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根据中欧纺织品协议,今年1月起,欧盟对我国国内T恤衫、毛衫、连衣裙等11个类别纺织品实施数量限制。同时,美国也对从我国出运的棉制针织衬衫等22类纺织品实施数量限制。来自欧美的纺织品数量限制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发展并不成熟的辽沈纺织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命运。 被逼无奈的辽沈纺织品出口企业开始转移“出口战场”,专攻日本和韩国两大消费市场,前四个月,不但扩大亚洲地区的出口数量,纺织品出口逆市还实现了16%的高速增长。
本报讯“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是去年欧美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进行调查期间,沈阳纺织品出口大户———沈阳黎明安娜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的观点。显然,“转移出口战场”成了李瑛口中的“路”。6月6日,记者从沈阳海关获悉,辽沈地区前4个月出口服装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6%,高出辽宁出口总体增长速度9.9个百分点。
日本与韩国成为辽沈地区前两个大出口市场,出口贸易额分别为2.97亿美元和1.64亿美元,分别增长6.3%和39.4%。
私企成对日韩出口主力军
“去年欧美设限调查启动后,由于日常联系较多,沈阳本地纺织品出口企业就将海外寻单的目的地锁定了日本和韩国,尤其是私营企业。”沈阳服装协会副秘书长娄敬洪介绍了辽沈纺织品出口的新情况。
沈阳海关统计人士介绍,外商投资企业一直以来是辽宁纺织品出口的主力军。今年前4个月,辽宁合资企业服装出口贸易额为1.82亿美元,独资企业服装出口贸易额1.74亿,同比均增长17%左右。而且,迅速扩大亚洲市场的私营企业也迎来了33.5%的增长,出口贸易额达1.45亿美元,紧追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私营企业今年年底有望成为纺织品出口主力军,取代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的主体地位。
非设限国家出口占八成
“在辽沈地区服装的主要消费国中,日本排名第一,韩国排名第二,对设限地区(欧盟、美国)出口的服装仅占服装出口总额的20%,所占比例已呈现缩小趋势。”沈阳海关统计人士介绍。
据了解,辽沈地区纺织服装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前4个月增长了25.8%,出口贸易额达2.8亿美元,占辽宁服装总出口的44.2%。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分别增长9.8%和6%,出口贸易额分别为2.3亿美元和0.96亿美元,分别占辽宁服装总出口的36.3%和15.2%。进料加工的增长,说明辽沈地区纱线和面、辅料的质量、档次有所提高,已达到替代进口产品的水平,这缩小了辽沈纺织品出口企业扩展非设限国家市场的阻力。
另外,由于质量和档次的提高,纺织面料前4个月也高速增长16%,出口贸易额达1597万美元。
附加值低困扰行业前行
“尽管有了些积极的变化,但是由于自主开发能力差、设计创新能力弱、没有自主品牌,导致了辽宁地区出口服装附加值低,这是困扰辽沈地区纺织品服装行业发展的大问题。”沈阳服装协会副秘书长娄敬洪介绍,“从整体来看,辽沈地区出口仍以贴牌为主,出口多数仍为中低档产品。”
加入 W TO后,辽沈地区纺织品行业研发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显露得更加突出,甚至出现了不适应市场竞争的症状。
据介绍,近期商务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服装行业的自律政策,促进纺织品服装行业走向国际市场,但是辽沈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尚需积极自我调整,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孙明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