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西宁6月6日专电(特派记者钟慧)18:20,在经过了长达4个多小时的守候,天空中的浓云渐渐散开露出蔚蓝的天空,我和中国极地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研究所副所长刘小汉教授站在昆仑山口的冷风中,惊喜地看着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秀丽的身形清晰起来,如一位银装素裹亭亭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我们忍不住欢呼起来。
上午我们就从格尔木出发,坐车一路颠簸来到昆仑山口。这时,我们已经从海拔2800多米逐渐升高到了4100米左右,不得不放慢每个动作的幅度。车从垫高的青藏铁路下的隧道穿过,开过一片草甸,车已经无路可开,只能下车步行。向高处望去,昆仑北冰川似乎就近在眼前,洁白的冰层如悬挂的哈达从山顶垂下,与青黛色的山体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颇负盛名的玉珠峰却羞涩地隐藏在厚厚的云层中。30年来每年都有三四个月在青藏高原做研究的刘小汉教授指着冰川说:“做好准备啊,看着近我们可要走上差不多一个小时呢。”
路很不好走。路上全是大大小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每一步都要小心。刘教授一路教我怎么辨认火山石、沉积岩、玄武岩。一会儿就听到了哗哗的水声,一条清流从山顶绵延而下。我一试水,冰凉透骨。刘教授告诉我,这就是冰川的融水。冰川的底层都有水,这也是冰川会流动的原因。“青藏高原上有36900多座冰川,是整个亚洲的水库。”
走了大约有1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冰川的边缘,这里的海拔是4468米,我气喘得比年长我许多的刘教授还急。到了近前才发现,远看洁白的冰川边缘处却是灰色的。刘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气温升高,冰川边缘融化沉积了很多灰尘。他笑着说:“冰川可不只是风景啊,它是涵养水源的大水库,而且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冰进和冰退能够提前让我们知道气候变化的趋势。冰川还是一个记录着数百年前甚至数千年前气象数据的大宝库,打钻取出的冰芯在实验室里可以分析出许多数据,包括当年的气温变化、降水数据等等。”不过,他比较担心的是,冰川的边缘线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可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冰进冰退都很明显,“这说明我们人类活动已经干扰了大自然的既有规律。”
下山时候起风了,气温明显下降,我的脸被风吹得生疼。可就在这时候,回望冰川,发现云散日出。玉珠峰和旁边的几座雪峰通体洁白,山腰白云缭绕,在蓝天的映衬下无比圣洁。也是在同一刻,不远处的青藏铁路线上,一列货运火车缓缓驶过。刘教授告诉我,青藏铁路正式开通之后,会有更多的游客到这里来一睹冰川的芳容,“只要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对冰川保护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一列货运火车开过雪山前的青藏铁路。 钟慧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