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6月6日电 记者任江华报道:“护公物,重环保,公益事,心中装……”6月6日下午,南昌市西湖区珠市小学博文国学班传来朗朗的诵读声。原来,该班正在上德育课,今天的主题是《文明南昌三字经》中的关于文明礼仪的内容。
珠市小学以开设博文国学班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采用“读(每周一篇人人读)、找(查找故事等)、背(自背、互背)、赛(个人、班组比赛)、画(按意境画)、演(化妆)、赏(配乐、配画、吟诵)、展(手抄报、画展)、写(根据情节描写,展开想象的读写等)、用(生活中运用)”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让孩子们体验祖国五千年文化,潜移默化培养文明习惯。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珠市小学还以“童谣大课间”、“童谣大展台”、“童谣大传送”等形式,在师生中开展颇具特色的《八荣八耻歌》、《学子规》童谣传唱活动。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国学诵读竞赛,2000多名学生个个会读,人人会吟。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编写《学子规》新童谣,组织学生以跳绳、打球、跳房子等游戏方式,传唱童谣,寓学于乐。
国学的浸润,让孩子们的言谈举止悄然发生了变化。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忽然停电了,五(1)班的同学王佳莹坚持先睡到被子里将被子焐热,然后才让母亲睡下。她随口一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让父母感动不已。
放学时分,望着排队离校向老师们礼貌告别的一队队学生,校长刘琍琍深有感触地说,“国学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讲文明知礼仪的习惯”。
开栏的话
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当前,全社会正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摒弃不文明行为、提升道德水平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行动。本报从今天起,每周围绕一个主题,陆续推出“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文明出行”、“文化市场”、“文明上网”系列报道,介绍街道、社区、村镇、学校等基层单位和群众践行荣辱观的生动实践和有益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