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李时珍路等以医药领域科学家姓名命名的道路沿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众多生物医药类企业,这里就是生物医药产业的聚合地——张江药谷。
从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的那天起,生物医药行业就被定位为张江三大主打产业之一。 经过近14年的发展,张江,这块汇集了众多知名研发机构的土地,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化瓶颈、融资难等问题。
研发成果产业化转移难
“当前,张江生物医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产品研发完成后,向产业化转移时资金不足的瓶颈。”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协会副秘书长程勇直言不讳,“当企业处于这一阶段时,所需要的资金已不再是此前政府提供的小额扶持基金所能满足的,为企业注入大量的资金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一点上,业内似乎达成共识。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朱旭东此前对记者表示,“目前,浦东存在这样一批刚刚完成产品研发,打算进行产业化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一旦度过产业化资金瓶颈阶段,将很快步入快速发展进程,进而拥有造血能力。为支持其发展,培育自主品牌,新区去年启动了‘慧眼工程’。”
去年底,浦东新区与12家企业签订了“慧眼工程”协议。根据协议,12家企业将享受来自新区总额为1亿元的资金支持。在入选企业中,生物医药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共有6家。这从侧面反映出部分生物医药企业正处在产业化成功与否的十字路口上。
数据显示,2005年,浦东新区共有生物医药类企业419家,其中张江就占了76%,达到320家。显然,说张江生物医药企业或多或少地面临着融资困境也并不为过。
抛开产业化资金瓶颈不谈,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现有的产业链仍然不甚完整。
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张素龙介绍道,“2001年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二期工程启动,期间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医药公司的研发机构,其中包括一些本土企业,如天士力、迪赛诺、惠生、欣生源、同田等。同时,基地也招揽了一批生产型企业。总体而言,张江药谷内企业的最大特点是研发能力突出,在全国走在前列。”
对此,程勇补充道,“尽管研发能力突出,但由于生产型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研发出来的产品在张江就地生产所需要的产业链尚不完善。”
程勇说,“这其中就包含了知识产权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研发完成后要转让给生产性企业投入生产,实现产业化目标。而现有情况是,产品的生产批文和专利通常是由生产企业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通过审批后归属于生产企业。双方关系一旦破裂,研发企业将承受巨大的损失。”令程勇欣慰的是,国家近期对于药品投产的审批规定将有所放开,但具体内容还没出台。
创新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记者从开发公司了解到,该公司计划在川杨河以南的张江中区进一步拓展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初步打算在川杨河以南地区建立张江药谷创新园。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制定方案,主要是建设研发机构集聚地、孵化基地、“园中园”以及层次较高的办公用房,支持孵化创业和研发创新,并引进一些专业的配套机构。
张江园区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了18平方公里,7平方公里有待开发。其中,中区批复面积为4.6平方公里,开发公司显然也将目光盯在了这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虽然说,张江汇集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但张江药谷仍然未能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体系。”程勇认为,“突出表现在创新主体不明确。”
据程勇介绍,“在近期召开的探讨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建设研讨会上,与会者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来开会的人好像都不相同。这既表明为搭建创新体系,包括园区办、开发公司等部门在内的各方面都在积极准备着,同时,也暴露出创新体系主体不明确的事实。”
程勇说,“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在医药行业这一领域,作为主体的企业必须是各环节兼备的大型企业。而在张江,这类企业比较缺乏。在中国,无论是张江还是中关村,都是在政府引导下发展起来的,故而政府的责任应该是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创新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风险投资机制。记者了解到,在张江药谷大厦的7楼、8楼,入驻了2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他们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仅仅依靠风险投资发展是有一定弊端的。”上海医药集团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卢根鑫认为。
卢根鑫表示,“由于开发原创药的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10亿资本投资,经过10年研发,才能产生数十亿的利润。而10年,对于趋利特征明显的风险投资机构来说,是不现实的。通常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周期为两三年,而对于医药行业来说,两年的时间仅能进行资本运作,很难完成原创药的研发过程。一旦风险投资机构撤出,谁来接手继续进行研发?”
因此,卢根鑫建议致力于原创药研发的企业应该学会用两条腿走路。也就是说,一半资金投入研发,一半购买生产批文。通过生产仿制药而获得资金流,进而作原创药的研发资金。
创新还看中医药
在卢根鑫的心目中,中国医药行业永远是一个“朝阳产业”,关键在中医药。他的理由是,在当前国际上发现新化合物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生产天然药成为国际发展趋势,中医药在这方面无疑颇具优势。
程勇对此持相同看法:“中国加入WTO之后,中药的国际市场更为广阔了。同时,由于国外近年来对中医认可度日渐提高,这也为发展该行业提供了便利。”
在此之前,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可谓步履艰辛。程勇分析道,中西方对药品理念的巨大差异是中药进展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药物必须清楚地标明成分,才有可能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认证。这对中药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在一种中药产品中,往往使用了多种成分,即使是药品制作过程中的某一个温度都可能影响药性。因此,很难准确标明药品成分和工艺等。
程勇提出,“未来上海的中医药产业应该走一条国际化道路。我们在研发、临床研究、市场运作等方面基础雄厚,因此可以采用那种‘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方式。也就是说,把研发和销售放在上海,而把生产基地放到其他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去。另外,走中医药集散地的发展道路,可以借力上海发达的港口和航运,把来自国内各地的中医药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
记者获悉,日前上海中医药大学正与浦东新区有关方面联合制定中医药产业“十一五”规划,在规划中将提出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