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6月6日讯 5月24日,由我市企业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其他两家氨纶生产商发起的反倾销诉讼初步告捷。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烟台企业进一步走向成熟的标识符———继烟台万华、华润绵纶之后,这起由我市企业再次牵头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表明:烟台企业开始走向成熟———转守为攻,而不再是被动地直面世贸游戏规则。
不过,专家指出,对规则的娴熟运用还仅仅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较量最终还是实力。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就在国家商务部初裁公布之时,相关涉案国外氨纶生产巨头企业已逐步实现氨纶生产的中国本土化。这意味着,烟台氨纶的胜诉已没有太多的实质性意义。
胜诉背后
是创新之魅
“我们现在最关心的不是反倾销胜诉,而是如何满足客户的供货需求。”昨日,烟台氨纶副总经理钱吉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1-4月,烟台氨纶实现氨纶销售1843吨,创下了历史新高。”
作为此次反倾销调查的发起者,烟台氨纶等3家中国企业从去年申请提出后就已尝到甜头。据海关统计,去年全国氨纶进口总量为24432吨,比上一年减少8911吨,降幅达26.7%。今年至今,进口氨纶持续减少,2月更是创下新低。专家称,今后氨纶进口量难以反弹,国内氨纶厂家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增大。
中国大陆的氨纶生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7年,烟台氨纶引进日本东洋纺的干法纺丝技术,建成我国第一套氨纶生产装置,装置生产能力为300吨/年,于1989年建成投产。市外经贸局公平贸易科科长杨坤元介绍说,其后,中国大陆相关企业也陆续通过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开始了氨纶产品的生产,中国大陆氨纶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一步步发展起来。
由于氨纶市场需求的迅速发展,日本等地为进一步抢占中国大陆市场,采取各种策略,甚至低价倾销的不公平贸易做法。2001年,被申请人向我国出口氨纶15833.545吨,2002年出口27749.333吨,2003年出口32000.670吨,2004年出口35821.812吨……在出口量一路飙升的同时,价格却呈总体下降的趋势,平均价格从6247美元/吨急剧下降至5513美元/吨,每吨降幅达到734美元。这使得中国大陆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被迫下滑,给中国大陆氨纶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甚至一度全行业亏损。
去年4月13日,烟台氨纶最终联合其他两家企业代表中国大陆氨纶产业,向商务部提交反倾销调查申请。立案后,商务部对被调查产品的倾销和倾销幅度、损害及损害程度进行了调查。今年5月24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公布了对原产于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进口氨纶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决定对被调查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
“这是一场创新的胜利。”钱吉明在谈到反倾销成功的“秘密”时透露。
据悉,在商务部调查的过程中,日本等被申请方一度振振有辞地表示,之所以向中国大陆大量出口氨纶产品,是因为大陆没有能力生产。言外之意即,如果申请方不能证明自己的生产能力,此次反倾销调查就可能泡汤。此时,烟台氨纶等企业以实力展示了中国企业的创新之魅———他们成功拿出自己的发明专利、下游客户的使用证明以及权威机构的检测结果,证明自己能够生产易染氨纶、耐高温氨纶等等特种纤维,从而令对手无言以对!
