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驶在旬邑县马栏镇的山谷里,你会发现一道景观:路边绵延起伏的土地全都被白色的地膜覆盖着,停车探问,方知这是当地农民种植的“地膜土豆”。
走到路边一坡地旁,马栏村村民马海锋一家三口人很熟练地正在用当地农民发明的“鸭子嘴”种植机械在种植土豆。 马海锋满怀希望地说:“今年,我承包了农场15亩地,全部用来种植地膜土豆,预计每亩产土豆1500公斤,每公斤按0.8元计算,除过每亩承包费、肥料、地膜、籽种、机耕等投资350多元外,每亩少说也可收入850多元。”
在一个叫金盆村的地方,村民井胜先告诉我们:“由于这里常住人口少,劳力有限,所以长期形成了群众的‘搭帮’联合种植,这种协作种植方式,既快又符合技术要求。”
转角村的书记刘开银指着他们村的试验田满怀喜悦地说:“我们村300多口人,有960亩地,今年承包了马栏林场1380多亩地,全村共种植土豆2200多亩,按每亩800多元计算,全村仅此一项可增收90多万元。同时,这里土质疏松,适宜种植,再说销售也不愁,客商自上门,二两起步,大不封顶,还免费提供网袋,在地里一售而空,连自己吃的都没了,真正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正在这里考察预定的河南客商王幻忠快言快语地说:“这里出产的土豆味道好,个大,色黄亮,淀粉含量高,炒的香脆。我们来这里收购已3年了,主要运往安阳、西阳等地定点销售,颇受消费者青睐。”
开着拖拉机正在地里为群众覆膜的杨家店村民许怀仓说:“我们川道群众自发买了8台覆膜机,每天可覆膜60多亩,按每亩15元计算,种植旺季每天可挣800多元,也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水平。”
马栏镇的党委书记乔建军介绍说,群众尝到了甜头,今年全镇共种植地膜土豆1万多亩,仅此一项,人均可增收1300多元,这为群众供给孩子上学,改变居住环境,改善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吕顺峰 本报记者 武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