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弊 19名大二学生被开除(图)
今天,全国950万考生将走进高考考场,争圆大学梦。
两年前的现在,19名学生经过高考,以优异成绩被西安科技大学录取。可两年后高考的前夕(6月5日),该大学发出一纸通告:开除在今年4月考试中替考的19名大二学生的学籍,这意味着他们苦苦追寻的大学梦中途破灭。
学校作出的处分是否有依据?被处分的当事学生是否提出申诉?处分将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变化?
近日,记者接到一个匿名报料:西安科技大学近日作出决定,开除在考试中作弊的19名大二学生的学籍。 报料人用不无抱怨的口气说:“因为替考就一下子处分19名大学生,学校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接到报料后,记者立即赶往位于雁塔路鲁家村的西安科技大学了解情况,但连续询问了多名大学生,他们均表示:“没听说处理过谁呀?”
学校教务处教务科一名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自己不分管学生工作,所以不清楚消息是否确切。随后,他建议记者到具体负责学生工作的综合科去询问。在综合科,一名工作人员含蓄地答复说:“知道有这回事情,但具体情况不很清楚……”
学校说法 “对考风一直查得很严”
几经辗转,记者终于了解到事情的大致经过:4月29日,该校临潼校区工商管理专业2004级学生举行《概率论》考试。一名知情的大学生说,考后不久,学校开始调查这次考试中有无替考的情况。调查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有19名在校学生参与了作弊,而且请人替考的与代人替考的同学全都是2004级的!
昨日,学校宣传部卫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学校对学生一直要求严格,也非常重视学风建设,对考风一直查得很严。”他说,学校是依据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规定,对19名来自4个院系的作弊学生作出慎重处理的。
记者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看到:学生有“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情形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出于保护学生隐私的考虑,卫部长谢绝了记者想当面采访当事学生的请求。
知情学生 “觉得处分太重了”
随后,记者设法联系到知情的大学生小小(化名)。
问及作弊的原因时,小小没有直接回答。沉默了片刻后,他说:“从老师那里知道学校的处理结果后,大家都觉得处分太重了,学校不应该把所有的人都开除掉。”在电话那头,小小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因为每个人的情节不一样。有些同学事后主动承认错误、认错态度良好,本来应当从轻、减轻或免于处分,但学校在作出决定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从《西安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试行)》上记者看到: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五种。同时,该校《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也明确规定:“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或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组织违反考试、考场纪律行为的”,不仅该课程成绩记为无效,还可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为便于学生掌握这些规定,学校专门汇编了一本《学生守则》发给每个学生。”该校一名辅导员说。
同学反应 一纸处分通告好沉重
那么,处分究竟会给这些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西安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试行)》中有:“被开除学籍的学生,在处分决定送达后未申诉或败诉文书送达后一周内办理离校手续,户口迁移回原籍,档案寄回生源地(或家庭所在地、原单位)的教育主管部门。逾期不办的,由学生所在院(系、部)按规定程序代为办理。学校发给学习证明。”同时,还规定:“学生处分不得撤销。所有处分决定均应存入学生本人档案。”“开除学籍处分决定,报陕西省教育厅备案。”
回到原籍后,这些被处分学生还能否参加高考呢?学校宣传部卫部长明确表示:“可以,但最快也要等明年了。”
在该校临潼校区3号教学楼内,记者看到:一楼大厅的黑板上张贴着对19名作弊学生的处理决定,白纸黑字写满整整两大张,很是引人注目。落款的时间为“2006年6月5日”。记者注意到,在19名学生的作弊情节和处理人数中,除一起是有中间人介绍替考涉及对3人处理外,其余均是对替考双方学生的直接处理。
恰逢下课,不时有过往的学生驻足观看。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当记者亮明身份要采访时,多数大学生们竟没有回答就快速离开。一男生感慨:“真遗憾,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名夹着教材和笔记本的女大学生,阅读完后只说了句“真是不应该”,便匆匆上楼了。不知道她是在说这些受到处分的校友不应该替考呢,还是在说学校如此处理不应该?
学生家长 13个感叹号之外的担忧
孩子因考试作弊而被学校开除,家长是如何看待的呢?
