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的角逐,浙江理工大学“BOX隔音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潜能创业团队”,分别获得浙江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最佳创意团队”和“最佳表现团队”。
参赛项目缺乏“原始创新”经过前天的秘密答辩,5个团队从110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公开答辩,“最佳创意团队”和“最佳表现团队”就是从这5支队伍中选出来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5个团队的成员都不掌握项目的核心技术,项目使用的都是老师的研发成果。
“老师以技术入股,成为你们的第一大股东,这样你们就成了其打工者。建议你们采用销售提成的方式,卖出一个产品,给老师一定比例的提成。”听完浙江大学提供的“‘驭光’全景监控摄影机创业计划”后,评委董绍林(浙江新迪公司副总经理)给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
参赛动机导致“急功近利”
评委陈劲说(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一个好的商业计划,可以把原本价值为100万的技术,变成3000万、甚至1个亿元的项目。”5支参加公开答辩的团队,都把老师的研发成果商业化了,这也是一种自主创新,但都不是原始创新。
缺乏原始创新,不仅仅表现在这5支队伍中,而是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参赛队伍。做了10多年风险投资的王进是此次的评委之一,他参加了生物医学、电子信息组的20个团队的秘密答辩。“真正的创意很少。”听完了一天的答辩,王进对记者说。
为什么创业计划普遍缺乏“原始创新”、缺乏“真正的创意”?“学生们来参赛,并不是来真正融资的,而是为了拿名次,拿了名次后可以加分、可以保研。”王进说,这样的激励机制导致了参赛的选手中,几乎没有在科研第一线的博士。因为博士们已经不需要分数、不需要保研。“这样的引导机制,会使得学生过于急功近利,缺乏创业的激情。其实,创业的精神应该是贯穿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的。”王进说,学生们急功近利的态度从计划书中也可以看出来,“他们的计划书描述的都过于乐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自己都不会去操作。”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参赛团队,对于参赛的初衷,他们普遍的回答是:自我锻炼、培养团队精神,很少提到创业、提到融资。
学生创业热情“含苞待放”
但随着创业计划与企业面对面之后,学生们的思路似乎在悄悄地变化,创业的激情开始萌动。昨天公开答辩后,上百支团队参加了成果转化洽谈会,这次“挑战杯”首次让创业计划与企业面对面。有的项目还与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浙江中医学院的“思百秀盆栽药用花卉”就是其中签约的项目之一。“其实签订的也只是个意向,没有写明具体的资金投入等问题。我们此次主要是来参赛的,如果真的能有资金进入这个项目,我们可能会自己操作,毕竟我们已经是大三了,要面临就业问题。”
团省委书记赵一德在闭幕式上介绍,首次举行了成果转化洽谈会,吸引了国内、省内500多家知名企业与160多个创业计划进行了面对面的对接,当场达成意向性协议20多个。“希望成果洽谈会这样的形式,能激起学生们真正的创业热情。”有专业人士感慨地说。
团省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组织这样的活动,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童杭丽 每日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