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掉渣烧饼3元2个”。昨天下午3点的白下路口,一家糕点店打出特价招牌。问世南京不到半年,风靡一时的掉渣烧饼已经开始掉价。临近环北市场的小店门口人来人往,即使3元2个,买掉渣烧饼的顾客也屈指可数。
记者来到常府街一家掉渣烧饼专卖店发现,这里的掉渣烧饼柜台“淹没”在一堆脆皮蛋糕、鲜奶麻花之中,看上去不显眼不说,销路显然还没有1元1根的鲜奶麻花好。
“去年年底刚开始的时候,一天能卖出1000个,现在不行啦”,店里的伙计说,天气热了,南京人吃掉渣烧饼的热情顿减,销量也直线下降。
因为临近公交车站的便利,该店每天还能卖出100多个掉渣烧饼。但在建康路附近,一家掉渣烧饼店已经改弦易辙,卖起冷饮。即便打出3元2个的特价牌,白下路的掉渣烧饼最高日销量也在200个左右。
问世南京不到半年,3元—2.5元—2元,掉渣烧饼身价一路直掉。经营者称,气温一高,南京人吃掉渣烧饼没以前热情了。同为烘焙食品,梅花糕常年畅销,又和这种说法相矛盾。
一些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之所以不买掉渣烧饼,是因为“被电视台曝过光,用来制作掉渣烧饼的肉馅来路不正”。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就不敢买掉渣烧饼了”,家住三条巷的孙小姐说。接受记者采访的几家掉渣烧饼店则纷纷喊冤,“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同行的不规范行为把整个行业形象破坏掉了,气温再一高,生意明显比以前难做。
生意好时一窝蜂地到处开店,营运细节的偏差却波及整个市场。掉渣烧饼能否成为“中国比萨”,到了秋天能否重头再来?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这方面,洋快餐却在提供另一方面的佐证:肯德基、麦当劳均有全球统一的生产标准,无论各地,生产出的快餐食品都是标准版。掉渣烧饼为何大起大落,其中缘由对于类似行业不无借鉴意义。 黄韬 |