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接第一版)文物保护工程,不仅是市领导、政府部门的工程,也是北京人的工程。当年12月,崇文区在全区开展了“为建设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捐款献砖”活动,许多家住城墙附近的居民都将用城墙盖的房屋拆除捐献出来。
每逢周末,一位名叫魏锦山的退休老人都会用自行车拉来一两块旧砖,这些砖每块都需要三四个人才能搬动,老人不知用什么办法先是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中寻找到,再驮上自行车,运到了明城墙遗址,就这样坚持拉运了两年多。修缮城墙所使用的40万块老城砖中,大部分都是像魏锦山这样的普通市民捐赠的。砌进城墙的不仅是一块块经过细细打磨和时光洗炼的老城砖,还有北京人对文化遗产的珍惜与爱心。
市政府投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对明城墙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工程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墙的历史原貌为原则,按照保留现状、恢复原貌、维修险情、加固残状、适当复建的做法,使城墙恢复为连续的整体。
2002年金秋十月,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一期工程竣工,对外开放。
2003年,近3000户居民、79家单位完成腾退,撤出了明城墙遗址保护区。
沉默荒芜了近半个世纪,沧桑、古朴的厚重城墙终于从平房堆儿里直起了腰,再现雄姿,重新唤起人们对老北京的回忆。免费开放的明城墙遗址公园更成为北京城的新景观。常来公园遛早儿的张大妈说,过去这里垃圾满天飞,污水满地流。夏天都不敢开窗户。“如今家门口就是公园,还特有老北京味儿。”而搬到大兴住上了三室一厅的赵女士也无限感慨:“在这里住了30多年,如今才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北京风情。”
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建成是双赢战略的成功范本。漫步京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紫禁城畔,早已被盖上石板成为暗流的菖蒲河重见天日,小桥流水的灵动与红墙黄瓦的庄重相得益彰;天坛院内,曾一度沦落为大杂院的神乐署重现当年盛景……一处处景观的失而复得强化着古都风貌,市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提升了城市品质。在保护修缮工程中获益的,不仅是承载着文明与历史的古代建筑,还有这座城市以及那些今天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
保护与利用,北京追求科学与合理。从1981年首都博物馆安家于孔庙内开始,建设一座与北京“文化中心”、“国际大都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相称的新首博,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再精美的楼阁亭台也只是一件死物件,无人喝彩;如果过分利用古建筑,又会对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造成破坏。
什么样的保护与利用对文物而言是最合理与科学的?
北京在探索。
长安街畔,现代恢宏的新首博里,大英文物精品展今天落幕。200多件来自大英博物馆的文物精品,在短短三个月里吸引了超过20万人次的参观者。而在一年前,首博还藏身于东城区国子监街的孔庙中,不要说筹办如此大规模的国际展览,就是连自己的馆藏文物都难见天日。据管理者统计,当时馆藏品达86万件,而上了展线的不足百分之一,绝大多数藏品都只能沉睡在库房里。
国子监孔庙始建于元代,严格按照“左庙右学”的规制建造。其中,国子监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孔庙则是皇家祭祀孔子的地方。
1981年首都博物馆安身于孔庙,1983年孔庙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是,要保持历史文物原貌展陈的孔庙与有办文化展览需求的首都博物馆之间发生了功能错位。孔庙作为博物馆展览使用,面临尴尬与无奈——为了能给80多万件藏品找到栖身之所,14座碑亭都被封死作了库房;违章建筑面积最多时超过了总面积的16%,加盖的平房、二层灰砖楼显得与古建格格不入;文物需要恒温恒湿,而由古建改成的库房内一到雨季,每隔一天就要用抽湿机去潮。20多年来,建设一座与北京“文化中心”、“国际大都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相称的新首博,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市委、市政府开始了不懈的努力。上世纪末,北京市文物局的立项申请得到批准,2001年3月,市政府成立了首博新馆建设领导小组,当年12月动工兴建,历时4年,首博新馆终于在2005年底正式建成并试运营。首都博物馆迁出了孔庙,现代化的博物馆与古老的历史遗产都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一边,新首博气势磅礴,63390平方米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国内无与伦比,展陈面积一下翻了十余倍;120000件(套)珍藏文物展现出五朝古都的沧桑与华彩。更因其雄踞长安街,交通便利,参观者如潮,每天接待游客三五千人次,这在老首博是不可想象的。如今,首博不但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成为一扇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窗口。
另一边,宁静的东城区国子监街,孔庙国子监正在进行1938年以来的第一次全面修缮。首都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也陆续迁出了国子监。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各自为政”,孔庙国子监这座明清时期最高学府及教育机构终又合成一体。孔庙前院地面所铺的焦渣砖将被风格更为和谐的传统灰砖替代,暖气、电气、避雷和消防设施也将同步改造。明年,修缮后的孔庙国子监将恢复明清盛景,成为除故宫外,京城开放建筑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试想,如果首博仍寄居在孔庙内,谈何大英文物展览、故宫金银器展和即将举办的俄罗斯展、墨西哥展?文物展陈何以与国际著名博物馆“亲密接触”?
