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有“中国儿童剧领头羊”之称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迎来了50岁的生日。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马兰花》、《报童》、《十二个月》和《小蝌蚪找妈妈》等一系列经典剧目伴随了无数人的成长。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建院50周年暨儿童戏剧研讨会上,方掬芬、李若君、覃琨和连德枝等老艺术家们说起往昔岁月纷纷泪洒会场,孙云晓、童道明、程式如和廖奔等儿童剧专家也纷纷对儿童剧的发展献言献策。
研讨会上,在一连串的儿童艺术剧院、剧团与会代表名单中,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光看名字就显得很特别。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北京市儿童艺术剧团改制的基础上于2004年1月16日挂牌成立的。改制后推向市场的第一部大戏《迷宫》就带动了近几年低迷的儿童剧市场。改制两年来,北京儿艺成为实现资金自给的文化企业:演出场次由原来每年仅有100多场上升到400多场;总收入由2003年的77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5000余万元。
在戏剧市场整体不景气的今天,儿童剧难排难演难收到市场回报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儿童剧如何在受到儿童欢迎的同时取得市场效益,北京儿艺的成功经验能否复制,市场化道路能否让低迷的儿童剧市场重现辉煌,成了这次研讨会上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几乎所有的儿童剧院、剧团的领导都表示,以前所有的演出都是在包场下完成的,现在教育收费实行“一费制”,为了避免教育乱收费,很多学校就取消了组织看儿童剧。安徽儿童艺术剧团团长朱海燕讲述了他们走向市场化道路的辛酸历史。“一个剧目的首场演出,台上16个演员,加职员30余人,第一场只卖了18张票,5元钱一张,当时感觉很难过。但是18个人看过后一起鼓掌,我们所有演员下去拥抱我们的观众。那时候没钱做宣传,印了很多单子,我们带着演员出去散发。我去肯德基发宣传资料,说‘你们来看看我们5块钱的文化肯德基吧’。”
虽然一路艰辛,朱海燕说:“艺术表演团体要有产品定位的意识,儿童剧本身有比较明确的市场定位。学校组织包场现在还是占主导地位,但是让家长带孩子买票来看,应该是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西安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张绍军认为:“现代儿童剧的市场定位,从一开始剧本构思到最后的联系演出,一定要有较强的商品意识,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后,再奢谈艺术性不迟。”
但并不是所有在一线工作的院团领导和专家都赞同现在就让儿童剧走市场化道路。兰州市儿童艺术剧团团长和长春话剧院儿童剧团团长表示,由于当地剧团硬件缺乏,连专门的儿童剧场都没有,去联系演出的时候经常被人赶出来。内蒙古自治区话剧团副团长范晓枫说,在当地,他们的剧团都是推着小车进校园去演出。大多儿童剧剧团的票价定在几块钱还没有人来看,根本就养不活自己,有的儿童艺术剧团甚至面临着被取消的境遇。
“我没有办法伸手找那些光着屁股,流着鼻涕的孩子要演出费!”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儿童艺术剧团团长刘玉清哽咽地说,云南有一些地方的孩子连学都上不起,让他们掏钱去看儿童剧根本就不可想像。他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一部好的儿童剧可能影响他们终生,儿童剧应该是公益事业。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名誉院长、表演艺术家方掬芬说:“戏剧是商品,却不是一般的商品,而儿童戏剧更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有公益性的部分,是需要扶持的。”
浙江儿童艺术剧团团长周信浩表示,繁荣文化创作、文化演出并不是只有改制的一条道路。儿童剧演出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商业演出和公益演出相结合。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中国儿童戏剧市场是一个成长而非成熟的市场,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在这个无限广阔的市场中,儿童戏剧工作者举步维艰与现代儿童对戏剧的极度饥渴、极度陌生之间的矛盾。让中国的每一个儿童都能看到儿童戏剧,这是全中国儿童戏剧工作者的毕生追求。”中国艺术剧院院长周予援如此评价目前的儿童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