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后,最惬意的一件事就是长沙县的朋友邀几位茶友去该县的百里茶廊一游,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于是从春华到高桥,从金井到双江,一路走下来,但见大大小小的茶园依附在美丽的山丘间,碧绿叠嶂,犹如木刻版画;忍不住不时地下得车来,把自己放进这幅版画中,近距离吮吸着湿润清新的茶之灵气;然后任意走进一户农家,品饮主人用山泉水沏泡的头轮新茶。 按精神学的“五感享受”来说,视觉、味觉、嗅觉、触觉似乎都有了。再细想一下,山风微拂,泉水叮咚,还有乡里汉子对着茶山调情的歌子:“绿油油的山垅,红润润的采茶女哟”——嗬,分明听觉也有了!林语堂说人类的快乐是感觉上的。可想而知,我的快乐指数便在那一日的百里茶廊里陡增起来了。
有位朋友说他近几年一直在研究幸福量的问题,说一个叫金圣叹的前辈总结了33则不亦快哉,均为寻常小事的感觉,诸如冬天饮酒,忽然下雪,不亦快哉;夏天自拔快刀,切个大西瓜吃,不亦快哉。我这位朋友也一脉相承且又与时俱进地总结着他现时的幸福量。比如从银川飞长沙,老友相见,不亦快哉;看长沙歌厅文化,不亦快哉;吃长沙口味虾,不亦快哉;长沙美眉与他擦肩而过时冲他嫣然一笑,不亦快哉;刚好我从百里茶廊回来,带回大包小包的品牌茶,顺手给了他几包久负盛名的高桥银峰,他亦快哉快哉!说他的幸福量因来长沙又增加了好多。
而我的幸福量还留在唇齿间,日复一日,我的电脑也因蓄存了我们在百里茶廊采茶扑蝶的幸福画面,而依稀飘出早春茶的清香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继续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为勾起20多年前热衷长沙茶文化采访的美好回忆而不亦快哉。那时我结识了研究“茶与健康”的曹进先生,他预言,在苍翠的森林渐渐消失,在霸道的科技文明垄断下,以茶会友的心灵需求仍会顽强地存在并且光大起来。20年后的今天,我捧读他的新书《喝茶的民族》,不亦快哉;只是那时我还仅是在茶的终端享受上感受这种需求,今天则有幸看到茶的发祥从源头就有了光大,其实长沙周遭的茶园星罗棋布,甚至还有明清留下的老茶园,而长沙县的谋略人却用“百里茶廊”这根金丝线将散落的茶园像拣珍珠般串起来,做成了一个大产业概念,让农业终归通过工业的规模化操作得以发展,不亦快哉;那么于我们这些平素只需终端享受的城里喝茶人来说,种茶的劳作和经营离我们很远,幸福却离我们很近,完全可以借此地盘延伸我们的幸福感,那便是将这里视作生命中的一块绿洲,设计一下周末的日子,突围钢筋水泥,寄予山野茶趣,在百里茶廊DIY地参与一下茶的采摘捻制过程,再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拎回家,不亦快哉;利用百里茶廊这个品牌发展茶产业之外的休闲旅游,让乡下人和城里人同乐,这是一个幸福的提议,那么为了表彰我的幸福提议,请为我沏上一杯拥有了“百里茶廊”统一标识的上等好茶,不亦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