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相信全球化了,就以为别人也相信全球化了。我们自己相信市场化了,就以为别人也相信市场化了。但是,美国人提倡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美国化”,是“普天之下,莫非美土”的全球化。美国人提倡的市场化,实际上是要各国市场化,而美国保持政治化、军事化、垄断化。
美国商业政治化的味道最浓
美国是最能体现商业政治化的国家。中国企业在收购美国企业或其核心业务时,往往容易引起美国舆论哗然、情绪激动。仔细一听,其实是冷战思维在起作用。他们怀疑这种纯市场化的收购行为是中国打入美国的“特洛伊木马”,是要收集美国技术、政治和军事情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如果按照这种思维,中国恐怕也应该仔细审查美国的计算机和软件,特别是审查微软的软件。在进口波音飞机时,中国应该派人到美国监督波音飞机生产和安装的每一个步骤,以免美国在波音飞机上安装窃听器、自动引爆器等。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唯一有能力对各国构成实质性威胁的国家,但它却时时将国家安全凌驾于经济发展和技术产品出口之上。中国专注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都没有能力去威胁他国,但美国还是像防贼一样地防着中国。
美国人的理由是,中国还不是“民主”国家,其政治是“不公开、不透明的”,其外交战略是“韬光养晦”,因此不知道中国会对美国干些什么,所以就必须严加防范。其实,按照同样的理由,中国更应该防范美国。因为公开、透明的美国公开声称要引导中国朝着它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还有一个很不透明的、很不公开的中央情报局,一向习惯于利用美国的跨国公司到各国去收集情报,支持反政府组织,甚至推翻不符合美国需要的政府。
实际上,美国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美国对华贸易有逆差是不假,但只要它放开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而不是以国家安全为由加以阻碍,这逆差就会减少。以超级大国的实力,时刻戒备小国,宁可放着大笔的高油水买卖不做,这究竟是什么思维?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像“宁要盟国的草,不要敌国的苗”?是不是有点像“政治挂帅,思想领先”?
中国是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从“政治挂帅、思想领先”中解放出来了。这场解放极其彻底,以致一些新一代中国企业家头脑里几乎没有这根弦。我们自己没有了,就以为别人也没有了。我们自己相信全球化了,就以为别人也相信全球化了。我们自己相信市场化了,就以为别人也相信市场化了。但是,美国人提倡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美国化”,是“普天之下,莫非美土”的全球化。美国人提倡的市场化,实际上是要各国市场化,而美国保持政治化、军事化、垄断化。美国人提倡政府采购透明化、公开化,是要求各国政府开放本国的政府采购,采购美国企业的商品,但美国政府的采购却要以国家安全为由,以“莫须有”的名义,非公开化、非透明化,排挤他国企业的商品。
生意场上要靠实力和意志
针对美国这种把商业政治化、安全化的做法,国内有学者回应道:“美国用非市场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我们不能反过来也用这种手段。我们作为一个大国,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世界上的这些事,学会内省,从自身上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对美国的种种“政治挂帅”的非市场行为,要逆来顺受,不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很可能没有做过生意,甚至没有和小商贩讨价还价的经历,否则,他一定会懂得,生意场上最吃香的就是实力和意志。当你显示自己的实力和意志时,就能够在谈判中争取主动。否则,就会一路被动挨打。只是,实力和意志很像是政治家的语言,不像是商场上的语言,而过度崇尚实力和意志正是冷战思维。
中国企业家必须成为“政治家”
中国这些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企业的发展还是创造了相当不错的环境。一个企业只要做大了,各地方、各部门的政治家就会自动围上来为你服务、替你解忧。国内的经济学界、舆论界也是十分热衷于宣传市场化、全球化,似乎企业已经无国界、无祖国。企业只要在法律框架内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就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甚至是人类的进步。
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中国的一些企业家对国际商务环境产生误判,忘了任何国际经济活动都牵动利益,而有利益就有政治。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面临着很多政治障碍。西方国家对付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手段很多,反倾销、知识产权陷阱等都很常用。这些看似所谓的经济手段,其实背后却有着政治的影子。一些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壮大起来的国内企业,试图在全球舞台上搞并购国外企业的大手笔,但迎接它们的却多是挫折。即便并购成功,在并购后的企业经营管理,以及进一步拓展国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上,仍然步履维艰。
这些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所面对的现实。很多企业家对此很不适应,一些人积极调整应对,也有一些企业家表现得天真而急躁,牢骚虽然多,应对的办法却很少。他们认为既然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企业“走出去”就应受到WTO相关规则的保护,而事实却总是让他们碰一鼻子灰。
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WTO的一些条款本身就对中国不利,实际上这个组织很大程度上体现的就是发达国家的利益。更何况,单从国际制度的角度讲,以WTO为核心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非常脆弱的,有时会在国家内部的民族利益、政治利益、安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仍受发达国家把持,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中心,因此很多人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对其利益的“威胁”。
鉴于此,中国一些正在“走出去”的企业,对国内政治、国际政治尤其是美国政治,都必须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中国的企业家必须成为“政治家”,而且必须是国际政治的“专家”。
(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环球时报》 ( 2006-06-05 第11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