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 鑫
保护历史街区的原有格局,整合优化城市的休闲空间,集约利用城市中心区奇缺空间资源,促进中心区城市经济振兴———道里中心区改造规划以承袭历史文脉、保护利用相结合为准则,为道里老城区实现复兴绘就了一张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为让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这张蓝图,本报记者请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局长俞滨洋对此进行了解读。
不断整合中实现老区复兴
按照道里中心区改造规划,道里中心区2.5平方公里的整体改造,综合考虑了市民需求和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效益,以保护利用相结合为原则,通过业态整合、社区环境改造、科学组织交通、名城保护与利用、城市景观特色提升等工程,将分步实施,逐步实现道里中心区的全面复兴。据了解,道里中心区改造规划以中央大街、尚志大街、兆麟街、地段街为纵轴,以滨水岸线、友谊路、石头道街、田地街为横轴,形成道里中心区明晰的“四横四纵”的空间格局,串联周边地区的商业功能、娱乐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构成道里中心区城市更新改造的基本框架。
———整合休闲空间建设游憩娱乐商务区。该规划将中心休闲广场2.46万平方米的土地,回归其历史原有商业功能定位,建设一处国际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将休闲功能转移至临近的建筑艺术广场。使建筑艺术广场面积由0.7万平方米扩建到2.07万平方米,具备“城市客厅”的硬件条件。同时新建美术馆后侧绿地广场、田地街绿地广场、九站绿地广场、友谊路时代广场等10处绿地广场;改造原中心休闲广场南侧的空间、原哈一百北侧的空间、通江广场、防洪纪念塔广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由现在的5处增加到15处;开放兆麟公园。通过重新整合,道里中心区的新增和改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将从现在的8.62万平方米增加到19.65万平方米,城市公共空间布局更合理、使用更方便,人居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升。
———整合地上、地下空间形成步行暖廊系统。建筑艺术广场周边现有地下空间资源较为丰富,已有大型商业街、原哈一百、贯通、曼哈顿和世纪联华等地下商场及停车场,地下空间面积达6.5万平方米。但现在总体布局比较分散,通过规划重新整合,新建麦凯乐地下商场、建筑艺术广场商场及停车场、欧罗巴商场,连接现有联升、金帝、时尚广场等地下商业街和原哈一百、贯通等地下连廊,形成总面积近1.2平方公里的地下空间网络体系。据悉,地下空间出入通道,将大量采用自动扶梯室内出入,从而实现地下空间出入口与地面周边空间环境相协调。新建大型商业建筑规划采用主体连廊相互连接,形成空中室内步道系统,使兆麟街区初步形成街区内地上地下商业联系紧密、停车场布局合理、步行空间通畅、功能布局得当的北方寒地城市生活暖廊体系。
———整合建筑风貌打造5A级景点。建筑艺术广场周边地区的环境改造,将适度拆除周边建筑,对现有金太阳、华联、原哈一百、曼哈顿等周边22栋建筑立面进行彻底整治,改造成具有哈尔滨地方风格的特色建筑。同时,建筑艺术广场开发地下空间7000平方米用于商业和停车场;中心休闲广场新建大型购物中心,在规划中尊重城市肌理,讲求建筑群体的宜人尺度,传承地域历史文脉,突出建筑艺术广场主体地位。重新整合后,兆麟街区整体风貌与中央大街街区将形成呼应,原本只能三面观赏的索菲亚教堂将全方位展示,而建筑艺术广场整体环境申报国家“5A级”的旅游景点也具备了必要条件。
———整合新老商业实现经济复兴。通过哈一百改制和业态调整,盘活空间资源,增加文化娱乐功能,改变现在中心区以商业为主的单一模式,将本地区打造成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商务办公为一体的地上地下综合利用,历史文化内涵突出,景观协调,具有城市标志性景观的新型“游憩商业区”。
形成“四力合一”的城市中心区
道里中心区2.5平方公里的整体改造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城市复兴系统改造工程,涉及三大类、15个项目、15个绿地广场、数百栋建筑。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改造,道里中心区将建设成国际化现代化的东北北部区域性商务、游憩中心。
该地区建筑风格保护与传承,将促进哈尔滨市城市建筑风格和特色更加突出,形成中央大街的巴洛克和折衷主义风格区,原哈一百商圈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区,建筑艺术广场周边的拜占庭式建筑与文艺复兴式风格相互映衬的区域,沿江地区的多元建筑特色风格区。重新整合后的兆麟街区,将延伸兆麟公园的园林特色,保持兆麟街游憩林荫路的历史面貌,开放后兆麟公园让市民更多地体会历史文化名城的舒心浪漫,而即将为市民增设的空中步道系统和地下通道,将较好地解决整个地区步行交通与车行系统的矛盾问题。改造规划全面实施后,道里中心区的城市空间载体将更加完善,商业中心功能将全面提升,从而使道里中心区形成经济上富有活力、环境上富有魅力、文化上富有感染力、社会上富有影响力的“四力合一”的城市中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