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有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京城的乒乓球爱好者们对它都不会感到陌生——有名的天桥乒乓球俱乐部就在这里。
穿过狭长的楼梯间,眼前豁然开朗:一间几百平方米的球室,十几张乒乓球台分两列排开。不是休息日,也不是下班后的时间,可每一张台子都没闲着。 打球的挥汗如雨你推我挡,看球的聚精会神品头论足……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60多岁的刘振国大爷刚从场上下来,运动服还没来得及脱,正拿着一块大毛巾擦汗:“打了一上午了,真痛快。”每天一大早,刘大爷都会坐着公交车从西罗园的家里赶过来打球,一年多了,风雨无阻。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乒乓球,“1998年退休,第二天我就满世界找地方打球了。后来听说了这儿,设施不错,也不贵。我每天上午过来打四个小时,一个月才50块钱。”刘大爷还告诉记者,一起过来打球的“球友”里面,还有不少从通州和中关村赶过来的,“我们打球也不为别的,就是图个高兴,一帮朋友在一起切磋切磋,乐呵乐呵。”
其实,这里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火”。天桥乒乓球俱乐部的总经理宋自耕当年是北京队的专业球员,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车路过这个当时还很简陋冷清的社区乒乓球俱乐部,想当教练的他最终留了下来,“乒乓球在北京有那么好的群众基础,只要好好操作,俱乐部肯定能火。”宋自耕重新布置了俱乐部的环境,让硬件设施符合专业要求,又请当年自己在北京队的队友过来免费打球,和乒乓球爱好者交流……一开始的确艰难,宋自耕说,那时候经常一整天不来一个人,他闲着没事,就到“天桥乐”听相声。但是,宋自耕始终相信,北京喜欢乒乓球的大有人在,搞业余乒乓球俱乐部大有前途——就这么坚持了下来。
现在,俱乐部火了。宋自耕指指正在打球的人们,“这两天人还算少呢。平时每天也得来个150人左右吧,从早上8时一直热闹到晚上22时,周末人就更多了。知道张怡宁吧?她舅舅平时就在我们这儿打球,人刚走,这不,还把衣服落这儿了。”如今,天桥乒乓球俱乐部已经拥有1000平方米的场地,17张球台,可预约不上是常有的事,到了周末还得加台子,“我现在又开始为人多发愁了,”宋自耕笑着说。
除了打球,特意来俱乐部学球的人也不少。宋自耕本人就教过一个女爱好者,她每天下班后坐公交车从五道口赶过来,就为跟专业老师学上一两个小时,“我以前每天都得教六七个学生,前些日子我胳膊受伤了,暂时打不了,另外的四个教练就更忙了。我也闲不住,没事就去给人说说,大家都是喜欢乒乓球嘛。”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像“天桥”这样的乒乓球俱乐部大大小小足有百余家——这个数字的确颇令人惊讶。宋自耕却一点也不意外:“现在的乒乓球业余比赛也多啊,说每周都有,一点不夸张,每年市一级的大型比赛就有七八个,我们自己俱乐部也办了‘天桥杯’,今年该第3届了——你看,我的眼光没错吧?北京的业余乒乓球市场确实大有潜力可挖。”RJ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