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圈里的“90后” 小博客们渴望成名
网络和博客是一个崭新的窗口,通过它,“90后”这一群落得以抒写内心真实、展现自我。大众也因博客得以对“90后”进行管窥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陈思、张威威报道
1990年出生、今年16岁的许豪杰因为写博客日志,在所在的中学小有名气。 他以前没有写过日记,“拿笔累,对于我来说,日记就是从博客开始,博客日志的作用就是记录身边事的,写的所有东西都是真实的。”许豪杰喜欢把自己的事用小说形式写出来,或者记录下生活的随感。他说:“写了几个月了,现在还每天写,我写得很开心,并不是折磨。累了就少写点。”
“90后”,一个尚未发育成熟的群体,他们中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7岁。博客之于他们,也许更多还是一个传媒中的时尚用语,可是博客圈里的“90后”们作为新一代中的新锐,博客日志已经成为了他们熟练操作的一种工具,甚至说是一种更简洁的发表作品的载体。博客圈中的“90后”作为九十年代生人的一代中的代表,成为人们了解“90后”的一个窗口。
谁的青春有我狂?
在“80后”频频成为话题制造者的时候,“90后”因为太过年轻而仍没有整体浮出水面,他们的代际特征不够明显,似乎游离出大众的视野。但“90后博客”的出现,给了人们了解年轻的“90后”的一个契机。当人们对“90后博客”这个提法仍毫无概念时,博客网站中的几家,已经悄然将“90后”的博客放在推荐博客之列。“90后”的小“博友”们虽然声音仍很微弱,却也已占据了博客圈里的一席之地。
16岁的许豪杰属于“90后”中年龄最大的那批。他在去年年底创建了自己的博客,目前已经发表了100多篇文章,有近9万人次点击。
同为“90后”的子尤因为给李敖写信而成名,他曾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作《谁的青春有我狂》。狂,被视为“90后”一个明显特征,许豪杰身上也有“90后”身上的独有的一股狂劲儿。许豪杰说:“我想把博客出版成书,不知道什么出版社有魄力敢,我想一定会卖疯的。”虽然他的文字远超乎同龄人之上,但风格尚未彰显思想尚显稚嫩,问他哪里来的自信,他回答说他的东西可以“突破现在暗淡的垃圾书市场”,“我说的垃圾是指那些正在流行的爱情、校园、韩国文学什么的。我想让人在市场上看到另一种文字的出现。”
虽然极为自信,但“90后”仍被“80后”所笼罩,十五六岁的“90后博客”们的文章中很多话题都围绕韩寒和郭敬明展开。许豪杰承认:“喜欢韩寒,但我并不想成为韩寒,第二个韩寒就没意思了。很多人都像韩寒,不需要尽量避免,就这样写,然后自然会形成自己的风格。”之后许豪杰所说的充分证明了他的自信甚至是“狂妄”:“作家不需要什么证明,我觉得现在我已经是个作家了……我会让大家承认的,‘90后’就是我了。”
博客生涯从入学开始
通过《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调查采访,这些“90后”小博客们基本上是以三种方式接触到博客的,一种是父母就是博客,就以大带小的把孩子们也引入了这个领域;一种是在报纸和网上看到了关于博客的介绍,出于好奇,就自己上网摸索;还有一种就是一些有特殊身份的孩子,拥有自己的工作博客,例如中国记者协会的“中华小记者”们把采访稿子放到博客上。当然最后一种情况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小博客还是以前两种方式涉足博客的。
采访中,记者遇到的“90后”最小的博客刚上小学一年级。一个署名“海的女儿ROSE”的小女孩刚注册博客的时候只有7岁。虽然她到现在都不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博客。她喜欢写博客就是因为可以得到大人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还有各种荣誉,她甚至还因博客文章被转载而收到过稿费。
“海的女儿”的博客启蒙者是她的爸爸“蓝色海洋”。因为自己在网上写博客日志,“蓝色海洋”今年给自己的女儿也申请了一个,并监督她每周写一篇。谈及女儿的博客成绩,“蓝色海洋”很是得意:“她每个字都是自己打上去的,不会就用拼音,现在打字速度也变快了。她因为博客取得了成绩,但是我最高兴的还是她因此认识了很多朋友。”“蓝色海洋”是这样描述女儿写日志的过程的:一周前父女俩商量好一个题目,然后“海的女儿”就用一周的时间进行思考,想好后向父亲口述几遍,最后再自己敲在电脑上。
小博客们的更新速度、活跃性直接受到大博客们的影响。与“海的女儿ROSE”很相像,今年10岁的“蜡笔小妞”也只在周末写博,“蜡笔小妞”的母亲“阿芳”说:“现在孩子的课业压力太大,平常根本没有时间。我女儿也只在周末上网,而且只是写博客,我只想让她把博客当作一个文字仓库,练习作文而已。”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看到身边同学在写博客,于是也纷纷到网站上申请自己的博客,但是这个年纪的孩子如果没有父母的督促或者是很强的自律,很难坚持写下去,所以现在在网上始终活跃的“90后”博客不是很多。一位博客网站的责编说:“小博客们除了个别特别优秀者之外,很多人的日志停留在中小学生作文的水平上。”同其他代际相比,文章水准并不显得更高。
小博客们渴望成名
子尤可以说是众多“90后”博客中最有名气、文字和心智最为成熟的一个。他的博客2006年1月开通,目前他在新浪的博客日志已有19万的点击量,并且拥有了一批固定读者。但并不是每个小有名气的“90后”都创建了自己的博客,曾因为写古典诗歌而受到关注的陈羽黑,虽同样以文字见长,但却仍未以自己的名字建立博客。
尽管“90后”的博客们因为年纪尚幼,所写的网络日志仍然青涩并不成熟,但从日志中可以折射出“90后”的特征。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表示“90后”这个群体的特征跟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他说:“‘90后’比起80年代的人,物质生活状态更丰富,许多孩子一有需要,就能得到充分满足,所以可能会觉得世界是乏味的。他们自尊,越来越以‘我’的感受为标准,‘90后’的自我意识极强烈,而且这些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在与90后小博客们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许多人“名人”意识强烈,“海的女儿”在日志中写道:“我以后还要更加努力,这样才能发表更多的文章,让更多喜欢我的粉丝来看。”许豪杰也说:“有一天,我成了名人,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被现在的教育束缚。现在学生的价值也只有在分数上体现,所以很想出书做一点分数以外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