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世界环境日。
一周前,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第五批共44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名单。我市虎山镇、米山镇等33个镇占去其中大半“江山”。至此,我市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已达到35个。
大批乡镇获得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称号,标志着威海生态市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表明我市在完善生态体系、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正全速向全国生态市建设第一方阵挺进。
让农村更靓更整洁
走进文登市龙山办事处北陡埠村,人们仿佛跌进了花木的海洋。规划有序的村路及主要街道两旁栽满了龙柏、紫荆、月季、樱花等观赏花木,村边的小河沟畔是大片经济林——速生杨,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全是杏树、柿子树等……村民们说:俺村和城市的花园一样漂亮。
在我市农村,像北陡埠村这样的村镇越来越多。市环保局负责人说,将80%以上的乡镇建成环境优美乡镇,是我们建设生态市的目标之一。
去年,我市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威海。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编制实施了《威海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我市环保部门迅速完成三市生态县建设规划。
在城区生态建设日臻完善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我市将生态建设的重心放在了农村。市环保局和相关部门围绕提升农村环境基础、强化生态保护、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做了大量工作。
为了尽快实现生态市建设目标,我市将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量化分解,落实到县、镇以及各部门。牵头部门市环保局每月调度、检查,定期组织考核,将考核结果通报。
目标明确、措施到位,一批基础较好、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乡镇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羊亭镇,于家夼村将区环卫局的保洁清运队伍请进了小山村,全面接管该村的环境卫生。街道更整洁,村貌更靓。
在温泉镇,高标准自动化净水设备已经通水,省内第一个直通乡镇的污水管网温泉—草庙子污水管网工程投入运行。
在张村镇,美丽的锦湖公园环绕镇区,区内拥有高标准公路50余公里,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
目前,除温泉、草庙子镇污水收集并网工程外,好当家集团污水处理厂、孙家疃镇污水处理站、西郊热电厂、海都热电厂等环保基础设施也都投入运行,工程总投资达到3亿多元。采用德国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的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开始试运行。今后,该厂每天可处理污水4万吨,基本满足高区污水处理的需求。今年年底前,石岛污水处理厂、文登污水处理二期将建成并投入运行,竹岛河等6条河流的生态化改造和污水截流将同步完成。
目前,全国生态市要求达标的24项生态指标中我市已经完成20项,9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我市已经完成7项。全市建成市级绿色社区8个、绿色学校34所,省级绿色社区5个、省级绿色学校13所。
让天更蓝水更清“气质”更好
今年年初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发布的去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去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达168天,比上年增加45天。
近年来,市环保局落实环保优先、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制度,对污染环境、能耗高、耗水多的项目坚决不上,并将严密防范与严格执法并举,继续大力实施“蓝天”、“碧海”、“青山”、“宁静”四大行动,使城乡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品质更好。
严密防范一丝不苟。米山水库、崮山水库等地的水质安全关系市民的饮水健康,市环保局先后完成了我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饮用水源地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建立了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对水源地上游的企业进行全方位监控,将企业的排污过程纳入管理视线,保证库区历次水质检测各项指标均达标。人们在米山水库上游、威海啤酒集团文登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经过处理的污水非常清澈,它们通过出口流入厂区外的河道内,没有对水库造成污染。
严格执法重在整治。当10家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还未建成即投入生产、环保设施齐备却不正常运行的苗头一露,市环保局马上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不达标不能生产。今年以来,市环保局开展了“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加强流域综合整治确保饮水安全”等专项检查活动。他们先后对米山水库、崮山水库等6大水源地和母猪河、乳山河等10大河流以及近岸海域海水进行治理和保护;对热电企业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等进行专项整治;对工业噪声、三产噪声、建筑工地噪声污染进行专项治理。仅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市环保局就检查排污企业80家、解决污染问题20件。据了解,市环保局近年来先后关停污染严重企业38家,对500多家企业进行了废气、废水治理,使城市生态安全体系更加完善。
让资源利用链越拉越长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发展生态产业就是使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
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说,按照这一目标,他们把循环经济建设作为生态市建设的核心,促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线性模式向循环模式转变。
在区域的大环境层面,市环保局着力抓好产业循环,建设生态园区。记者在经技区了解到,我市海滨中路中水管道扩延工程已竣工,中水回用管道进入经区并将投入使用。这些中水主要用于灌溉、冲厕、工业用水等。目前我市中水回用率达到21%。从石岛工业园区记者得知,一些上游水产加工企业的水产品“下脚料”,正在成为部分下游企业的原料,产业链条的延展使区域间企业群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目前,这一资源延伸、循环使用思路在我市高区、经区的工业园区内得到推广。高区还被确定为ISO14001国家示范区。
在企业内部环境的小层面,市环保局首先借助环境管理的“硬杠杠”对企业浪费资源进行规范:对重点企业的能耗进行监控,对工业固体废气物的综合利用率进行调查,对评出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给予政策扶持。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的节能设备,降低能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前,三角集团等28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金猴集团等4家企业被省环保局授予“全省环境友好企业”,铃兰味精等4家企业被省环保局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企业。44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乳山黄金企业排放的污水、尾矿一度是乳山的一大污染源。在环保部门的引导下,乳山鑫山冶金公司铁厂建成了两套3000千瓦发电机组,利用高炉剩余煤气发电,年增加供电2610万度。建立高炉冷却水密闭循环系统,每年回收浮渣6万多吨,节支增效260余万元。
在农业产业中,市环保局携手相关部门,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使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达到150多万亩,国家统一认证农产品达到70多个。
目前,全市共开工建设生态项目300余个,其中八成已经竣工运营并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去年,威海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但全市能耗指标却在下降:万元GDP能耗降为0.9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电耗减少到0.05万千瓦时。
建设生态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市环保局不懈的追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161”工作思路和既定方针,环保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正在为我市顺利实现迈入全国生态市第一方阵的目标而奋力冲刺。(本报记者邓志云通讯员 王希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