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5日讯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新闻办5日在此间发表《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系统介绍了过去10年间中国为保护环境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同时指出,中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白皮书全文17000多字,分前言、环境保护法制和体制、工业污染防治、重点地区污染治理等12个部分。 现摘要如下:
2005年,关停2600多家污染严重企业
2005年,中国关停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钢铁、水泥、铁合金、炼焦、造纸、纺织印染等企业2600多家。
“九五”(1996—2000年)期间,国家关闭8.4万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2001—2004年,连续三次发布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淘汰3万多家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炼焦、皂素、铬盐8个重污染行业进行集中整顿,停建、缓建项目1900多个。
目前,化工、轻工、电力、煤炭、机械、建材等行业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全国已有12000多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00多个企业、180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获得环境标志认证,年产值约600亿元人民币。
目前,中国已建立了17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国家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有关省市选择82家单位开展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等24个城市开展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海南、吉林、黑龙江等9省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全国150个县市开展了生态县(市)创建工作。
制定相关法规,积极防范突发环境事件
2005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以及预警信息监控、信息发布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国家制定和完善了涉及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应急预案、大气环境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应急预案、核与辐射应急预案等九个相关环境应急预案,以及《黄河流域敏感河段水环境应急预案》、《处置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处置核与辐射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近年来,中国对127个分布在全国江河湖海沿岸、人口稠密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附近的重点化工石化类项目进行了环境风险排查;对近5万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全面、拉网式检查。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05年,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由1998年的131万吨增至339万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中国共有运行的核电厂5座(9台核电机组)、研究堆18座;在建的核电厂2座(4台核电机组)、研究堆1座,没有出现重大核安全问题,实现了“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不遭受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辐射照射和污染”的目标。中国严格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放射源安全与保安行为准则》,实行许可证制度,规定放射源进出口必须依法履行审批等有关手续。
“十五”期间,投入35亿元发展农村新能源
“十五”期间,国家先后投入35亿元人民币,重点推广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
到2005年底,中国沼气用户已达1700多万户,年生产沼气65亿立方米。中国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沼气工程,已建成2200多处,年处理畜禽粪便6000多万吨;建成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3.7万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500多处;推广省柴灶1.89亿户,太阳能热水器2850万平方米。同时,还积极推广使用太阳灶、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防治农业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开发与推广农村新能源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解决了6700余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
中国兴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解决了67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等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国家重点在“三湖”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畜禽渔养殖污染、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示范。一些省市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国家还开展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和污染防治示范,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禁止在蔬菜、水果、粮食、茶叶和中药材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污灌带来的面源污染,保证农产品安全;开发生产新型安全优质高效饲料,提高饲料吸收利用率,减少养殖产品药物残留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工程。
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趋势初步抑制
中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抑制。截至2004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为263.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与1999年相比,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79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416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有所减轻,重、极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24.59万平方公里。
中国政府将防止土地荒漠化、沙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国家颁布实施了《防沙治沙法》,批复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05—2010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实施一批防沙治沙重点工程,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同时出现净减少。
“十五”期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共营造生态公益林800万公顷,9333万公顷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造林2133万公顷,其中生态退耕538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1200万公顷,封山育林133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共完成各项治理任务达667万公顷;“三北”和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工程造林341万公顷,新封山育林346万公顷。
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持续增加,2000—2005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9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草原围栏、牧草种子基地、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生态建设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立保护区,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
中国野生动物调查的252种野生动物中有55.7%的种群稳中有升。扬子鳄、朱鹮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成倍增加,野生大熊猫数量达到1596只,人工圈养数量达到183只。
全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189种野生植物中有71%的野外种群达到稳定生存发展的标准;一些物种的分布区逐步扩展,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物种的新记录、新繁殖地或越冬地被不断发现。一百多年未见踪迹、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为世界极危物种崖柏被重新发现。
中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国家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编写了《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制了《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目前,中国共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殖基地250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育或基因保存中心400多处,使2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上千种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同时,中国开展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和抢救性收集,建立了67个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中国还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针对危害较大的主要外来入侵生物开展了“十省百县”灭毒除害行动,提高了公众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意识和能力。
过去5年,中央财政安排环保资金过千亿
“十五”期间,中国中央财政安排环境保护资金1119亿元人民币。保护资金中包括国债资金安排1083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水污染治理、“三河三湖”污染治理、污水、垃圾产业化及中水回用工程等。
1998年以来,国家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债投资的重点,带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环保。1996—2004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达到9522.7亿元人民币,占同期GDP的1.0%。2006年,环境保护支出科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环保产业实现可观利润
到2004年底,全国有环保产业年销售(经营)收入达200万元人民币规模以上的从业单位11623家,从业人员159.5万人,全行业年收入达4572.1亿元人民币,实现利润393.9亿元人民币。
中国一直重视并不断提高科技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化进程。“十五”期间,中国组织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研制了一批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开展了机动车排气净化、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固体废弃物处理、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工程示范;初步建立了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形成了多种西部生态脆弱区治理技术模式;建立起中国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制定了《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工作,为国家制定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政策和参加有关国际公约谈判提供了科学依据。
3年来,共受理环境污染投诉114.8万件
自2003年以来,中国各级环保部门通过环保热线共受理环境污染投诉114.8万件。
中国注重公众环境权益维护。截至2005年底,环保举报投诉热线电话,覆盖了全国69.4%的县级以上行政区。2003年以来受理的114.8万件环境污染投诉的结案率在97%左右,主要城市环境投诉满意率在80%左右。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反映环境权益被侵害的来信来访数量逐年增加。2001至2005年,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253万余封,群众来访43万余批次、59.7万余人次;受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673件、全国政协委员提案521件。
此外,中国也对环境信息实行公开。到2005年底,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并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环境状况、重要政策措施、突发环境事件、违法违规案例等,保障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促进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
重视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环境事务
中国重视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的环境事务。
多年来,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臭氧层保护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模式,并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各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努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和赞誉。截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22个单位和6名个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
中国参加了50多项涉及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并积极履行这些条约规定的义务。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100多项有关保护臭氧层的政策和措施,顺利完成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阶段性削减指标。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占所有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50%。
中国加强和推动与周边国家或相关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包括建立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机制、提出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等合作项目。
中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领域的双边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42个国家签署双边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与11个国家签署核安全合作双边协定或谅解备忘录。中国还与欧盟、日本、德国、加拿大等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双边无偿援助项下开展了多项环保领域的合作。中国积极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合作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