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揭晓,四川27项闪耀上榜 都江堰放水节成为国家级遗产 四川日报记者余坪摄
本报讯(四川日报记者何茜范东波)国务院日前批准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录共518项,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 四川共有27项上榜,总数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排名第八。其中包括川剧、㑇舞、蜀锦、蜀绣、都江堰放水节、泸州雨坛彩龙等。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类以92项居入选数量榜首,其中包括昆曲、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剧种。传统手工技艺以89项的入选数量分列名录的第二位,其中包括景德镇制瓷、宜兴紫砂陶制作、茅台酒酿制、泸州老窖酿制等工艺。此外,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火把节、那达慕等70项民俗,“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西施传说”等31项民间文学,中医诊法、针灸、藏医药等9项传统医药也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川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格萨尔史诗
音乐:巴山背二哥、川江号子、川北薅草锣鼓、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
舞蹈:泸州雨坛彩龙、巴塘弦子舞、卡斯达温、㑇舞;
戏剧:川剧、川北灯戏、川北大木偶戏;
美术:绵竹木版年画、藏族噶玛嘎孜传统绘画和颜料技艺方法、蜀绣、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艺术;
手工技艺:蜀锦制作技艺、成都漆艺、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井盐汲制技艺(四川久大盐业公司)、井盐汲制技艺(遂宁市大英县)、竹纸制作技艺、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传统医药:甘孜州南派藏医药;
民俗:火把节(彝族火把节)、羌族瓦尔俄足节、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短信代码:41250102)
四川又添66处“国保”
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前公布,四川省6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榜上有名。至此,四川已有1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我省66处“新国保”中,包括营盘山、姜维城遗址、凉山大石墓群、蒲江石窟、乐山郭沫若故居等。
四川日报记者何茜范东波
金沙遗址考古全国直播
本报讯(记者蔡宇实习生邓钰凡)记者昨日获悉,6日—10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四川成都周”活动在成都举行。据悉,中央电视台已选定成都金沙遗址作为全国三个直播点之一,将在10日上午向全国直播其发掘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