烟台企业
学会主动出击
这次诉讼,是继烟台万华、华润绵纶之后,第三起由我市企业牵头发起的反倾销调查。
“接连由我市企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并非偶然,它表明,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烟台企业开始转守为攻,不卑不亢地说‘我能!’。”杨坤元说。
在适应WTO“游戏规则”的过程中,烟台企业一度体验到“脱胎换骨”的阵痛。自2001年以来,全市水产品、农副产品、刹车盘、纺织品、化工产品等频频在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遭遇壁垒。今年,自4月7日起,欧盟委员会开始对中国产皮鞋征收为期半年的临时性反倾销税,税率从4.8%逐渐过渡到19.4%,我市一家企业被“大棒”击中。而在此之前,国内20余家轮胎企业连续遭遇南非、墨西哥、印度的反倾销调查,成为今年我国遭遇的反倾销第一案,烟台一家橡胶企业同样榜上有名。
面对国外企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烟台企业在经历过最初的彷徨之后,最终开始了反击。1999年,美国商务部对烟台源通等10家中国苹果汁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的源通积极应诉,最终仍被裁定9.8%的税率。但源通人不服裁决,在入世后又联合另外4家浓缩果汁企业,就美国商务部不公正裁决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交上诉,最终在今年获得零税率。
烟台源通“扳倒”美国商务部,使更多的诸如北方安德利、莱州鲁达轿车配件有限公司之类的企业,开始有勇气直面反倾销这一世贸“游戏”。不仅如此。从我市首个对国外企业提出反倾销调查的企业———烟台万华开始,烟台企业还“转守为攻”,开始主动出击,玩转世贸规则。
“规则摆在那儿,与其被迫就范,不如自觉遵守,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杨坤元说:“此次烟台氨纶的胜诉,再一次表明,烟台企业不能仅仅被动地应诉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同样,也可以运用WTO规则来保护自己权益,擎出自己的反倾销利剑。”
真正较量
才刚刚开始
“反倾销的胜利,对企业来说并不意味着最后的成功。”
在烟台氨纶采访,这里没有反倾销成功的喜悦。为啥?钱吉明一语中的:“反倾销只能‘治标’,要‘治本’关键还要靠实力,要靠矢志不渝的创新!”
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就在反倾销成功的消息传到烟台氨纶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得不准备如何应对对手的本土化战略。尽管目前来自国外的氨纶进口量已经降低,氨纶价格也有所回升,但与此同时,全球氨纶生产前四强美国英威达、韩国晓星、日本旭化成、韩国泰光均已在国内设厂。据悉,这四家企业的氨纶在我国分公司的总产能已接近8.3万吨,远远超过反倾销调查前的我国氨纶进口总量3万吨。
竞争,由此将在我国本土真刀真枪地展开。较量,才刚刚开始。杨坤元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应对挑战,要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关键还要利用保护期机遇,依靠创新,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 郑勇军 通讯员 双军 曙光 晓静 筱丽
焦点链接
烟台反倾销经典案例
烟台万华首个吃“螃蟹”
2002年9月20日,应烟台万华代表国内MDI产业提出的申请,原外经贸部发布公告,开始对原产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MDI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3年11月6日,烟台万华向商务部递交了《关于撤销MDI反倾销调查申请并请求商务部终止调查的申请》,提出自立案以来,日本和韩国出口到中国大陆的MDI价格有所回升,考虑到市场秩序已初步得到恢复,为了整个聚氨酯行业持续、稳定和健康有序的发展,申请人决定提出撤诉。商务部认为,万华提出撤销申请,理由充分、适当,决定同意其申请,遂于同年11月28日发布公告,决定终止对原产于日本和韩国的进口MDI的反倾销调查。据悉,这是目前我国首例因申请人撤诉而终止的反倾销调查案件。记者勇军
源通“扳倒”美国商务部
1999年6月,8家意欲将中国苹果汁挤出本国市场的美国果汁生产企业联名上书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企业提出反倾销。随后,烟台“源通”联合10家企业在美国打响了反倾销官司。2000年6月5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审裁决,我国10家应诉企业的反倾销关税加权税率为14.88%,源通的税率为9.8%。
源通人不服裁决,2001年10月,联合另外4家浓缩果汁企业,就美国商务部不公正裁决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交上诉。经过旷日持久的诉讼和抗辩,2003年11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宣布终裁结果:烟台源通获零税率。次年2月10日,美国商务部签署反倾销修正令,完全遵循了国际贸易法院的终审裁决结果。至此,历时3年多的烟台源通果汁有限公司状告美国商务部裁决不公的国际官司终于见了分晓。美国商务部当天根据国际贸易法院的最终裁决,签署了修正后的反倾销令,“烟台源通”出口美国市场的浓缩果汁将享受零税率,并且美国将退还此前企业缴纳的全部反倾销税。记者勇军责任编辑:亦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