在采访中,一位家长发短信给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四月二十九日!学校进行期中考试!《概率论》有学生替考!十九个人能进到考场!校方没有发现!没有事先制止!”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条不足一百字的短信中,这位家长连续用了13个感叹号,其内心的激动可见一斑。
昨日,记者拨通了该家长的电话。他说,事情发生后,自己到学校去了一趟,“连半句话都没有指责孩子”。除短信内容之外,他还阐述了三个层面的意思:首先,能有这么多的学生顺利进入考场并完成替考,监考老师应当有一定的责任,“如果监考老师一开始就发现了替考行为,也许会改变一些孩子的命运。”其次,由于每个学生作弊时的情节不是完全相同的,学校这样“一刀切”的做法是有失公平的,应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处理。最后,尽管在此事的处理中,学校没有什么过错,但发生这样的事情,对学校的社会影响肯定不好。
他说,目前自己最担忧的是害怕孩子有什么反常的举动。为此,他让自己的孩子还暂时留在校园内。
最新进展 有当事学生已提出申诉
按照《西安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试行)》上的规定:“学生如对处分决定有异议,可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据大学生小小说:“5月30日,学校开会作出处理意见。5月31日,我们从老师那里知道(这个处理结果)。”19名受到处分的同学全部都有申诉的想法。“这两天,有些同学的家长已经来到学校了,正与学校协商。”小小还透露,有同学已准备了申诉材料,并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
就小小的这一说法,学校宣传部卫部长证实说:“学校已经接受了一些同学的申诉请求,目前,正按相关程序认真处理。”但具体的申诉人数,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
那么,学校会怎样受理处分同学的申诉呢?《西安科技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试行)》规定:“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校长工作会议重新研究决定。”“学生如对学校的复查决定有异议,可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陕西省教育厅提出申诉。”
专家观点 别再被作弊的石头绊倒
省文联作家梁宝仓认为,近年来,因考试中找人替考而败露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人们将替考者称为“枪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枪手”替考前都存在强烈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这么倒霉、不会被抓,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再加上丰厚的金钱诱惑,致使许多人不惜铤而走险,将纯洁的考试风气弄乱。
梁宝仓说,这一现象至少暴露出个别求学人员做人的不诚信,暴露出他们对知识、对科学弄虚作假的态度。为捍卫科学严肃性,西安科技大学对19名作弊者痛下硬手,严惩歪风的做法值得钦佩。相信孩子们能虚心接受教训,经过这一挫折后,会更加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在一年一度高考来临时,很有必要提醒一声,千万不要再有人被作弊的石头绊倒。因为,代价真的太大。本报记者 章学锋/文 宁峰/图
相关链接
重庆科技学院一次开除23名作弊学生
■为严肃考纪,重庆科技学院近日同时开除23名在今年2月新学期补考中作弊的学生。据该学院宣传部介绍,被开除的23名学生中涉及该校7个院系,一个班最多有6名学生同时作弊。学生中有一名已因作弊“背上”留校察看处分,在本学期补考中仍使用“夹带”作弊,属于“屡教不改”者。其他22名学生均因替考、请同学替考的作弊行为被开除。
■2005年7月25日、26日,西华大学2004级学生在参加《高等数学》和《经济数学》补考中出现代考现象,学校教师在评卷时发现这起舞弊事件。
2005年9月19日,24对考试作弊“搭档”被学校认定为作弊,学校作出初步处理意见,勒令48名学生退学。
■刘某是北京某大学2001级本科学生,在读书期间曾因考试作弊被学校记过处分,取消学位。2004年6月30日下午,刘某在期终考试中利用手机第二次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后学校作出勒令刘某退学的决定。
2004年12月,刘某向市教委提出申诉。市教委维持了学校的处分决定;刘某不服,起诉至法院。法院一审判决维持了市教委的申诉处理决定;刘某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2005年7月,一中院经审理认为,市教委在查明事实后,作出学生申诉处理决定的主要证据充分,应当予以维持。据《竞报》、新华社等
大学生作弊的几种心理
■功利心理有的学生把帮助别人考试作弊当成社会交换的筹码,通过帮助别人作弊、充当代考的“枪手”等,达到获得别人尊重、情感、某些承诺甚至获得物质利益的一种方式,是典型的急功近利心理作用的表现。
■投机心理少数学生跨入大学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平时怕吃苦,学习不努力,到了期末考试就动歪脑筋,利用各种手段作弊,想用投机取巧来坐享其成。
■讲义气心理这类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但性格里有一股很强的同情心和侠义之气,面对同学的“求助”,不加思考,慷慨地伸出“友谊”之手,岂知害人害己。
■冒险心理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态度和基础较差,几个学期下来,成绩不佳、面临退学,这时面对家庭和前途的压力,会自动产生作弊的冒险心理。
■不平衡心理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考试成绩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进而也作弊。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相关规定
●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行为为考试作弊。作弊者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
●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参加国家教育考试,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其他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建议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或解聘。
●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证书颁发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