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5年4月开始,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央团校合作,邀请在中央团校接受轮训的全国各地、各级团干部到报社参观交流,做“一日中青报人”。此举旨在增进各地团干部特别是基层团干部对本报的了解,听取团干部们对办报工作的建议,拓宽编辑记者与团干部们沟通交流的渠道,体现“全团办报,服务全团”的办报理念。 目前,已有12期800余名中央团校轮训班学员参加了这一活动。
为深化“一日中青报人”活动,进一步密切报社与各地团组织、团干部的联系,及时报道各地团组织工作中的创新和成绩,加强青年编辑记者对各地团的工作的了解,今年5月,报社团委开展了“回访一日中青报人”活动,近距离地感受基层团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体验基层团干部的艰辛,领略团组织在广大青年中强大的凝聚力。记者把回访的见闻和深切感受写成报道,以飨读者。
最近,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在苏州出差期间,专程到团苏州市委看望工作人员,就团的工作进行调研。团苏州市委书记蔡丽新汇报工作时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从单纯团务向发展青少年事务转型。
近年来,团苏州市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青少年需求,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发展青少年事务,推出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团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日渐增强。
“苏苏”、“州州”成了50多万名少先队员的偶像
2004年,苏州市昆山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沈熙宇和苏州市草桥小学五年级学生朱正扬一起,从上千名小学生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首届苏州市少先队员形象大使,分别有了新名字“苏苏”、“州州”。
活泼可爱的沈熙宇,喜欢参加各种大型活动,懂得努力学习,见同学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她都指出来,同学有困难时,她伸出援手。自我介绍时,沈熙宇总是说,“我是苏苏,代表苏州少先队员”。虽然有些辛苦,但她要求自己一定要当好这个“偶像”。
2002年年初,团苏州市委针对少年儿童喜爱卡通的特点,开展“创设卡通形象,展示姑苏少年风貌”队员设计、队员评选活动,少先队员画出许多卡通形象。团市委从参赛的300余份作品中选出6份,刊登在媒体上评选。富有水乡风情的“苏苏”和“州州”卡通形象诞生了。
当年暑假,团市委在少先队员中开展“苏苏、州州与我一起成长”体验设计活动,利用卡通,让每一名队员认识“苏苏”、“州州”的“五小”形象:勤奋自主、勇于创新的少先队小主人;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的队员小伙伴;爱护公物、保卫环境的社区小卫士;热爱家乡、文明礼貌的社会小标兵;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家庭小帮手。
2004年,团市委让“苏苏”、“州州”从卡通形象向立体形象转变:开展苏州少先队员形象大使选拔赛,从上千名参赛者中选出两名形象大使,任期两年。沈熙宇和朱正扬就这样碰面了。
形象大使“苏苏”、“州州”相继参加了在苏州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世遗墙落成仪式、“航天英雄”费俊龙回乡、第三届全国体育运动大会圣火采集仪式、接待台湾国民党新竹代表团等一系列重要活动,逐渐被社会认可。
如今,“苏苏”、“州州”这一品牌已深入苏州50多万名少先队员心中。“苏苏”、“州州”学习成绩提高了多少、帮助了多少同学、参加了哪些活动……很多同学每天都这样找差距,并努力赶上。
“快乐成长节”关注“节日空白段”青少年
5月23日下午,17岁的韩恺站在苏州城市规划馆广场上,领誓上千名苏州青少年代表“快乐成长”。这名苏州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一年级学生,和其他14~18周岁的学生一样,几天前还处于“节日空白段”——过了“六一”儿童节的年龄,又不到“五四”青年节的年龄,“失去了被关注的快乐感觉”。
可这一次,他们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苏州市第三届“快乐成长节”,还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韩恺说,我找到了“被关注的快乐”。当天晚自习,他自觉地学习宪法,而这样的学习,在此前是“从未有过”的。
2003年5月,团市委经调研,决定满足14~18周岁学生的过节需求,为他们设一个节日。团市委通过媒体向市民征集节日名称,在筛选了近千封来信后,确定名称为“快乐成长节”。
“快乐成长节”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确定一个不同的主题,14周岁以“法制”为主题,15周岁以“诚信”为主题,16周岁以“责任”为主题,17周岁以“奉献”为主题,18周岁以“成人”为主题,强调快乐成长的概念。
今年举办的第三届“快乐成长节”,集中开展了“成长·感恩”系列活动、“崇尚科技,快乐生活”系列活动、“与法同行,健康成长”系列活动、“知荣明耻,弘扬公民道德”青少年漫画设计大赛,还组建了青少年快乐成长导师团。
“12355”热线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服务
接到“12355”热线转来的心理咨询线索,心理咨询师王春红放下手里的工作,赶往附近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校长领过来一个忧郁的女孩。1个多小时的咨询结束后,小女孩面带微笑地走了。王春红又找到班主任,就学校的教育方式进行交流。
团苏州市委辟出专门办公室,联合苏州心理卫生协会和苏州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共同成立了“阳光家庭顾问中心”。70多名专业心理咨询师轮流值班,通过热线,不间断地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师还走进苏州监狱、苏州市工读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接待了上百名咨询者。
心理咨询只是“12355”热线功能的一部分,团市委要打造的,是一个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具体服务内容都有自动语音提示,涉及青少年权益保护、心理健康和团务知识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拨打热线寻求解答。热线还与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民政局、教育局等单位实行链接,咨询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与相关部门联系。
“伙伴计划”温暖近万名农民工子女
在农民工子弟学校读六年级的王丽,养成了跟团苏州市委的叔叔阿姨写信的习惯。每次考试成绩下来,她都写信告诉他们“学习又进步了”。在王丽眼里,是这些叔叔阿姨给了她读书学习的机会。
2004年8月,团市委与苏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联合市教育局、市广电总台、苏州日报,共同推出了“伙伴计划”。该计划以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为实施主体,鼓励企业、社团、社会各界人士在文化、体育、心理辅导、爱心基金捐助等方面,与孩子们结对帮扶。王丽就是该计划的受益者。
为扩大“伙伴计划”的知晓率,团市委请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吴小莉为“伙伴计划”写下“牵手伙伴,舞出人生色彩”的寄语,请歌手朱虹为“伙伴计划”演唱主题曲,请奥运冠军陈艳青担任“伙伴计划”形象大使。陈艳青为“伙伴计划”无偿拍摄的公益宣传广告片,在电视上持续滚动播出,200余篇“伙伴日记”在报纸上连载。
目前,“伙伴计划”已筹款60余万元,开展各类活动700余次,让近万名农民工子女得到了实惠。
本报北京6月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