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到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但老红军刘可桑仍然兴致盎然。昨日,刘可桑夫妇在儿子刘伟、外孙李鑫等人的陪伴,以及长沙市中心医院骨科护士长李艳容的全程医疗陪护下,重游韶山。在毛主席铜像前,刘可桑深深三鞠躬,并坚持拄着拐杖绕铜像一周。“我还记得毛主席当年的样子,很瘦。在延安时,他还给我们上了课。”
重游韶山心愿实现,刘可桑不知道有多么激动。
坚持绕主席像走一圈
昨日上午10时许,当汽车驰入湘潭境内,窗外夏日的美景从眼前闪过,车上的老红军刘可桑夫妇激动起来。刘可桑老伴陈国才说,他们曾到过韶山三次,第一次是1979年,最近的一次是1992年。“韶山是个好地方啊!”刘可桑感叹道。说罢,他碰了碰身边的老伴,“歌里唱的浏阳河是几道弯来着?”“是9道弯呢!”陈国才回答道。接着,她轻声唱起了《浏阳河》:“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水路到湘江……”听着,刘可桑也不禁哼唱起来。“我们对毛主席的感情,你们年轻一辈很难理解的。”刘可桑说。
“停一下。”还没到达毛泽东同志故居,刘可桑突然喊停车。怎么回事?原来路过广场时,老人一眼看见了广场中心的毛主席铜像,老人坚持要下车去看看。这时已近中午,天气炎热。铜像前,游客、学生排列整齐,朝着铜像鞠躬,献花。
刘可桑拄着拐杖,走到最前面。他抬着头,仔细端详起铜像来,接着深深三鞠躬。这时,老人已是满头大汗,大伙都劝他回到车里休息。但老人坚持要绕主席像走一圈。“在主席像前许个愿,他会保佑我们的。”刘可桑说。
故居里回忆往事
随后,刘可桑来到毛泽东同志故居前。虽然已是第四次来,但老人兴致不减。还没进去,老人就要求给他多拍几张照片。“以前来,都没留什么照片。”这让老人很遗憾,老人说,这次他要把照片带到千里外的新疆,给那里的人们看看,毛主席故居是什么样子。
走进故居,老人陷入了回忆。他慢慢走着,边走边述说当年战斗时的情景。1935年,刘可桑参加革命,直至1949年解放。多年的戎马生涯中,刘可桑最难忘的就是1935年10月,参加长征。“你们都读过《金色的鱼钩》吧,那篇文章很真实,长征那时真是很苦的,当时很多人都在途中死了。”接着,老人说,当年红军别离苏区大转移,突破第一、二、三、四道封锁线,血染湘江,北渡乌江破天险,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彝海结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西北高原胜利大会师。站在主席卧室前,老人看着墙上悬挂的老照片,他说,“年轻时,主席很瘦的。”
在故居里,许多游客听说刘可桑是位老红军,纷纷过来与他合影。“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一位老红军!”一位广东游客高兴地握着刘可桑的手。游客们表示,最可贵的是红军的长征精神。“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八万人只剩下了三万人。红军不怕苦,不惧艰险,今天我们更需要这种精神。”一名游客说。
“毛家饭店”会故人
从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出来,刘可桑说,他要去“毛家饭店”吃饭,他还要去会一位老故人,这位故人是“毛家饭店”的创始人汤瑞仁。“我和她在新疆乌鲁木齐见过面,我要去看看她还好不好。”
吃过午饭,老人拄着拐杖,迫不及待地走上二楼,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来到汤瑞仁的房间。77岁的汤瑞仁因为腿在五一期间受了伤,正躺在床上养病。见面后,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拥抱起来,汤瑞仁话语间仍然显得干练,“好几年了,当时我们还在一个桌子吃饭呢,一晃又是好多年喽!我还记得新疆的乌鲁木齐、葡萄沟,天山……感谢敬爱的老红军来看我!”刘可桑赞扬汤瑞仁是优秀的农民企业家,为国家交了很多税,作出了贡献。
说着,汤瑞仁拿出饭店准备的纪念品——毛主席纪念像章和毛主席铜像,那是送给尊贵客人的礼物。她亲自把像章别在刘可桑的胸前,并用毛笔在礼物的盒子上写下赠言,她幽默地说,自己没读过书,只会写7个字:毛家饭店汤瑞仁。本报记者 肖 娟 何 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