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伟
20世纪末以来,全球一些特大型城市以及中国的大中城市中,图书馆新建筑一个个拔地而起,给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全球城市图书馆建设高潮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城市图书馆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城市图书馆具有精神家园、城市教室的功能,它在躁动的城市气氛中创造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数字网络环境中仍然是广大市民学习教育和文化休闲的重要选择;城市图书馆具有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功能
在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图书馆的建设高潮体现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 目前上海全市各区县街镇正在建设的图书馆新馆、社区文化中心和信息苑、各类博物馆等,大大地促进了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这正是增强上海城市文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增添了重要的文化要素
20世纪末以来,全球一些特大型城市以及中国的大中城市中,图书馆新建筑一个个拔地而起,给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1987年的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1996年的巴黎密特朗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1998年的伦敦不列颠图书馆(又称大英图书馆)、2001年香港中央图书馆、2002年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2005年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06年的墨西哥何塞-巴斯孔塞洛斯图书馆以及中国的深圳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新馆建筑相继落成,而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广州的中山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都已经或将要开始进行二期工程;上海几十座区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新建筑也相继落成或正在建设……人们不禁要问,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同步发展的背景下,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图书馆新建筑在各个城市中矗立起来呢?
全球城市图书馆建设高潮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城市图书馆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市民的文化与知识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高潮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增长的需求。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群艺馆、美术馆等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都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中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2年开始实施的文化共享工程的推进正是依托了市、区县以及街道乡镇的公共图书馆作为公众服务的载体,上海市迄今为止已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310个,其中包括市级图书馆2个,区县级图书馆25个,街道乡镇图书馆66个,社区信息苑200个,大中学校、企业、军营、监狱、寺庙、进城务工者居住区等服务点17个,初步形成了全市的服务网络,并将在崇明、长兴和横沙三岛实现16乡镇文化共享工程的全覆盖,发挥城市图书馆对社会主义新郊区在构建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反哺作用。
与此同时,人们对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软件”,如提升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增加图书馆中新购书刊的数量和品种、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目前正在创建的市、区县、街镇公共图书馆两级总分馆制和全市三级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使公共文化服务在体制和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更加贴近和方便市民。在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布点中,新加坡在市中心最大购物中心义安城内建立了1500平方米的乌节路社区图书馆,每天接待3000-5000个读者,在商品流中融入了文化流,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商家的热烈欢迎。这种把图书馆办到闹市商厦的创新之举,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商厦、车站、机场、会所、公园等市民流动量大而方便利用的地方建立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点。
全球城市图书馆建设高潮给我们的启示之二是:城市图书馆具有精神家园、城市教室的功能,它在躁动的城市气氛中创造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数字网络环境中仍然是广大市民学习教育和文化休闲的重要选择。
现今城市图书馆服务项目已拓展到讲座朗诵、文化展览、专题陈列、音乐欣赏、影视观摩、学术交流、网上咨询、文献提供、新书发布、多媒体互动、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汇集了文献流、信息流、知识流、人才流和思想流,成为市民继续学习的终身学校和文化休闲的“第二起居室”。市民在图书馆中,将体验到终身学习求知的快乐和互动交流中激扬智慧的幸福,从而提升科学信息素养。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图书馆兴起的协同学习、交流互动、知识共享的学习新潮流中,图书馆开始出现知识共享空间,从而对读者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对于数字图书馆时代城市图书馆是否还需要新图书馆建筑的疑问,现任国际图联主席卢克斯在为新近出版的《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一书所写的序中作了如下的回答: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全世界涌现了更多更令人激动和兴奋的城市图书馆建筑。当今建造一座新的图书馆不仅仅局限于借书的功能。人们的思维要求精心设计的氛围以构想美好的生活愿景。现代服务结合高新技术必须获得足够的空间,才能为新的多媒体世纪提供恰当的内容。”
全球城市图书馆建设高潮给我们的启示之三是:城市图书馆具有城市的历史记忆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功能。
国际图联都市图书馆委员会主席施伊特伦认为:“图书馆有职责保存与传递传统,这就给大城市图书馆一个很大的责任。传统的维护者的角色很可能是城市图书馆的中心职责。”以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该图书馆藏有1.3亿件各类文献和文物,包括图书、政府文件、统计资料、博士学位论文、照片、地图、乐谱、手稿等,文献使用的语言达到460多种。同样,上海图书馆则以收藏宋元善本、明清尺牍、地方志、家谱、碑帖、《申报》、旧平装、旧西文、专利、科技报告等文献而闻名海内外。这些城市图书馆在百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所积淀起来的文献,折射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轨迹,成为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历史的记忆功能还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功能,都需要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永久的典藏并提供公众服务。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图书馆曾于1897年、1939年、1983年先后在相近之处建造起了杰斐逊大楼、亚当斯大楼和麦迪逊大楼的图书馆建筑群,这也为全球城市图书馆的建设高潮为何持续兴起的问题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解。
在当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图书馆的建设高潮体现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目前上海全市各区县街镇正在建设的图书馆新馆、社区文化中心和信息苑、各类博物馆等,大大地促进了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这正是增强上海城市文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增添了重要的文化要素。
(作者为上海图书馆党委副书记、教授,国际图联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常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