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云鹏)在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骊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待购票游客人次突破6万,实现购票收入200万元,超额完成黄金周接待任务。
为了更好地发展骊山,2004年,骊山提出了“人文骊山、和谐景区”的创建目标,倾力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服务功能、开发景点文化内涵、惠及带动周边产业。 按照这一战略构想,骊山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内部管理、转变经营机制,旅游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去年骊山接待游客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40万元,连续5年实现了安全无事故、旅游零投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为了发掘骊山的文化内涵、提高景观质量,骊山根据整体规划,按照抓住重点、突出亮点的原则改造晚照亭和兵谏亭,增加了“西安事变”时的大炮、坦克,由此扩大了景点容量和文化内涵;建成千米绿色长廊,将几个小景点有机串接,美化了景点环境,开发了生态旅游线路;完成骊山引水工程,结束了长期缺水的历史,恢复了两处天然瀑布水景;修建“西安事变”浮雕,艺术再现“西安事变”历史梗概,成为我省东线旅游的标志景观。
骊山历来重视景区的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采取多种措施,丰富和充实植物景观,使景区达到四季长青、三季有花。近年来,骊山累计投资200多万元,栽植苗木、花卉10万株,草皮1500平方米,使骊山林木覆盖率达到92%。景区卫生实行分片划段承包责任制,一天两扫、全天保洁,保证垃圾下山、分类处理,对厕所安排专人管理,努力为游客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游览环境。同时,骊山规范对商业网点的管理,对景区商业网点数量、位置等进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求所有经营户亮证经营、明码标价、一货一签、挂牌上岗。
为了更好地方便游客、服务游客,骊山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景区服务功能。对4800米沿山道路进行了改造,更换、新修青石踏步路3000多级,铺设青石板路面2200平方米,砖铺路面400平方米,修建了一个872平方米的混凝土停车场和600平方米的砂石停车场,使游览骊山达到晴雨无阻。在主要景点修建了2座星级公厕和许多普通公厕,厕所全部实现水洗。在景区内设置公用电话7部,IC卡电话2部,并设置了邮政服务亭,开展邮政服务。设立医疗救护站,和区人民医院签订了医疗救护协议,保证游客身体健康。按国际标准新增、更换了标识牌77个,造型垃圾箱62个,环保垃圾箱20个,石条凳67组。办公区前的游客中心和晚照亭的第二游客中心都配有全景图、游程信息表、宣传资料、轮椅、儿童玩具、拐杖、沙发、影视设备、饮水机等方便游客。投资418万元硬化了3.9公里的骊山牡丹路,8个月时间收回了全部投资,并带动了沿路3个村组的经济发展,使百余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人文骊山、和谐景区”就是以人为本,让游客满意的服务质量和让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更加和谐的景观质量的双向结合,只有服务质量和景观质量两把双刃剑的合一归鞘,骊山才能真正历久弥新,更好地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打造人文和谐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