛30元)较低,“但暂时不考虑涨价”。
环湖路何时成真正景观路
昨日是“六一”儿童节,市民李先生驾车从梨园前往磨山,十多分钟的车程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环湖路成为东湖景区不可承受之“堵”。
据了解,近两年,本为景观道路的东湖环湖路,俨然成了一条过往武昌、洪山、青山三区的城市交通要道。对此,东湖有关人士也深感苦恼,“人多车多,容易引发事故,噪声也大,跟景区显得不太和谐,我们很希望恢复环湖路为景观道路”。近几年“两会”期间,也有代表、委员为此呼吁。
据悉,去年市领导调研时曾表示:中环线打通后,环湖路上的状况将得到改变。
游船、餐馆怎么处理
站在磨山高处,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中,星罗棋布的民房、别墅显得格格不入;东湖落雁路20多家餐馆沿街揽客;湖面上400多条游船,除了显得杂乱无章外,也污染着东湖的脸面……
以后,这些“散兵游勇”将被东湖管委会“收编”。有关负责人介绍,景区的游船、餐饮等行业都将统一、规范管理。“我们参照了西湖、峨眉山、泰山等景区的托管经验,可以成立游船公司,建餐饮一条街,通过制订相关规章来规范管理,让他们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链接
东湖风景区大事记
1930年,实业家周苍柏先生在东湖西北岸创办“海光农圃”,占地400亩;1949年9月24日,经中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决定,将“海光农圃”更名为“东湖公园”;1950年12月2日,中南军政委员会以88号通令,将“东湖公园”改称“东湖风景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同时成立东湖风景区建设委员会;
1982年11月8日,被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3年4月13日,武汉市将“东湖风景区管理处”升格为事业单位性质的“东湖风景区管理局”;
1996年12月5日,武汉市将东湖风景区管理局由事业局调整为行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