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津和平区体育馆街育文坊社区活动室里,十几名小朋友正和社区里的奶奶、阿姨一起包粽子。一边包,张奶奶一边教孩子们唱传统童谣:“小皮球,香蕉梨,马兰花开二十一……”
记者现场发现,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唱这些童谣。 在对社区的采访中,跳皮筋、丢手绢、跳房子,这些几代人玩过来的游戏,现在几乎没几个孩子会玩儿了。
家长 孩子该玩“高科技”
“我女儿才7岁,她天天在电脑上饲养宠物,和网友聊天。”静静的妈妈告诉记者。走进静静的房间,大到电脑、电动汽车,小到掌上游戏机,可谓应有尽有。
路路是静静的邻居,和静静差不多大,也来参加包粽子活动。“他从1岁就玩儿遥控汽车,2岁就会使用电脑、打手机,现在,他都会用遥控器开我的汽车。”说到这儿,路路爸爸很自豪,“现在的孩子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从小就得开发智力。不是说跳房子、丢沙包这样的游戏不能玩儿,但你说,玩儿我们小时候的游戏长大的孩子,智力能高吗?”记者发现,从小就把孩子往“高科技”上培养的家长也不少。
孩子 向往放学后捉迷藏
对于这种问题,孩子跟家长的想法不一样,静静告诉记者:“我特别向往每天放学后和同学或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儿捉迷藏、踢毽等游戏,但是现在学校布置的作业很多,放学后,爸爸妈妈把我接回家就得做作业,根本不让我在外停留,他们说怕我自己在外面玩儿不安全。”
专家 让孩子找点集体精神
社科院舆情所所长王来华认为,社会经济文化在发展,孩子的游戏当然也会有所变化,这是趋势。不过,现代的游戏,比如电脑游戏、电子玩具等,都是“单兵作战”,而且孩子接触的都是虚拟的东西,不是现实生活。可跳皮筋、跳房子这种老游戏是需要几个孩子一起玩儿的,孩子们在玩儿的过程中,不但活动了身体,还体会了怎样合作,这比书本上的“集体精神”来得更鲜活。城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