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涵:寻找幸福黄手绢
2002年冬天,张楚涵用10万元办起上海首家私人心理咨询中心。她是这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中的一个幸存者。
撰稿/陈统奎
6至8个月是许多心理咨询室的“生命周期”,很多创业者在半年内铩羽而归。
2002年冬天,张楚涵用10万元办起上海首家私人心理咨询中心。她成为一个幸存者。上海一家心理培训机构的老总对张楚涵说:“我真的很不明白,你的心理咨询室怎么还活着?”在他看来,张楚涵是森林里的一只孔雀,即使有丛林原则,她依然悠然自得,翩翩起舞。
“我的努力,你们没有看到。”张楚涵甘苦自知。
张楚涵14岁从军当文艺兵。1992年,18岁的张楚涵考上了第四军医大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
“对于医生的职业,我是害怕的,甚至是恐惧的。我不愿意接触死亡,不愿意接触让我看了就会眩晕的血。”这是一段艰难的经历,让张楚涵学会了直面生命,对日后成为心理咨询师助益颇多。
毕业后,张楚涵成为西安临潼某军区疗养院里的“小张医生”。在这个小天地里,张楚涵觉得人生被局限了。“我不要穿白大褂,我希望和来访者坐在这样一个轻松温馨的环境里畅谈,治疗他们的人生痛苦。”
2001年,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推动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并推出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2002年,心理咨询师作为一种职业被写进《国家职业大典》。于是,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开始试点工作,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和国家注册资格证书考试。
远在西安的张楚涵得知华东师范大学开办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消息,2002年冬天她退伍复员,直奔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她一边参加培训,一边到工商部门办理执照,成立自己的心理咨询室。然而她未想到,工商部门不批准成立任何心理咨询公司。幸亏有人提醒她,“健康咨询”是可以注册的。工商注册成功那一刻,张楚涵笑得很灿烂。
2003年2月9日,张楚涵的咨询公司开业了。10天后,第一个来访者上门。来访者并不知道,那时的张楚涵还在华东师范大学接受培训,还未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张楚涵把咨询室命名为黄手绢,意义在于心的归来,表达对幸福的眷恋。
2003年初,并没有多少人知晓“心理咨询师”这个新生事物。张楚涵印了很多宣传单到处发送。为了打进幼儿园这一块市场,张楚涵跑遍了虹桥一带的100多家幼儿园,每一次她都被挡在门房,门卫甚至连打个电话给园长都不愿意,“人家说我们不需要什么幼儿心理化教育。”回去后,张楚涵又一一给这些幼儿园写信,200多封信发出去,只有一个礼节性的回复。“我还跟很多的美容院、健身俱乐部洽谈,提倡身心健康,也都没有消息”,张楚涵很无奈,“人们不理解心理咨询,认为心理咨询会影响生意,涉及他人隐私。”
除了广发传单,张楚涵每天都挂在网上,寻找所有跟心理咨询有关的网站和论坛,到处发帖。
免费网上答疑,免费电邮咨询,免费电话问询……为了扩大知名度,张楚涵几乎没有一分钟休息。天道酬勤,张楚涵在sohu健康社区的“心理茶室”很快形成了人气,张楚涵把一个个咨询个案写成故事与网友分享,她的免费答疑也迅速博得网友的追捧。需要深度咨询的网友来信开始塞满她的邮箱。
辛勤努力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像看朋友一样悄悄来到张楚涵的心理咨询室,“最开始的时候,来的人都是比较富有的。慢慢地,贫穷的大学生来了,躲在父母后面的小朋友来了,各个阶层、各个城市的都有。”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是典型的知识型服务业。不可避免的是,3年来,对于只经过半年培训就执业的张楚涵,种种风言风语从未间断。
“很多人跟我说,楚涵能走到今天,是因为她长得漂亮,靠的是女性魅力。”这种言论多来自同道中人。更有甚者,一位同道请了一个托儿,假作咨询,录下了她的咨询服务过程,然后在同道中散播中伤言论。
对这些言论她不屑一顾,而对于专业上的拷问和质疑,张楚涵则坦然面对,她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开印在名片上。按理说,心理咨询师的个人信息不宜公开。“参加督导班时美国专家说他们的咨询师是不会把手机号码告诉来访者的,但目前中国的咨询业在短时期内更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张楚涵说,现在不少来访者喜欢给张楚涵发短信,反馈他们的咨询效果,而她也会回复短信鼓励他们。
目前张楚涵的咨询室已经有2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和6名兼职心理咨询师,仅张楚涵在3年里就提供了2000余人次咨询服务,但是盈利很少。作为拓荒者,张楚涵知道,她的前路依然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