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决定环保成败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6-6 6:21:29 ·来源:新京报
昨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系统介绍了过去10年间中国为保护环境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中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此前一天,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中国生态保护》报告也指出,我国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人类的活动,尤其是现代工业活动,必然导致生态质量恶化。这是人类为追求个人物质生活富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问题在于,一个社会所选择的工业化模式是否足够明智,从而把这个代价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
过去半个多世纪,全社会力图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其基本增长模式在很长时间里是通过资源的大量投入来换取高增长。为此,甚至形成了一套损害生态的激励机制,比如长期将资源价格人为抑制在较低水平,很多地方政府则通过放宽环保标准来吸引投资等。这是一种透支式增长。它不仅透支了本应由后代享受的生态与环境资源,我们这一代人也通过频繁发生的沙尘暴、水污染、空气污染等,亲身感受到了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危机。
事实上,针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突出问题,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制定发展目标时,中国政府把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摆上了重要战略位置。
从技术角度看,抑制整体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实现生态环境好转的战略之一,是鼓励人口从严重退化地区向外转移,鼓励人口集中居住,也即积极推进城市化。人类活动是生态恶化的主因,尤其是西部部分地区,农牧民为改善自身境遇,对自然过度开发,致使生态恶化现象严重。
城市化意味着生产效率、因而也意味着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口退出生态脆弱地区,转移到城市,维持其生存所需消耗的资源,将小于其继续居住在生态脆弱地区。而人口退出后,即使人为进行恢复生态的努力,生态自身也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据研究,如果没有了人口压力,沙地草地实现生态恢复的时间是1-3年,草原是3-5年,森林地区是5-10年,荒漠是10-15年,至于湿地等则更容易实现自然的生态修复。
本来,城市化也是民众的一种自然需求。因为,城市化意味着个人生产效率提高,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正是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动机驱动下,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不但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重大而积极的生态价值,它有助于生态脆弱的乡村恢复原有生机。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城市政府对农民市民化设置了一定的法律与行政障碍,导致大量人口在城市、乡村之间奔波。这本身就在浪费社会资源,且没有实现人口的真正转移,未能有效减轻乡村的生态压力。因此,仅从恢复与保护生态的角度看,就需要撤除妨碍城市化的种种障碍,建议政府安排那些生态脆弱地区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开放的城市化政策,既可以让乡村人口的生活获得较大改善,也能缓解当地的生态压力。
同时,城市本身也应实现发展模式的转换。为此,政府已经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但从近两年的情形看,要彻底改变那种依靠资源投入驱动、以严重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并非易事。
事实证明,要真正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重塑政府官员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打破GDP在政绩考核中的核心地位,用统一的司法约束地方政府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这样的制度变革一旦形成,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就会逐渐发展成熟并日见其效。
见本报今日A20版
〖 返回顶端 〗 〖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