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6月5日讯(记者 罗亲彪):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知,从6月1日起一场席卷全国整治“一药多名”的风暴正式拉开帷幕。统计表明,在我国200种常用药品中,一药有4个药名的占20%,有5个药名的占25%,有6个药名的占25%,有7个药名的占15%,甚至有的药有10多个药名。 其实,它们的药效成分是一样的。那么,“一药多名”的背后隐藏着哪些玄机和黑幕呢?
“一药多名”泛滥市场
“以前发烧头痛,我经常用扑热息痛,一片3分钱。前几天,我丈夫发烧了,我在海口某药店店员的介绍下,花了30多元钱买了一盒药。回到家仔细一比较,成分和药效与‘扑热息痛’完全相同。我真不明白,一样的药换了名字和包装,一片就从3分钱涨到3元多。”居住在海甸二西路的市民张女士向记者提起此事时显得很气愤。据专家介绍,大家熟悉的“扑热息痛”,如今药店里含有同样成分的还有“必理通”、“百服宁”、“泰诺宁”、“斯耐普”、“安佳热”等十几个商品名。其中的“百服宁”、“泰诺宁”双派生出许多系列产品,分别冠以“婴儿×××”、“幼儿×××”、“儿童×××”。
记者在市内某大型药品超市内暗访发现,仅“阿奇霉素”一种药品,就有“那琦”、“津博”、“维宏”、“亚思达”、“派芬”“希舒美”、“抒罗康”、“博抗”、“泰力特”、“齐诺”、“舒美特”等11种之多。
“老药”翻新价格涨
海南某制药企业业内人士张先生介绍,近年来,不少私营制药企业的主要业务就是专门改造“老药”,再注册一个新的药名以新药面貌出现。
企业为何热衷于玩这种“变脸”戏法呢?海南一家制药企业的负责人一语道破天机,老药翻新“投入少、见效快”,“新药”研发成本不高,只需要重新报个批准文号,通过改变剂量、增减辅料、翻新包装等措施就可以向国家药监局申请新药注册,把老药重新上市,提高药品价格。
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认为,“一药多名”会误导患者,如果患者大量服用名不同而成分相同的药,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导致药物中毒。(来源:海口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