为了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过去几年间,北京历史名城的保护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各方的理解支持。159中学迁出历代帝王庙;李大钊故居内的住户全部搬了出去;阳平会馆摆脱了药材库房的身份……它们都在修复中得到了保护,在保护中得到了利用,在利用中实现了价值——为文明古都、历史名城添神韵!而曾经蜗居于这些古建的单位、企业、学校也终于摆脱了古建中的诸多约束,在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发展。
新技术与老工艺并用。在文物保护过程中,既慎重使用现代新技术,又沿用传承百年的古老方式,为的就是让古都文物得到最恰当的呵护与尊重
欧洲建筑的象征是石头。因其难以破坏,使得建筑遗迹欧洲最多。不同于欧洲的“石头”文明,我国古建特别是历代宫殿无一例外是用泥土夯实为基座,再加上木结构建造而成。栉风沐雨,天灾人祸,数百年过去,古建木质结构老化糟朽、屋顶瓦件松动渗漏、墙体开裂坍塌、砖石风化等难以避免。如何更好地保护并延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寿命,北京市文物部门在传承古老工艺的同时,探索着新的方法:
——文物回藏。纸经、木经、石经并称云居寺三宝,而为了更好保护这些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云居寺于1999年9月9日将10082块辽、金石经全部回藏到先进的恒温、恒湿、密闭、充满氮气的地宫中。在地宫内部设有9个观察窗口,可以直接观察到这些辽、金石经,被称之为“功德千秋”之举。2004年9月,在修缮故宫钦安殿时,人们发现了尘土间掩埋了数百年的3000多卷佛教经典,这样重大的发现在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还是第一次。为了尊重历史,恢复原貌,利于保护,在钦安殿大修即将完工之际,除了留有少数作研究之用,绝大部分经卷又被放置回宝顶。明年,十三陵出土文物50年后有望重返“地宫”。
——锚索锚杆固定修复。延庆古崖居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由于无文字记载无法断代,被称为“千古之谜”。风霜雨雪的磨砺,这里的100多个石室风化严重,崖顶出现贯穿南北的大裂缝。去年6月开始大修。在不损坏洞窟的原则下,206根预应力锚索散成梅花状钉在了古崖居山体的各个危险点上,施工人员在“缝合”裂隙时,先将锚杆钉入裂缝两侧,使之有往里拉的力,再嵌入水泥砂浆和特制的胶,将古崖居修补得“天衣无缝”。
——抗滑桩锚索。2004年,有1400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戒台寺出现山体滑坡,严重威胁到文物安全。文物部门采取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滑桩锚索,三根锚索将山体紧紧箍住,从而拯救了这座古寺。一项项新技术在遗址、残迹加固工程中被尝试运用。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修缮的原汁原味,一些传统工艺得到了保留和沿用。
去年3月,在永定门城楼的修建中,当城楼上的木结构彻底干透后,古建公司请来了老技师对永定门城楼做油饰和彩画。其中油饰采用的是传统的“风搅血”的做法,这一做法从明末开始出现,在清代的城楼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其材料使用的是传统的桐油、白面、石灰和砖灰;油饰的工艺采用的也是传统的“一麻五灰”十三道工序。即由猪血、砖灰等配成灰料,再混入细细的荨麻线,经过捉缝灰、通灰、中灰、细灰等层层铺垫、层层打磨。这样木头不仅可以躲避风雨的侵蚀,还能屏蔽紫外线的破坏。在彩画方面,根据专家的建议,永定门城楼最终采用的是皇家园林旋子彩画中最低等的传统工艺,按照原来的规制,城楼彩画最终呈现出青、绿、白、黑四种颜色。
在京郊怀柔黄花城长城修缮时,则沿用明代时的做法。采取用“泼灰”掺桐油作为“勾缝剂”。而所谓“泼灰”,是指普通石灰淋上水后闷透,专家说,它比现在的水泥还结实。明朝修建长城时就已采此法,只是我们如今看到的长城已历经百年沧桑,所以白色的勾缝不再明显。
既积极探索谨慎使用现代新技术,又保留和沿用传承百年的古老工艺,为的就是以最佳的方式,让古都文物得到最恰当的呵护与尊重。
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北京背负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所做的努力将无愧于历史、现在与未来! RJ207
图一:经过整治修缮,如今东便门明城墙脚下是一片绿茵。本报记者 饶强摄RJ194
图二:过去东便门明城墙被一片危旧房屋团团围住。 本报记者 孙戉摄RJ1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